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模板训练

发布时间:2019-04-27 11:39: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说阅读模板训练

1、题目的含义

【答案】①提示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围绕着题目而展开。②解释题目在本文中的意思。③题目包含作者(人物)的感情和态度。

2、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①开头环境描写:描写地域风光,交代季节、人物活动及成长的背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影响人物性格。

【答案】②文章中间环境描写:先写出环境特点,渲染( )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答案】③结尾环境描写:照应前文环境,但有所变化(写出变化基调),衬托人物的心情,暗示小说结果,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

3、开头的作用

一般第一段只要出题,不会是开门见山。

人物简介和肖像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特征,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的情节发展提供背景。

4、结尾作用

结尾的形式较多,最常见的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看似无结尾的自然结束而又意味深长。根据以往试题,其他结尾形式出题的可能性很小。

(1)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答案】①从情节的角度:这样结尾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给人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②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尾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暗示人物内心的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从主题的角度:这样结尾,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让读者在思考中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感悟)。

(2)看似无结尾的自然结束而又意味深长。

【答案】①从结构的角度:看似没有结果,从情节的发展脉络来看,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以后的发展留待读者去想象。②从内容的角度:人物的矛盾已经在前文中揭示出来,事件会按照生活的逻辑去发展,同时也暗示了生活本来就没有完满的结果。③从主题的角度:小说通过人物关系,揭示了生活中的矛盾,而不在于解决矛盾,主要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

5、过渡的作用

【答案】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某一情节,由此情节而衍生( )情感,或者引起事件的发展方向,波澜再起,为下文的某情节的出现做铺垫。

6、第一人称和第三人写作的好处

【答案】1)第一人称:①“我”是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所有故事都是在“我”的见证和参与下发生的。②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增强小说的真实性,让人感到亲切。③使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

【答案】2)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叙写展开自由灵活,有利于对人物全方位的描摹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对主题表达精准有力。

7、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一般分四条来写较好,以免重复少写。小说的人物通常都是有优缺点的,形象才丰满。作者肯定的人物,通常写三条优点一条弱点(没弱点不必硬找);否定人物,三条缺点,一条优点。每一条写两个概括性的双音节的词,或一个四字格词语,加上句号。句号后边去文中找事例(为分析),信息量要够,至少填满五行,空一行可以。

②人物对事物的态度,一般是根据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的普遍心理来决定对事物的看法,对这件事物采取怎样的行动,根据行为,答人物的心理活动。

8、分析次要人物形象

次要人物一般不大有缺点或者不大有优点,写法与主要人物基本相同,但一定要围绕主要人物来写。

9、细节分析

细节描写一般有动作,表情,对话,穿着、梦境等,联系上下文,逐一分析(分条)各个细节所表现的人物动机、心理变化。

10、小说人物与经典篇目中人物形象的比较

经典人物一般都是语文书中学过的小说中人物,根据人物形象,找出相同点,一笔带过;不同点细致比较(说出各自特点,时代特征)。

11、与全文故事不连贯插入段落的作用

【答案】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宕开一笔,插叙与小说故事相关的事情,舒缓情节的发展,充实小说内容,拓展主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旨。

②回忆性文字,文中经常插叙现实看法与佐证,其作用首先是对人物的态度和对当下的意义;其次是拉开时间距离,更全面地认识人物,使人物形象跟丰满;再次是对小说人物起到佐证,让描写更具真实性。

12、倒叙的作用

【答案】小说的第一段使用了倒序的手法,提示小说的内容,暗示了故事发展的结局,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线索(找线索和说明线索的意义)

小说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但它之所以多次出现,在文中的意思不同(不同于反复的修辞手法),根据不同情节,判断每次出现的意义,并表达出来即可。

14、概括情节

概括小说情节要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来写,不重要的情节可以忽略不计,概括要简练,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把次要情节也说得很细),最好抓住线索来写,不要游离线索。

