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一、从“移”字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含义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黄河以北)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

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初读课文,我不理解,梁惠王“用心”治国,积极赈灾,为什么孟子还要批评他?既然他是一个勤于国政的国王,又为什么还是“五十步笑百步”?
查阅有关资料,对“五十步笑百步”的解释基本上是:同样都是逃兵,不能因为逃的路程短就可以讥讽逃的路程长的人。后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具有同样缺点或错误的人,程度轻一些的却讥笑程度重的。
看完解释,头脑中依然一头雾水。梁惠王勤于国政,积极赈灾,怎么是有缺点或犯错误呢?在我心里,我始终对梁惠王有好感,而对孟子,却认为他是信口胡诌。可反复读了几次,我发现“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句中的两二个“移”字大有文章。
应该肯定,梁惠王还是有所为的,至少是在积极地解决问题。这也是我对他有好感的原因。可一细想,战国时期,虽然使用了铁器耕耘,但生产力水平依然不会很高,粮食产量也就最多只能自足。梁惠王又是把河内的灾民迁移到河

东,又是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那河东肯定也是不堪负重。于是,河内的问题是一定程度上得到一定缓解,河东的问题却又浮出水面。这里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原文中的第二个“移”字。第一个“移”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移”,是“迁移”的意思。河内发生灾荒,迁移灾民,也是一种救灾的方法,可只是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就值得商榷了,很有点挖东墙补西墙的味道。按下葫芦浮起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人都知,国家一旦发生大的灾荒,政府就应该开仓赈粮,安置灾民,稳定民心。不是说不能从河东调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救灾的主流还是依靠国家。国家应该设有拯灾应急的机构,一旦出现灾荒,立即做出反应。疏散迁移安置灾民,开仓发放救灾物质,做好卫生病情防疫……从这个意义上讲,梁惠王的“尽心”就大打折扣了,如果从国家参与救灾这个角度讲,甚至可以说,梁惠王没有什么作为。孟子说他是“五十步笑百步”也就能理解了。
再读课文,特别是细读课文的结尾,我便改变了对梁惠王的看法。不仅对他那点好感没有了,而且开始憎恶起他来。因为,在孟子的眼里,梁惠王简直就是一个昏君、无赖。原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4eb91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c.html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