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00:31: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衰弱(Frailty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老人经历外界较小刺激即可导致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的发生[1,2]。衰弱涉及多系统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等[2]。衰弱、失能和多病共存是不同的概念,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并伴有一定的重叠,衰弱和多病共存可预测失能、失能可作为衰弱和多病共存的危险因素、多病共存又可促使衰弱和失能进展[3]
因衰弱评估方法的不同,各文献报道的患病率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是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医疗机构中老人衰弱患病率高于社区老人。社区老人衰弱患病率4.0%~59.1[4]。西班牙养老院65岁以上老人衰弱患病率为68.8%,衰弱前期比例为28.4%,无衰弱的老年人仅占2.8[5]。来自荷兰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入住老年科的患者均为衰弱老人,其他病房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50%~80[6,7]。国内研究数据相对较少,诊断标准不统一,纳入人群的异质性较大,衰弱患病率为4.9%~83.4[8,9,10,11]
衰弱是人体内多个系统生理功能和储备的进行性下降,不仅可使老人面对应激时的脆性增加、发生失能、功能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还可导致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费用增加[12]。如能早期识别衰弱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可减少失能、降低照护机构的入住率、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社会的花费,衰弱前期可被逆转至健康状态,一些衰弱状态也可被逆转至衰弱前期[13]。但目前的证据表明,仅通过处理传统的慢性疾病并不能克服衰弱,必须用一种新的概念和方法来治疗和管理衰弱。为提高对老年衰弱的识别、评估、预防和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结合现有研究证据制定本共识,以规范老年衰弱的临床诊治方法。


危险因素
衰弱常为多种慢性疾病、某次急性事件或严重疾病的后果。目前,尚未发现最佳的生物学标记物能识别衰弱[1,2,14,15]。遗传因素、增龄、经济条件差、教育程度低、不良的生活方式、老年综合征(跌倒、疼痛、营养不良、肌少症、多病共存、活动能力下降、多重用药、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未婚及独居等均是衰弱的危险因素,可促进衰弱发展。
一、遗传因素
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衰弱的临床表型[16]。非裔美国人衰弱比例是其他美国人的4倍;墨西哥裔美国人衰弱患病率比欧裔美国人高4.3%。载脂蛋白E(ApoE基因、胰岛素受体样基因-2(DAF2、胰岛素受体样基因-16(DAF16C反应蛋白编码区(CRP1846GA、肌肉细胞线粒体DNA(mt204C、白细胞介素(IL6、维生素B12因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等均可能与衰弱相关。
二、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
健康相关行为、社会经济学状态和生活方式与衰弱相关[17]。职业、社会地位及婚姻状况均可影响衰弱发生:未婚和独居者衰弱发生率增加。女性、健康自评差、受教育少和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中,衰弱患病率较高。
三、增龄
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结果均显示,衰弱与增龄密切相关[4]年轻者较易恢复至相对健康状态,这种能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衰弱平均患病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4336302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d.html

《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