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模板]

发布时间:2019-12-15 23:25: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XX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重大意义

第二节 振兴基础

第三节 机遇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实施城乡空间优化行动,塑造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一节 构筑城乡融合空间形态

第二节 打造“三生”共赢空间格局

第三节 分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第四章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乡村振兴强支撑

第一节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节 实施农民脱贫奔康行动

第五章 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产业兴旺新动能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第二节 健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第三节 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

第六章 建设水清岸绿美好家园,塑造生态宜居新风貌

第一节 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

第二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三节 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第七章 实施乡村文化传承行动,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第一节 开展乡风文明创建行动

第二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四节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第八章 强化现代治理能力,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二节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第三节 实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第九章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第一节 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

第二节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第三节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第十章 强化战略实施保障,推动乡村振兴有序进行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突出项目支撑

第三节 强化法治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广安XX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及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奋力推动XX区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及《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结合广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XX区实际,编制《广安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科学把握XX区乡村发展规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并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计划、重大行动、重大项目,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本规划是指导XX区各乡镇、各部门编制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期限为20182022年,远景谋划到2050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把握当前乡村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枣山,对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和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一节 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XX区发挥独特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繁荣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XX区地处广安城区西南部,北侧为小平故居核心区,南侧为岳池县齐福乡,西侧为岳池县石垭镇,东侧为广安区官盛新区,获得川渝合作示范区战略支持,担当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使命,具有重要战略优势;同时也是衔接重庆、南充、达州的重要港口,是广安“东进西出”的重要物流通道,战略、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发挥优势,繁荣经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内涵到外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凸显。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园区城乡发展,统筹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有利于园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园区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2050年建成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枣山,农村是重点更是难点。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构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进一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带动乡村尽快跟上园区发展步伐,与城镇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同步建成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枣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村经济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园区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振兴基础

XX区代管广安区广门乡、穿石乡、枣山镇,万盛办事处长乐、马石梯、蛇龙社区及岳池县红庙办事处,共43个村(社区),幅员面积约96.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1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乡村用地面积约60.7平方公里,乡村发展面积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园区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革。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村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新变化,农村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农村社会面貌呈现新气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中:

XX区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即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该项目位于XX区红庙办事处王家院村、立石山村、徐家坝村、玉屏山村,拟投资8000万元建设1万亩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其中,核心区3500亩、示范区1500亩、辐射区5000亩;新建柠檬基地、藤椒基地、特色水果基地5000亩,实现产业基地无缝衔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新(改扩)建农业基地产业大道,形成产业环线,打造园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全力推进广安世界名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该项目位于XX区红庙办事处,涉及烂洞坝村、梨子园村、马纳沟村、玉屏山村和徐家坝村等,占地规模约13000亩,拟投资30亿元,以名花观赏、特色小镇、休闲度假旅游等为主打产品,建设世界五大花域、玉屏花境、红乡慢村、拈花禅苑等项目。项目预计开发建设周期为5年,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预计年经营收入5亿元、纳税5000万元。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园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对现有产业进行提档升级,适度扩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水平。推广使用广安“华蓥山”农产品公用品牌,打造园区柠檬、藤椒、特色水果品牌,培育壮大超奇果蔬、藤椒种植等专业合作社。

切实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2017年,XX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五改三建”全面完成,乡村面貌整体提升,河长制、洁净水持续推进。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全面推行“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狠抓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实现使用量零增长。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全面抓好土壤培肥、土壤生态修复综合治理。

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至目前,XX区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成了园区、乡、村三级组织机构完善、保障工作有力、扶贫队伍精干、脱贫措施到位的工作局面。园区始终坚持精准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坚持目标标准,精准施策,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位,推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脱贫攻坚以来,园区已退出10个贫困村,脱贫3615人,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组和第三方评估小组验收。2018年,计划退出3个贫困村,脱贫581人,2019年计划退出2户共15人。