15. 用什么表现手法达到某种效果的分析。

这种试题要到文中找事例,事例过长,适当给予概括,说明是某种手法,一般要找三种手法,不少于三个事例,每一个事例列举完都要说明是为题干说的效果而服务的。

16、语言特色

一般的来说,划线写景句子会出现富丽、典雅的词语,以及色彩、动作等,并有修辞格,长短句搭配等。这种情况在散文中出现的几率较高。近些年出的小说,现实主义的占90%以上,有点浪漫的,也以现实为主,这样的小说,一般是国外的。现实主义小说讲究生活化,语言地域化,比校平实。下边词语供选择,选出三个,开始举例,举完例子,写结语。下边加重字体的即是,可选择使用。

【答案】语言平实,明白如话,质朴无华,亲切自然,(举例),这些语言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很接地气,富于表现力

附:小说的体裁不断创新,科幻浪漫、魔幻现实(一般网络小说不会出)、童话似神话等都有可能出现,出这样的小说,一般淡化人物性格,注重人物的心情变化过程,还有就是这类小说具有的性质,让考生分析这些性质有何作用与意义。其意义大致是启发人积极的联想、想象、预言,鞭挞假恶丑,赞扬真善美。

小说阅读范

规矩

说起来,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柱子跟我撒的是美丽而辛酸的谎。这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个地区的一些人和事。
 那年夏天,一个多月没有下雨,天干热干热的。每逢礼拜天,倪二就用他的小木船把我摆到泡子的对岸,让我坐在柳荫下钓鱼。我买的是最小的钩,钓顶大的鱼也不过三两重。泡子是人家承包的,我给钱,倪二不要,他说:“先生(这里上年纪的人叫老师为先生)钓几条鱼也收钱,没这规矩。”
  其实倪二家没有孩子读书,我教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姓倪的。
  我在泡子边钓鱼,经常会遇到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也来钓鱼。他每次来钓鱼都牵着一头耕牛,他钓鱼,牛就在泡子边安静地吃草。他的钓具很简单,一根缝纫线搓的“绳”,鱼钩也是缝纫针做的。但鱼咬了他的钩,好像就没有脱过钩,他很像一个垂钓老手。他把钓上来的鱼都装在一个布袋里,他的布袋并不放到水里,鱼一会儿就死了。有一次,他钓上一条大鱼,二斤来重。他很高兴,临走时,他把这条大鱼扔在我身边:“给你的。”没及我反应过来,他人已经走了,我喊他,他连头也不回。喊急了,他侧过头,说:“这是规矩。”
  ①我私下里问过我的同事,这儿都有哪些规矩。我的同事笑着说,当地有许多规矩,他一时也说不清。说到钓鱼,他就说,在河里打鱼,不管是谁遇上,总要分给人几条,还要拣好的给人。在山上赶沙鸡也是这样,一群山鸡十几二十个,跟前有人,收获了总要拣大的分人两只。棒槌(人参)那么贵,挖棒槌的人见了棒槌也要“喊山”,人听到“喊山”的就会赶过来,见一面分一半……
  钓鱼的不过是个孩子,他把规矩看得很重,我不得不对一些事情持谨慎态度。
 有时,这个孩子也不走运。不走运不是他钓不到鱼,刮风下雨也不耽误鱼咬钩,是他钓鱼时太入神,不小心给倪二撞到。倪二倒不打他,倪二骂人太难听,祖宗八代,最难听的一句是“你个野种!”,语调恶狠狠的。不过,倪二并不夺他钓上来的鱼,最后总是那句话:“拿走你的鱼,滚!再来,砸断你的腿!”
  我从倪二这里知道这个孩子叫柱子。倪二心情好时,我劝他没必要对这个孩子动那么大气,不让他钓就是了。
  “咳,靳先生,你不知道,这些孩子太贼,一眼照不到,黑灯瞎火地跳到泡子里去摸鱼。出了事,大人可不让你。前年,承包泡子的张老大就因为淹死个孩子,弄得倾家荡产……”
  有一天,我钓够了鱼,坐在树下看书;这个孩子见我看书,他也不钓了,凑到我跟前,歪着头看我手中的书。我放下书,看着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很机灵。他问我是不是老师,我说是的。我问他可念书,他点点头,并说同学和老师对他都挺好的。我笑了。他低下头,好像在偷偷地笑。
  “笑什么?”
  “……我觉得你像我爸爸,我爸爸也喜欢看书。”
  “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我爸……我爸是种地的。”
  ……
  从那次见面,我有两周没见到他。
  一天,他忽然来到我面前,满脸愁云,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我问他:“怎么了,你?”
