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2-11-05 10:04: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

摘要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大家公认她是天生的艺术家、名副其实的诗人,她的终生挚友美国人费慰梅在《中国建筑之魂》一书中评价“林徽因是梁思成在建筑学方面的助手,但她至今仍令人怀念的原因,则在于她毕生所写的许多诗篇。”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费慰梅所说的是大家都认同的现实,而这个现实的评定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林徽因的墓碑上刻的是 “建筑师林徽因” 而不是诗人林徽因。也许是因为林徽因本行的建筑界,由于其丈夫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中的首要地位,而使得林徽因总是被作为梁思成的合作者来提及的。本文主要论述林徽因的建筑造诣和建筑学术成就和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贡献。

关键字:林徽因中国建筑学术和设计;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梁思成中国营造学社

正文:9

(一)、林徽因的求学之路

在林徽因16岁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女子学院读书期间,林徽因便确定建筑是她所要的事业,一种把艺术创造和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1924年,徽因与思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建筑,可是建筑系只收男生,只好在美术系注册。她没有就此妥协,经过努力她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并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学习建筑,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哈贝森曾夸赞他俩的建筑图作业简直“无懈可击”

()、林徽因的建筑学术和设计成果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夫妇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

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1950年,她被任命为北京计画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有远见的意见。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的错误主张,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

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1952她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内部装修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徽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精力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而且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但到了1954年,她的身体已极度衰弱,所承担的《中国建筑史》课程,几乎一大半是躺在床上讲授的。1955年4月1日,病魔终于夺走了她的生命,享年51岁

)、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贡献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一期,林徽因独立署名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一文,这应该是首次由中国专业的学者发表的关于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文中纵论中国建筑之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演变自成一个最特殊,最体面的建筑体系,澄清了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研究的文化局限和谬误,试图用西方的理论框架研究中国建筑并由此奠定中国建筑的理论基础,和梁思成的研究成果相映成辉。

首先,林徽因运用了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 BC. 90- BC. 20)所定义的,也是国际所共认的建筑审美三项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来评价 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并明确声明“中国建筑,不容疑义的,曾经包含过以上三种要素。 ” 这是以中文首次运用这一国际建筑学共认的原则来评审中国建筑, 就此,国际的建筑学术理论与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发生了直接的关系,其理论上的价值必然是极大的。

其次, 林徽因以艺术发展史的基本阶段理论来讨论中国建筑。 也就是以作为近代艺术史 奠基人的德国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 (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1717-1768) “循环理论” 的,认为中国建筑也有其“创造,试验,成热,抄袭,繁衍,堕落”,并在《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 里已经提出了关于中国建筑大约在唐朝已经达到最为成熟时期, 而宋后至清朝趋向于退化。这种基本的中国建筑历史发展定义,显然在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次, 林徽因首次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这一点的意义是更为重大的。林徽因在这二篇文章之中还分别论述了中国建特色的几个要素,分别为“屋顶”“斗拱”“台基”“平面布置”这几个方面这些论述以后都成为了中国建筑的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之上,林徽因还分析了她所认为的中国建筑的几个弱点:主要集中在对木料的断面比例合理性;梁架体系的缺乏三角形受力关系;以及中国木构的地基浮浅的问题。

(四)、林徽因的“建筑意”是建筑审美的新定义

在1932年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4期上,发表了署名梁思成、林徽因的文章“平郊建筑杂录”。文中提出“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日都是饶有趣味的占建。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对于什么是“建筑意”,文中阐述“顽石会小会点头,我们小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艺,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小能小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占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小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成渠的杀戮。这一思想的火花究竟首先产生于准呢:从文风和意趣来看明显是林徽因的笔墨风格,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充满着生动、敏感的灵气、激情的想象。

(五)、林徽因的建筑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林徽因、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组员一起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考察古建筑发现了包括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在内的众多中国占建筑,并作了测绘记载和文字描述、理论分析,独立或合作撰写了丰富的著论,为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则富,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和建筑史学家,是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学科的奠基者和创立者,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拥有小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地位。吴良镐院士缅怀林徽因时问“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门厅里,要不要在梁先生塑像旁补上林徽因先生的像林徽因先生对中国建筑学术研究的献犹如一座无形的丰碑,永驻人们心里,她对建筑事业、美好事物的真诚执着、对文学、艺术修养的不懈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尚坦荡的品格是当代建筑师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

[2]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国营造学社汇刊;

[3]吴良辅《林徽最后的十年追忆清华人学出版社,2004-11;

[4] 赵辰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2008 -02;

[5]林徽因 文存—诗歌小说戏剧卷,四川文艺出版社

[6]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 《建筑师林 徽因》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9d4988cc22bcd126ff0c7b.html

《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