第三节 机遇挑战

纵观当前发展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由城镇化主导转向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农业农村将在发展全局中处于优先地位,政策支持力度将会明显增强,带动更多资金、人才、科技、产业等要素加速向农村集聚,有望激发乡村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动能,农村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窗口和机会窗口已经到来,但还应清醒的看到,XX区农业农村基础有待提高,“三农”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支农惠农体系不完善,城乡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总体上看,XX区农业农村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备坚实基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各大重点工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党管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确保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充分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注重系统性、协同性,统筹谋划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坚持城乡融合、共同繁荣。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统筹推进城乡配套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农民主体、维护权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节约集约和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树立城乡一体、多规合一理念,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差异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结合近期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务院、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相继出台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现有条件下优化农村土地使用情况。

坚持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强基固本之策,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强化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

第三节 发展目标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宜居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建设闯出新路;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收入达到人均1.8万元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区域间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衡,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取得明显进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取得新进展,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地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宜居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巩固加强,科技贡献率显著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基层设施条件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部达标;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初步形成;乡村治理更加规范有效,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显著增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人均2.0万元以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城乡收入差距稳步缩小。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宜居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效;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幸福美丽新村全面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基本形成,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专栏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8年基期值

2020年目标值

2022年目标值

2022年比2018年增加(累计提高百分点)

属性

产业

1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2

56

60

8

预期性

2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

万人次

129.65

150

180

50.35

预期性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8年基期值

2020年目标值

2022年目标值

2022年比2018年增加(累计提高百分点)

属性

生态

宜居

3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39.5

40

50

10.5

约束性

4

村庄绿化覆盖率

%

24.6

25

30

5.4

预期性

5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

79.3

80

90

10.7

预期性

6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79.0

80

90

11

预期性

乡风

文明

7

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

78.6

80

90

11.4

预期性

8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

%

19

20

30

11

预期性

9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18

20

30

12

预期性

10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

%

7

8

10

3

预期性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8年基期值

2020年目标值

2022年目标值

2022年比2018年增加(累计提高百分点)

属性

治理

有效

11

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

%

78

80

90

12

预期性

12

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

%

39

40

50

11

预期性

13

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

%

34

35

50

16

预期性

14

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

%

80

90

100

20

预期性

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628

18000

20000

7372

预期性

16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68

85

86

12

预期性

17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

%

100

100

100

——

约束性



第三章 实施城乡空间优化行动,塑造

乡村振兴新格局

科学布局空间结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起点。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格局,分类有序实现XX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构筑城乡融合空间形态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园区城乡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加强城乡规划衔接,坚持多规合一,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结合近期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务院、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相继出台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现有条件下优化农村土地使用情况。

(一)协调城乡发展布局

统筹城乡空间发展布局,强化城乡网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构建“园区建成区—重点乡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形成“组群引领、两带串联、多点支撑、城乡融合、全面振兴”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完善提升园区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服务“三农”的核心功能,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推动城镇村联动融合发展。继续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次指导相结合,推行“局部集中”建设模式。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将广门乡、红庙办事处纳入特色文化小镇规划建设,充分发挥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实施乡村振兴全域规划

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XX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结合正在修编的《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功能定位导向、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的原则,强化园区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引导约束作用,科学安排园区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园区村庄布局和规模,避免随意撤并村庄,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坚持“微集中、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规划理念,打造“小而美”的空间格局,维系宜居尺度。加快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到2020年实现乡村规划和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

第二节 打造“三生”共赢空间格局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统筹乡村空间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实现乡村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更加均等的生活服务,更为健康的生态环境。园区将重点以广门乡、红庙办事处为乡村振兴主战场,穿石乡、枣山镇为辅战场,各类产业基地及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分区分阶段科学合理利用各类空间。

