26 27 岳阳楼记 答案

发布时间:2015-05-03 08:53: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八下第262728课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水尤清 liè chí 薄暮 míng

一碧万 qǐng 岸芷 tīng

二、读《小石潭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共3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节选自《 柳河东集 》,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 柳宗元 ,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4分)

2、解释加点的字:(4分)

清冽 格外 潭中鱼百许头 大约

似与游者相 逗乐、嬉戏 以其境过 凄清

3、翻译句子:(6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小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2分)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隔篁竹_”呼应,又为下文的“ 四面竹树环合 ”埋下伏笔。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3分)

答:先写发现小潭,再写潭中景物,又写小潭源流,最后写潭中气氛,是游览的先后顺序。

幽静的特点。

6、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的特点的?(2分)

答:通过写游鱼,从侧面来烘托潭水的清澈。

7、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分)答:曲折、蜿蜒参差不齐。比喻

8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3分)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9、按原文填空。(6分)

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依然不动

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三、《岳阳楼记》阅读(共59分)

(一)1、本文节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 范仲淹 北宋 朝的政治家、 文学 家。(4分)

2、解释加点的字词:(12分)

守巴陵郡 古代官员降职远调 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予观夫巴陵胜状 美好的景色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雄伟景象

迁客骚人 诗人 暮冥冥 迫近 锦鳞游泳 美丽的鱼

若夫淫雨霏霏 连绵的雨 则有去国怀乡 离开国都

至若春和 日光 宠辱 一起、一同 古仁人之心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3、翻译:(12分)

(1)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象变化多端。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有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担忧百姓,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担忧君主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二)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作者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美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4分)

2. 作者为什么在本段略写“岳阳楼之大观”?(用原句)(1分)

前人之述备矣。

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承上启下

(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 文中描写湖水风平浪静的原句是:(2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2.这两段文字抓住了 两种不同的景物,运用 对比 的手法,烘托人物 的心情。(5分)

3.给画线句子加个小标题 洞庭月夜图(洞庭夜景图) 2分)

4.下列文字对语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两字,写出了洞庭湖包容万物的宏伟气势。

B.“虎啸猿啼”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极力渲染一种悲凉感伤的氛围。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分别描写动物和植物,动景静景相结合,充满生机和活力。

D.写景的这两个小节,主要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所看到的景色。

(四)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回答),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这种心态。(2分)

2.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什么人?(2分)

古仁人,暗指滕子京。

3. “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2分)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4.“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点明写作的时间

5. 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我的探究:(3分)

这两句话体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心系国家,就应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的发展,就应有先苦后乐的思想。在现在仍有积极的意义。

或者:在任何时代都应把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因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我们应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精神。

四、《醉翁亭记》阅读( 26 分)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佳木秀而繁阴,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往来而不绝着,滁游人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在原文横线处填写句子(7)

2、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4分)

1)饮少醉(      ) 2)醉翁之不在酒(      )

3)宴酣乐(      ) 4)射者中,者胜(      )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6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3分)

  

  不胜酒力(饮少辄醉);与民同乐;陶醉山水                 

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填写下联,要求能体现文章的中心。(2分)

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欧阳修与百姓同醉同乐                   

7.下面对文中画线处文字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

A.①处是说滁州游山人中间那些背着东西的人一边走一边唱歌。

B.②处是说太守宴上的酒食都产于当地,这也是游宴之乐的原因之一。

C.③处是说酒宴上的欢乐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大家都能尽情的自娱自乐。

D.④处是说酒宴上大家都欢乐,惟独太守精神不振以致自饮自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a4ca527375a417876f8f14.html

《26 27 岳阳楼记 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