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分享之《鹿鸣》笔记(1)

发布时间:2015-10-29 20:04: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时间:2015417 地点:家里

主题:诗经分享 主讲:朱畅思

内容:《鹿鸣》《南有嘉鱼》

1、课前闲聊

今天的课程充实而精彩,今年我们重新地在舞台上展示了《丰年》和《鹿鸣》。这次不得了的原因是,今天有领导在,当然我们的表演不是给领导看的,但是在中国今天的时代呢!有领导在看到我们的吟诵是一个什么样子,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样有利于推广,是吧?

今天还有一些国际友人在,今天学校里面有美国的老师、意大利的老师在,他们都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很精彩的。

我觉得站在西方人的角度肯定是特别希望看到中国原汁原味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我老爱拿日本做例子!

比如:我们的一个团体到了日本去,他一定会看到日本的民俗表演,连日本的管乐团他们都要穿上民族服装来表演。而我们中国的管乐团到了日本跟人家去演出的时候,我们穿的是西装、礼服。其实人家穿的是非常好看的民族服装。

今天葩儿特别有意思的是给外宾们展示了一下中国元素。

今天我们的舞台做了微调,但是这个微调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舞台设置有了一些变化,会比较精彩。今天很多人说比较好,应该说是展示得比较完美,明天我上传视频大家再来看!

(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5NDI1Mzg0.html?x

为什么今天这样的场合,有外宾来、有领导坐在台下,却用《诗经·小雅·鹿鸣》来展示?为什么合适?待会我们来解释一下。

2、诗经·小雅

1、小雅

今天我们的诗经就到了“雅”这个部分了。我们在此之前,都是吟诵“风”。

2、“风、雅、颂”的介绍

我们要知道“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这是《诗经》的三部分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整个的声音特点、歌曲内容以及古代的公用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发现的《诗经》特别有意思,我们的《诗经》在我们今天的普及度是不够的!所以主持人在那里介绍的时候,只能在百度上搜索一些东西,比如:“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表现了我们中国古代……”

我们的讲课就特别愿意把这些百度来的话复制在PPT上!或者直接把它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也早习惯了老师这种东西也是百度上找的,那么我也可以在百度上找找,这个是没意思。这些东西既不入心,又不入头!根本没什么感觉。什么第一部诗歌总集,什么表现了古代什么什么的。没意思!

我其实和大家一样,都是学习者。一个学习者我就不满足于听这样的讲解,“它为什么是第一部啊?它第一部有什么意义是?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就不满足,不乐意听百度上的答案,如果你的PPT上有这样的话,我也不乐意看!你当老师把这样的话说出来我也不乐意听!你不如也别告诉我“风、雅、颂”我也记不住;你也别告诉我第一部还是第几部,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你干脆让我读两首得了!其实这个也是一种方法。所以我给葩儿“风、雅、颂”的概念往后才提,一开始都没提过“风、雅、颂 ”。

你要是说葩儿读了这么多的诗经,我们出出题考考他们,出卷子:诗经六义是什么?你现在把所有孩子叫来一定都不知道!这个六义指的是“风、雅、颂”分三块,“赋、比、兴”三种手法,所以叫六义。这个孩子绝对不知道,能知道“风、雅、颂”就不错了!“赋、比、兴”就更不知道了。

何必要知道呢?不需要知道!

如果说不行了!必须要知道知道下!好!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情况下知道?我们必须要在读过了不少的诗歌之后才能说这些概念。

那么概念要出来了,要出概念了。那么就把概念说清楚。

3 “风、雅、颂”的概念

1 什么是“风”?

民谣。

2)什么是“雅”?

这个就麻烦了,古人说不清楚什么是“雅”。为什么呢?因为有好几派的说法,“雅”只能说正。

因为我在网上有上传我讲授的《诗经》的录像课,《诗经》穿越的课文,这个是我的新思路。在这个诗经穿越当中,我特地提到了“风、雅、颂”当中分别是什么。

我们基本上是这样解释的。一派观点认为:“雅为京畿之歌”,也就是说首都的歌曲。有一派的观点说的好:“什么叫首都之歌呢?就是用!!!!!!!

今天的朋友说,北京人唱的歌就叫“雅”。我们外地的老师就肯定很不服气,凭什么啊?为什么你们北京唱就叫“雅”啊?