(一)高效利用乡村生产空间

立足园区各乡镇(办事处)地形地貌、特色资源优势、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人口和经济条件、发展现状等,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片区,分别是:都市旅游区、农业主产区、产业项目区、乡村旅游区四个片区。尽快形成以巴广渝高速沿线和望子山、南峰山东西两麓为主的农业生产空间格局。望子山西麓以柠檬、藤椒、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建设为主;望子山东麓坡度较大的山地以经果林种植为主,相对平缓的山下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南峰山上地势平坦开阔的空间可用于旅游康养项目打造;南峰山西麓重点打造以世界名花为主的各类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园;南峰山东麓可结合采摘体验、农家乐等打造乡村旅游,同时预留产业发展备用区。穿石乡农业主产区以发展粮油、水稻、玉米、油菜及养殖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经果林,发展桃子、李子、血橙、龙安柚等产业。以城区和重点乡镇为载体,加快涉农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优化涉农三产服务业布局,以农产品优势产区为主体,加强农产品集散中心、结合物流产业园区与广安岳池机场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扶持家庭农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

(二)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

尊重乡村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习惯的传统依存关系,坚持“微集中、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理念,以提升生产服务功能和生活品质为重点,优化居民点规模和聚集形态,合理布局园区及各乡镇(办事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明确各乡镇(办事处)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齐全。充分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注重融入时代元素,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强化空间发展的人性化、多样化,构建便捷生活服务圈,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满足人们对田园式、慢节奏乡村生活向往,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三)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空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动园区周边望子山、南峰山、玉屏湖等生态屏障建设,全面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快构建园区“四区两山多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本体,以用地条件综合评价为前提,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为先导,实施底线管控,促进乡村集约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视山体形貌维护,望子山、南峰山及玉屏湖湿地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主,做好植被修复养护、水系岸线防护,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沿路、沿河、沿村绿化,构建森林生态空间防护体系。严控区域用水总量,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管制各类开发活动,对依法保护的生态空间实行承载力控制,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分类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

第三节 分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尊重乡村发展的差异性,寻找乡村发展共性,构建分区分类相结合的乡村发展体系,引导乡村合理发展,提高乡村振兴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一)构建分区发展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查找共性,分区打造,构建分区发展体系,实现乡村振兴一区一引导。统筹考虑地形地貌、经济发展、资源分布、文化特色等现状特征,基于村庄产业、生态、人口、治理等多维关系,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片区,形成片区统筹、分区联动、全域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各类型区制定具体发展指引,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积极探索适宜性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二)推进乡村分类建设

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针对区域特征、地貌特点、乡风乡貌、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乡村建设。考虑村庄人口规模、发展基础、服务功能等因素,将园区村庄分为示范引领型、特色保护发展型、改造保护提升型、搬迁撤并型四类发展形态,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示范引领型村庄。主要指产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地理位置优、生态环境美以及位于城区近郊的村庄,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打造,建设成为园区一流的样板示范村。到2022年,示范引领型村庄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数量约占园区村庄数量的30%。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文明村、旅游特色村、宜居村庄等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优势、环境优势,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卫生水平和村容村貌水平,建设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产业兴旺、健康文明、制度健全、组织有力、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

特色保护发展型村庄。主要指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独特、村庄风貌突出、产业特色较强的村庄,要发挥特色资源价值,加快打造文化特色型、生态特色型和产业特色型等村庄,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到2030年,推进特色保护发展型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数量约占园区村庄数量的20%。充分挖掘传统村落价值,推动传统村落振兴。强化生态风光村的打造,充分利用山景、水景、红色景观等资源,优化村庄布局,整治乡村风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特色村。推进特色农业、手工业、商贸流通业等特色产业村庄发展,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农业特色小镇,打造经济强村。

改造保护提升型村庄。主要指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生活条件一般、空心化比较严重的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到2035年,园区改造保护提升型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数量约占园区村庄数量的40%。加强空心村改造,对残旧房屋、废弃宅院等进行合理利用,整治维修后主要用于社区养老、社会救助等公益性设施,以及民俗展示、乡村旅游等。加快推进垃圾、生活污水和村容村貌等重点领域的整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

