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8-05-30 20:09: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微生物名词解释

1.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3. 细菌: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广义泛指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4. 革兰染色法:标本经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液复合物,此时细菌呈深紫色,再用95%乙醇脱色,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最后用稀释富红或沙黄复染。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性菌

5.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

6. 鞭毛:许多细菌,包括所有的弧菌和螺菌,半数的杆菌和个别球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7. 菌毛许多G-菌和少数G+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

8. 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9. 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

10. 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11. 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其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

12. 自养菌: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如利用CO2等作为碳源,利用N2,NH3等作为氮源,合成菌体成分。能量来自无机物的氧化称为化能自养菌能量来自光合作用称为光能自养菌

13. 异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腐生菌以动植物尸体,腐败食物等作为营养物寄生菌生活在活体内。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属寄生菌

14. 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15. 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出一条生长曲线。

16. 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别。根据此特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17. 培养基: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18.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9. 纯培养:挑取一个菌落,接种到另一个培养基中,可生长出来的大量的纯种细菌

20. 标准菌株: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

21.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和真菌等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22. 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或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23. 无菌:无菌是不存在细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24. 噬菌体是严格寄生性和高度特异性的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专性胞内寄生微生物。

25. 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繁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菌体。

26.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内,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称为温和噬菌体。

27. 前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28. 溶原性噬菌体:前噬菌体可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菌的分裂而传给下一代,不引起细菌裂解,这种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29.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环状闭合或线性dsDNA,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一个质粒即为一个复制子。

30. 转座元件是一类不依赖于同源重组即可在细菌或其他生物的基因组中改变自身位置的独特DNA序列,可导致基因的不稳定和高突变率。

31. 正常菌群:免疫正常时,寄居在体内对宿主无害而有利的微生物群的总称。

32. 致病性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

33. 侵袭力是指病毒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等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和繁殖扩散的能力。

34. 毒力表示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35. 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只有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被释放出来。

36. 外毒素是细菌和成并分泌的毒性蛋白质。

37. 类毒素是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了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

38. 毒血症致病菌进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菌不如血,毒素入血。)

39. 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40.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41. 脓毒血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42.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环境内发生发生的感染。

43. 化脓性球菌:把引起机体化脓性炎症的球菌称为化脓性球菌。

44. 血浆凝固酶:由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的纤维蛋白变成固态。

45. 神奈川现象:副溶血弧菌在普通平板上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些菌株在含高盐的人O型血或D-甘露醇作为碳源的我萋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称为神奈川现象。

46. O1群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有耐热的O抗原和不耐热的H抗原。根据O抗原不同,分为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47. 厌氧菌:一大群生长和代谢不需要氧气,利用发酵获取能量的细菌的总称。

48. 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的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CO2,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推,甚至冲走试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49. 抗酸杆菌: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可达菌体干重的40%左右,故生长形成粗糙的疏水性菌落。并且也难以用一般染料染色,需用助染剂并加温使之着色,而着色后又不易以含有3%HCl的乙醇脱色,故也称为抗酸染色。

50. 萋尼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歧杆菌常用,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抗酸杆菌及细胞等呈蓝色。初染,脱色,复染5%石碳酸5min加热,3%盐酸酒精10min,美兰30s。油镜下观察,抗酸杆菌红色,非抗酸杆菌蓝色。

51. 卡介苗:将有毒的牛分歧杆菌多次传代,使其毒力发生变异,成为对人无致病性,而仍保持免疫原性的疫苗株,成为卡介苗。

52. 卫星现象:将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于平板上共同培养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越远的越小,称为卫星现象。

53. 人畜共患病:

54.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样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55. 立克次体: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细菌。

56.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并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属于细菌范畴。

57.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成螺旋体、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58. 病毒:是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

59. 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60. 核衣壳:为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构成。

61. 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到最后释放出子代病毒。

62. 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复制不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病毒颗粒。

63.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就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虽合成部分或合成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64.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65. 杀细胞效应: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死亡。

66. 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67. 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体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68. 致细胞病变作用CPE部分病毒在敏感细胞内增殖时可引起特有的细胞病变。

69. 细胞培养:病毒分离鉴定中最常用方法,分为单层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培养。

70. 呼吸道病毒: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71. 抗原性漂移:属于量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通常由病毒基因点突变和人群免疫力选择性降低引起,易于发生小规模流感流行。

72. 抗原性转变:属于质变,指在自然流行条件下,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或两种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或者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基因重组而形成,并出现与前次流行株的抗原结构不同的新亚型。

73. 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是具有感染性的完整HBV颗粒。

74. 内基小体: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在细胞浆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可作为辅助诊断狂犬病的指标。

75. 真菌:一大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9424a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9.html

《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