因为你要明白这样的事情,我们中国的首都和西方的首都不一样。

在美国华盛顿的人就不一定比别的地方的人强多少。因为我们现在对于国外的首都知晓度不是很明确,甚至有部分地区的名气打过首都的名气,所以也闹不清楚谁是首都。这个就是外国的首都特点。其实西方人并不觉得首都就不得了,不过可能就是奥巴马在那里待着。

中国人认为首都不得了,首善之区。是你这里是全国的榜样,所以连首都人唱的歌、 使用的语音都得叫“正音、国语”,都得叫“普通话”。所以这个是以北京话为普通话的根本。

所以说这么多!我们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概念呢?

古代也是有普通话的。古代也是有方言和普通话之分的,古代也是有雅言。雅言就是普通话。古代人就认为首都人说的话也叫普通话,只不过不这么叫,叫“雅言”。所以古人也是用雅言作诗的,古人也是用雅言来唱歌的。

所以有一派的人认为首都的歌曲就是“雅”。

大家知道我们周朝的首都是镐京。镐京是什么地方呢?是在今天西安的附近,应该说我们中国古代的首都最早都是在西安这个地方。后来听说秦朝的咸阳大概也在西安的附近。后来当然就是汉朝首都长安、唐朝首都长安。所以我们中华的文明最早都是从西边开始的。

直到唐朝以后,我们中国的文化才开始往东移,这个是我们中国文化一个大概的脉络。

京畿之歌就被称之为“雅言”。诗经的概念反正你说出来马上就有人说不对。

所以也有人说两千多年来,《诗经》的研究是一本糊涂账,马上就有人告诉你你说的不对。

比如毛世旭就不这么说,他告诉你:不对!什么“雅言”、“首都之歌”?雅者正也!为什么要分大雅、小雅?因为政治吗!政治有大型的和小型之分。所以做大型政治之行者叫大雅,做小型政治之行的叫小雅。

朱熹就不这么认为,朱熹认为:不对!大雅小雅它们有不同的功用。小雅基本只是适合在宴会上使用的歌曲;大雅基本上是用在宗庙里面的歌。不一样!

所以可见有很多观点,我们也不跟这些观点争执了。

3)“风、雅”的不同的表现

但是我们总之会感觉到一件事!就是好像“雅”里面的诗歌和“风”里面的诗歌就是会有所不同。

有的人也会反对。你这个观点不对!其实小雅的分类,跟风有混淆的地方,也许有的地方本来就应该在“风”里面,但是分到了“小雅”里面。所以谁说小雅里的诗歌跟“风”不同啊?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你跟以上的观点说下去,你就说不清楚了。

说这么多,我觉得我们个人读诗可以有自己个人的感觉,我感觉“小雅”的诗歌、“大雅”的诗歌真是不一样的,跟“风”的诗歌感觉就是不同。怎么不同呢?可能我比较相信朱熹所说的:也许是宴会上的歌,京畿之歌。它有这样的功用。

什么功用呢?必定是古人所认为的首善之区,必定是首都的人所唱的歌,这个就是镐京人的歌曲。它才叫做“雅歌”。它和“风”这种随意唱的歌曲,还是不大一样的。它所表现的内容确实有点政治色彩。

以上是“雅歌的特点,也是我读诗读出来的感觉。

3、东周衰微历史简介

后来我们知道西周变东周了,东周之后国都就搬了,有关东周西周的歌的这个历史,我在网上的诗经穿越《黍离》(上)里讲过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东周首都就变成了洛邑(洛阳),既然到了洛邑附近后,位置下来很多。东周之后,之所以搬到洛邑而王室变得很衰微。王室衰微有很多说法,我们今天时间关系不在这说了。总之王室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周平王东迁到洛邑后,周氏就不在是“雅”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雅”都是西周的歌曲。可以这么认为。反对的人很多的。

到了洛邑的歌曲就不再叫“雅歌”了。因为王室低了,没这么高,凭什么你是“雅”?什么秦、楚、晋的国家都做大了,做大了以后东周列国时期不就开始了吗?所以没人把王室放在眼里了,所以洛邑的诗歌不能再叫做“雅歌”了,要叫做“王风”了。之所以叫“王风”是因为王室还在这里。它们是从“雅”降到“风”了。这个就是“风、雅”简单的区别了。

三、西周“小雅·鹿鸣”

1、鹿鸣

我们继续来说,我们看看西周的“雅歌”保持了当时的一种风范,首都风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的鹿鸣就是一首非常非常典型的。我们来看看这首鹿鸣。这是非常有名的,我们表演过无数回的鹿鸣。一直听课的老师就应该非常熟悉《鹿鸣》了,我们一起来一遍。

1)出示PPT《鹿鸣》

诗经·小雅·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音孔昭。

视民恌,君子是是效。我有旨酒,嘉宾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鼓琴。

鼓琴,和且湛。我有旨酒,以燕嘉宾之心。

2)吉他伴奏,吟诵《鹿鸣》

2、鹿鸣解释大意

《鹿鸣》有很多很多值得可以和大家聊一聊的事。比如我们先来说说《鹿鸣》说了什么!