搬迁撤并型村庄。主要分为农房改造、异地搬迁、防灾避险、土地增减挂钩几类。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底线,重点推进村庄生活给水设施整治、环境卫生整治、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等村庄基本保障整治,原则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满足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边界,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2022年前,基本完善落实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安置新村、城乡镇等区域,促进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安居和转移就业。



第四章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

乡村振兴强支撑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乡村基础设施体系。

突出在“改造”上下功夫,坚持“建改保”相结合,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按缺啥补啥原则,全面推进“五改三建”工程和“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注重功能完善,统筹推进农村路网、水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全面实施“宽带乡村”建设,推进“雪亮”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

第一节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道路建设和服务提升并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一)加强农村交通物流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实施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工程,引导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建制村联网路和村内通组路建设,到2020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含旅游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改造2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加快渡口改桥、破损通乡油路和通村硬化公路整治、安全生命防护、村道窄路加宽、农村公路桥梁等建设。构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提升管养规范化水平。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推进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大中型商贸、电商等企业加大农村设施网络布局,健全城乡物流配送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面向农村地区的共同配送中心,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建设,建立仓储配送中心和快递公共取送点,推动园区建设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建设综合运输服务站、村建设综合运输服务点,基本建成覆盖园区、乡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交通物流设施既要考虑农村发展需求,又要结合建成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需求。

(二)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推进水利提升行动,构建节约高效、承载有力的水安全体系。积极推进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全民水库右干渠改建工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主要河道堤防、中小河流治理、山洪防灾项目和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水质水源保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三)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统筹谋划农村能源发展,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实现功能方式多元化。统筹城乡电网发展,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扩大电网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供电水平和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大型沼气、节能灶等燃料清洁化工程建设,推动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全面提升农村能源消费智能化、高效化水平。深入推进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探索建立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

(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全面实施“宽带乡村”建设,推进“雪亮”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实施农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推动“互联网+农村”建设,打造数字乡村。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大农村网络建设投入和布局。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和接入能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推动光纤网络覆盖向自然村延伸,逐步开展移动物联网建设应用和5G建设布局。实施农村地区网络提速降费,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推进农村基层政务信息化应用,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网点进村等信息服务,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在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网络安全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网络运行安全、重要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专栏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按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开展“田网”“路网”“渠网”建设,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开展土地互换、“小田变大田”,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相对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解决农田灌排难、农机作业难、交通运输难的问题。全面推广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肥种植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等农业清洁化、生态化生产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二)完善道路交通系统。优化完善城镇道路系统空间布局,构造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道路系统,满足对外交通、居民生产生活运输及生态文化旅游的需求。拓宽域内主干通道至6米以上,并进行黑化或彩化,提升区域内部干道系统机动车服务能力,以应对地区机动车发展需要,强化内部生活性道路对行人与非机动车的服务能力,体现人本交通理念。充分利用区域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优化道路选线,完善路牌、公共停车场、太阳能路灯等建设。

(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率达到85%以上。完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任务,加快推进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分布式清洁能源网络,开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项目。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村建设。启动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清洁气体燃料利用规模。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6%,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引导农村居民因地制宜使用天然气,宜罐则罐,宜管则管,采用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形式,提高农村天然气覆盖面和通达能力。

(五)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以宽带乡村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园区农村光纤、4G等高速网络建设,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WiFi全覆盖、农村宽带网络提速,填平“城乡数字”鸿沟。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让全域所有乡村迈入“数字时代”。

(六)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及应急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第二节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健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制度。完善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完善普通高中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健全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多元化增收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平等化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养老保障行动,创新乡村养老服务机制,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支持以乡镇为中心,建立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医养结合的区域养老机构,与农村特困供养服务、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相互配合,形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康养服务产业,实施农村康养产业开发项目,推动富有特色的乡村养老基地建设。

