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9-08-18 07:57: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文胜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9

        【摘 要】数学与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只有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上获取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主动的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才能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力量。现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生活体验,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体验 提出问题 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又运用于实践。因此,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学生是非常乐意的,这也是教学所必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重视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相联系,这样学生才可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一、贴近生活,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百分率这一内容,我没有把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百分数,是怎样用的?学生搜集到大量资料:及格率、优秀率、出勤率、合格率、发芽率……并深入到社会中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上课了,面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学生享受着自己调查的乐趣,此时,我及时导入新课,把主动探究的抛给了学生,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二、借助经验,思考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教学了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三(乘加乘减)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双休日,小强和他爸爸、妈妈一起去永定土楼看外婆,永定城区到土楼景点每人车票8元,一共要用多少元?学生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在解题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考虑,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有的说:如果小强还很小,坐车的时候抱在怀里或坐在他爸爸、妈妈的腿上不用买票,一共要16元,算式是8×2=16(元)。有的说:如果小强超过11,但在14以下,就要买半票,一共要20元,算式是8×2+4=20(元)。有的说:如果小强超过14,就要买全票,一共要24元,算式是8×3=24(元)。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e0878f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9.html

《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