《鹿鸣》分了三段,首先我们韵字拖长!入声短读!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没有押入声字的韵。三段都是平声韵,平声韵的特点是不高不低,它是平的。证明心情很平和,心情很高兴、开心、美丽。这个就是平声的意义。所以《鹿鸣》就特别适合这样。

哪个入声字很有名呢?就是“鹿”呗!所以面对这个入声字,我们设计调子非常麻烦,因为这个“鹿”这个入声字非常不好设计,因为它在第三个字,因为入声短读之后又要回到平声来,我们又要短一下又要扬一样,这个是腔音唱法。其实这里不是倒字,是因为遇见了一个入声字要给他甩回来,所以用了一个花腔唱法。

入声表示的压抑和强调,它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有些时候虽然入声并不一定都表现很难过;入声到后来也可以表现开心这样的内容,但总之它的读是短促、即收藏的。所以更加适合表现压抑、沉闷的特点。

放在雅诗的第一首,跟我们说的首善、大起都不对,不太合适。所以不押这个韵。所以一个“鹿”入声字放在中间。但是鹿呦呦在吃草,这个很重要。

苹草不是一般的草,食苹、食蒿、食芩。这三种草,在古人都有所解释。这三种草听着就这么雅,它不是一般的草,当然了,它是动物“鹿”爱吃的草。可是我们知道花、草、鱼、虫。古人的诗歌进入文学殿堂的时候都赋予了它们一些色彩。

你说草。你是苹草也好、凡草也好,你是什么草也好,草没招谁没惹谁,人家大自然万物其一。这不是道家的特点吗?一切都是一样的。儒家说:它是一样的,大自然当中的东西是一样。可是不是有人了吗?有人了的话我就给它分出了三六九等,这是因为人它(草)变得不一样了。

道家认为你这个是胡来。儒家是认为确实是这样的,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人类的社会发展下去。所以说三种草都不一样。

这三种草都是一些比较好的草。当看到鹿儿吃这个苹草的时候,让人自由联想到什么!其实里面没什么关系!如果你能看出来里面的关系那么你很棒!是有一点关系!但是有的时候就是没什么关系,它很自由。

“笙”是个非常不得了的字。

有人认为小雅里面有74首歌。有人说不对!不是74!因为还有四首“笙歌”。有关于“笙歌”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哪天单讲。所以有人认为笙这个乐器不得了的。甚至就认为它是诗经当时演奏的一种定好的伴奏乐器。

也就是说我们都不知道当时的诗经是拿什么伴奏的,也许是笙这种伴奏乐器,因为古人在诗歌当中直接提出来了的,这个是作证,诗经是唱的、不是读的。到底拿什么伴奏呢?拿笙来伴奏的。因为有人研究出来诗经当中有四首笙歌,专门拿笙伴奏的。

1)解释大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的鹿声,(苹草不是一般的草,)他们在吃原野上的苹草。

我有嘉宾,鼓吹笙:我有嘉宾,嘉宾们在干嘛呢?鼓瑟吹笙。(这个“笙”非常不得了!)

(瑟:25根弦的琴,瑟里面是跟古筝比较相似,瑟是带着支柱,今天弹古筝的人管它叫马子,就是指支柱!)

承筐是将:拿着筐来送东西。(送什么呢?在《周礼》当中记载过,古人的宴会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客人给主人送东西,拿着筐来送,这里面可能是帛,非常高贵的布。我们在左传和周礼都会有记载到,帛作为礼物、礼器、作为祭祀用品都会用到,它是一种高贵的东西。为什么今天还能留下来帛书啊?就是它是重要的;第二步就是主人宴请你吃饭、喝酒。饭桌上要摆放什么东西,饭桌上的饭、菜包括调料《礼记》中都有记载过,烤肉放哪?什么肉放哪?蘸酱放哪?醋放哪?葱放哪都有规定;第三步要唱歌,要有音乐表演。古人这顿饭是宴会,宴不是吃饭这么简单,还得有会,所以有歌舞表演。所以这个是三步骤。)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25根弦的琴,瑟里面是跟古筝比较相似,瑟是带着支柱,今天弹古筝的人管它叫马子,就是指支柱!)

