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23 23:19: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沈珊珊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8年第03

        [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作为一种学习的辅助性工具,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整合,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知识体系,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工具。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29-02

        初中信息技术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一般每周为12个课时。目前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多采用任务驱动式”“活动探究式”“合作学习式等教学方式,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任务的完成度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常常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分析和整理。学习是一种自然形态的混乱信息在一定环境和形态下有意识的建构。如果没有主动地接受、分析、处理信息,以及有序、有策略地处理信息,那么所学的知识就很容易遗忘,再加上信息技术每周课时较少,学习效果就更加不理想了。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辅助性工具,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整合,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知识体系。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一、在课程介绍中,帮助把握课程整体内容

        在对课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前,教师一般会先对本学期的课程学习内容做一个总体介绍,如果只是借助书本目录进行讲解,显得有些枯燥无趣,学生也难以把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模块的讲解,可以让学生获得对本学期知识全面、系统、总体上的认知,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的初步框架,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不会觉得知识零散,可以从整体上把握。

        例如,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中,考虑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普遍有一定的认识,笔者设计了一个头脑风暴的活动,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看到计算机网络这个词会联想到哪些词,并记录在纸上。接着,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分门别类地记录下这些词,并形成一个有条理的思维导图(基本框架,见图1),且做了简单的修正、补充和说明。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们对该学期的学习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明确了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同时对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上存在的不足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f7f86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a.html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