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方面的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6-10-18 15:08: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轻者仅有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1]。失眠虽不属于危急重症,但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一、非药物治疗

  失眠常见的原因有环境因素、个体因素、精神情绪因素以及成瘾药物的戒断反应等。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针对诱因进行处理,调整患者的睡眠习惯,恢复正常的生物节律。首选非药物治疗。 ①睡眠教育:改掉睡前不良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或剧烈运动等;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②刺激控制:建立睡床与入睡及睡眠直接的联系。只有晚上睡觉时才上床。无论夜间睡眠时间多久都应固定时间起床;③认知疗法:纠正患者对睡眠和睡眠不足的错误认识,如并非绝对应睡眠8h、切忌将所有问题归咎于失眠等,从而减轻焦虑,改善睡眠。此外培养适合个人的体育锻炼和入睡习惯,帮助患者了解失眠生理等也十分重要[2]。

  二、中医特色治疗

  2.1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失眠常见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外邪侵袭或病后体虚等,病机多为阳盛阴衰,阴阳失调,或阴虚不得纳阳,或阳盛不能入阴。病位在心,主要与肝、脾、肾密切相关[1]。

  2.1.1肝火扰心 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临床观察,方药:龙胆草 6g,黄芩 10g,炒栀子 10g,泽泻 12g,木通6g,车前子 10g,当归 6g,生地黄 10g,柴胡 6g,生甘草 6g。总有效率可达90.48%[3]。

  2.1.2痰热内扰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80例疗效观察,方药:黄连9g、胆南星15g、法半夏15g、竹茹20g、枳实12g、陈皮12g、甘草6g、茯苓20g、酸枣仁30g、五味子6g、珍珠母30g(先煎)、百合30g。总有效率为92.5%[4]。

  2.1.3心脾两虚 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观察,方药:黄芪、茯苓、白术、党参各15g,酸枣仁 12g,木香、远志、炙甘草各 6g,龙眼肉、当归、柏子仁各 10g,夜交藤 30g,合欢皮 20g。总有效率 92%[5]。

  2.1.4心胆气虚 多以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治疗顽固性失眠36例体会,方药:党参、酸枣仁、夜交藤各20g,茯神15g,川芎6g,远志12g,菖蒲、知母、炙甘草各10g,朱砂3(冲服)。神魂不安、善惊易怒、坐卧不宁明显者,加珍珠母10g、琥珀1.5g(冲服)。总有效率97%[6]。

  2.1.5心肾不交 多以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治疗。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治疗不寐疗效观察,方药:生地黄 15 ,山萸肉10g,山药30g,泽泻15g,丹皮10g,茯苓15g,酸枣仁15 g,黄连6g,肉桂 1g,茯神 15g,川芎 3g,远志 15g,甘草6g。总有效率93.3%[7]。

  2.2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对于失眠的治疗方法很多,效果显著,且没有毒副作用及成瘾性,适用于所有失眠患者。常用方法:经络辩证、调理髓海、按经脉兴衰取穴等。常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头维、太阳、上印堂、大椎、神门、内关、三阴交、心俞、脾俞、肝俞、内庭、足三里、胆俞、丘墟[8,9,10,11]。

  三、西医药物治疗

  3.1苯二氮卓类药物 代表药物包括: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此类对于失眠效果明显,但不良反应亦较为明显,如宿醉反应等,大剂量可有共济失调、震颤。长期连续用药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停药可发生撤药症状。对于儿童、孕妇及老年患者和首诊失眠的患者一般不主张应用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即使要使用也建议最小剂量,间歇服用。

  3.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代表药物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等。此类药物能快速诱导入睡,次日无明显宿醉效应,停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常作为苯二氮卓类的替代;不良反应多与剂量及患者的敏感性有关。

  3.3褪黑素受体激动药 代表药物包括:瑞美替昂、他司美琼等。此类药物可有效改善失眠,且无明显的药物依赖性及戒断反应。

  3.4镇静催眠类抗抑郁药 代表药物包括:阿米替林、奥氮平等。此类药物特别适用于失眠伴有抑郁的患者,可较为有效的改善伴不同程度抑郁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 [12]。

  四、结语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方法多是调节脏腑气血,平衡阴阳,疗效确切;针灸疗法各异,效果亦值得肯定。但中医药治疗多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辨证论治的方法,没有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使其疗效缺乏共识。西医常用的安定剂与催眠剂,效果明显,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及药物不良反应。综上,我们应该摒弃偏见,结合中医西医的优势,给失眠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46-150.

  [2]李娟,刘凌,李梦秋,等.睡眠障碍的循证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5):358-403.

  [3]陈欣.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6):1178-1179.

  [4]张志明.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8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8,36(6):64-65.

  [5]杨晓寰,张敏,姚海洪,等.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8):38-39.

  [6]倪国栋.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治疗顽固性失眠36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1099-1100.

  [7]华玉凡,谭子虎.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治疗不寐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0):38-39.

  [8]刘博.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01,9(7):11.

  [9]郑成哲,刘志顺.针刺调理髓海治疗顽固性失眠2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8):7.

  [10]李知根.针灸治疗失眠5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2):16.

  [11]国兰琴,刘慧荣.按时取穴针灸治疗失眠45 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2):63-64.

  [12]Schutte-Rodin S.Broch L.Buysse D.Dorsey C.Sateia M.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J].J Clin Sleep Med,2008.4:487-50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39be3a9ec3d5bbfc0a743d.html

《中西医方面的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