鼓琴,和且湛。我有旨酒,以燕嘉宾之心:读到第三段你会发现,嘉宾一开始是给我什么?第二第三段是我在给嘉宾什么?

也就是说我是主人,你来看我的话,我整个宴会当中的主角应该是我。但是是客人做首件事情,你要看我你就先来,你先做事情,剩下三分之二的角色应该我来扮演。

今天我们有些人到人家里去做客,到人家家里去了以后他却喧宾夺主,什么事情都是我来帮忙,我来怎么怎么样……其实你这个是一种不懂礼的表现,为什么?因为你到人家去做客了,后面的事情都是主人的事,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主人说什么?主人说:“别看是一场宴会这么简单,而其实是因为主雅,才客来勤;是因为我雅,我正所以你才来看我。为什么我可以让你来看我呢?是因为我好!”

所以鹿鸣表现的是我这个主人很棒!主要是说我很棒!我这个君子来给你示范做人的标准(君子是则是效)我是这个标准,我是不得了的,所以我让你来看我!

我有旨zhí酒:旨是三声,所以我们吟诵的时候有点拐弯。

以燕嘉宾之心、嘉宾燕以澳:是因为我的原因。所以说小雅是宴会上的诗歌。是这样的,我也觉得是这样的。

2)诗歌中的乐器

那么我们看到有瑟、琴、笙、簧都能够知道它们是古代的礼器,不一般的乐器。

3、但是宴会诗歌和诗歌不一样,为什么鹿鸣要放在第一首?

这首不仅仅写了宴会上的事情,而是非要把这个东西,移植下的影像,宴会不是那么简单,它表现的是我的雅。

所以孔子解释的就非常的精彩,孔子说:“这里面有乐!这里面有礼的文化!”所以孔子对于《鹿鸣》的解释他就比毛世旭的解释高一档次。这个可不得了,所以孔子特意说到这个问题。孔子认为里面有:“礼乐文化”。

孔子想恢复周公时期的礼乐文化,孔子认为他那个时代有礼,还有乐。好恢复,只是那个地方的礼崩了、坏了、人们也不用了。所以孔子说:“礼崩乐坏我还可以恢复它。”

有人说今天的时代是“礼崩乐坏”。这个不对!为什么?因为今天的时代我们没有礼没有乐,你想崩崩什么呢?你都没得可崩!

《小雅》为什么好?《鹿鸣》为什么好?因为有礼乐!他规范了你的礼物,他的乐不是瞎弹的,这个乐是表现了主人的雅致。所以孔子看礼、看《鹿鸣》,应该看得很高。

所以我说《鹿鸣》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在文化节闭幕式当中表演《鹿鸣》是不是更合适些?表现了我们很雅,让人来看。这里面仅是中国文化在里面的很多含义。

明代郑和下西洋,应该明代时期正好是西方列强发达时期。我们如果看看西方列强发达史,就会看到他也在远洋。中国人也在去远洋,而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就带着很多东西去,到处送?然后到处去示好!为什么西方不这样呢?

两国文化不同!

因为中国的文化表现的就是:我有雅,所以我就向你们传播我的雅,我的德行很高,招得很多外国人到大明王朝来。很多人就死在了大明王朝,也不走了。

西方列强就不是这个想法。我要买商品,我要打开整个国土。

这个就是我们最远古的文化,来影响后代的特点。所以我们永远的展示我们的德行很高,我们很雅!希望万国来朝。

所以孔子说:“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个是我们文化的主要特点。

要这样来看小雅《鹿鸣》你就发现它是一首不简单的诗歌,它处处所映象的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我修我的德行(所以一切从修身开始)

接下来我们播放下新版的《鹿鸣》,在这里面我们加入了古筝,大鼓。虽然“鼓瑟鼓琴”中的“鼓”是弹的意思,不是有大鼓在的意思,但是我们还是加入了大鼓,并且我们还加入了吉他。古代是肯定没有吉他的。吉他没在诗经里出现过。吉他是为了今天的一个特色而做的。我们就不管他到底算什么了!

4、播放新版本的《鹿鸣》的吟诵(52分结束)

1)听音频

2)播放伴奏,跟着吟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6858687c1cfad6185fa71a.html

《《诗经》分享之《鹿鸣》笔记(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