  “我不能念书了,我还没交学费。”说完,他拧身走了,也不等我说话。
  他的话,弄得我心里怪不得劲,我思考再三,决定上他所在的村校去一趟。
  礼拜一的下午,我把班级托付给同事,找到倪二,过了泡子,他问我干什么去,我说去高庄学校看一个同事。
  我找到柱子所在的村校,径直走进校长室。校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我作了自我介绍,她很客气地为我让座,我没有坐下,单刀直入:“我来是给柱子交学费的。”
  “柱子,哪个柱子?没有人欠学费呀。”
  我觉得她在装糊涂。我就详细地把我了解的情况对她说了。她又想了想,好像想起来了。
  “你说的是到泡子边放牛的那个孩子,他叫铁柱子。”
  “对,我听倪二说,他叫铁柱子。另外,我想通过你们见见他的父亲……”
  校长上下打量着我,好像满脸的疑团。
  “靳老师,我不知道你跟这个孩子是什么关系。如果你说的这个孩子确实是铁柱子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他压根就没到学校读过书。你说的不错,我们都是老师,我们每年都找他妈动员让孩子读书,可是他妈就是不让读,也不是差钱。”
  “差什么?”
  “差什么,不都是一些老规矩了,谁还能对一个孩子怎么样?可是,他妈有顾虑,担心学校孩子多,嘴杂。——啊,你看,我还没说明白。另外——也是你说的‘另外’,我从来没听说有人见过他的爸爸——柱子妈是个单身母亲。”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铁柱子钓上一条大鱼,却送给了“我”,并说“这是规矩”,这说明当地人很尊重老师,把尊师看作一种“规矩”。
  B.“我”的“同事”所说当地的“规矩”是由铁柱子送给“我”鱼说起,他的介绍说明当地人有着的淳朴的民风,乐善好施,传承着传统美德。
  C.小说以我的回忆展开情节,通过“我”与倪二的接触,引出“规矩”,围绕铁柱子,作者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规矩”,既有积极的传统美德,也有保守的偏见。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铁柱子钓鱼、“望着“我”的眼神、对话等情节,说明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说谎在于表现他有强烈的读书愿望。
  E.小说结尾通过小学校长的口点明柱子妈是“单身母亲”,校长的话里含蓄地批评了柱子妈的作风不检点,同时给予了对柱子无辜受害的同情。

【答案】
  (2)小说题目叫“规矩”,前文说的“规矩”与后文校长说有“规矩”有何区别?请简要分析。

【答案】

(3)文中开头一段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

4)文中第一处划线段落有何作用?

【答案】

5)文中第二处划线段落有什么作用?

【答案】

6小说在刻画铁柱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

7小说中的“我”和倪二对柱子的态度有何不同?各出于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

(8) 结尾通过校长的话揭示了柱子的身世,这样结尾有何意义?

【答案】

(9)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来叙事的,“我”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

(10)有一天,我钓够了鱼,坐在树下看书……我爸是种地的”,这是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有动作,有表情,有对话,这些描写,表现了柱子的怎样心理?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

(1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案】

(12)小说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24298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3.html

《小说阅读模板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