专栏3 农村公共服务提升行动

(一)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合理布局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全部达到办学标准。加强乡村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荐师范生实训中心和乡村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加大对乡村学校校长、教师的培训力度,落实好乡村教师补贴。继续实施好“特岗计划”,落实好特岗教师待遇。加快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继续支持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健康乡村计划。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倡导优生优育。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

(三)农村养老计划。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农家书院、全民健身设施等,为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改造提升,更好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第三节 实施农民脱贫奔康行动

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低五有”目标及“四个好”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居住条件改善“三大会战”,保质保量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硬件短板。逗硬兑现社会保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构建全阶段、全链条、全覆盖式的扶贫政策体系。发展致富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精神状态,多措并举,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实现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超过国家规定贫困退出标准。长效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有针对性落实巩固措施,确保脱贫摘帽对象持续稳定脱贫。2018年,全园区4135人贫困人口、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实现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要坚持自主就业创业,坚持人才优先培养,坚持特色产业带动,坚持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培育主体促进就业创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选拔培育一批优秀创意项目和创业者,对接优质资源要素,激发就业创业热情。二是打造园区促进就业创业。加快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完备、政策措施配套、科技创新条件完善、服务能力较强的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创业。支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主食加工、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四是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就业创业。积极推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先导区,为乡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专栏4 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行动

(一)乡村就业促进行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在乡村地区创办环境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和乡村车间。

(二)农民创新创业行动。整合现有渠道,用三年时间培训2000名农创文创人员和双创导师。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培训专项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创业企业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实施引才回乡工程,在返乡下乡创业集中地区设立专家服务基地,吸引各类人才回乡服务。

(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农村劳务输出,以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引导农民参加驾驶、月嫂、电焊、厨师、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其掌握一门以上就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继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四)乡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通过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第五章 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

产业兴旺新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以效益优先为导向,以质量兴农、绿色优农、品牌强农为重点,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园区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以园区现有产业规模壮大和培育特色产业基地为重要抓手,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创新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完善销售网络,推动农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转变,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按照农业发展绿色化、优质化、规模化、品牌化要求,加快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巩固提升园区现有农业产业,适度壮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化效应;培育园区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农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转变。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形成柠檬与经果林统筹,蓝莓、火龙果与芍药结合,种植及加工一体化的新格局,适度扩大蔬菜、瓜果生产;统筹柠檬、藤椒经济作物、花卉林木园艺作物协调发展,确保水稻、粮油等农产品供给稳定,促进蔬菜生产与市场需求、经济作物生产与产业协调发展。适度壮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攻关,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果品种。推进农产品从单纯种植向副产物初加工、精细化深加工发展,丰富农产品种类,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在推广使用“华蓥山”农产品品牌的同时,以柠檬、藤椒、西瓜、火龙果、草莓等农产品为品牌建设重点,加强园区本土化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重点,加快培育和创建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农业品牌,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瓜果、蔬菜、花卉等特色产区提档升级,打造一村一品、一区一业发展新格局。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借助各类农贸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新型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讲好品牌故事,不断扩大枣山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完善农业营销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及农村电商等信息技术平台,帮助农民拓展农产品市场、建立品牌,扩大销量,完善营销网络。加强“智慧农业”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共享体系。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搭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发展,重点加强技术物化、品牌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融资保险服务以及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四服务一平台”建设。

第二节 健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规模适度的种养大户,引导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完善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推进家庭农场基础台账和名录系统全覆盖;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依法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农业服务业企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小农户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深耕深松、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的生产托管服务,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服务规模经营。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适应大量生鲜农产品运输需要,扶持若干个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专栏5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育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适度规模经营多样、社会化服务支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实施农民合作社骨干人员、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提供点对点服务。

(二)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支持供销合作社建立健全以联合社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基层社组织建设,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同建”,积极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增强为农服务能力。继续培育壮大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发挥供销合作社重要作用。

第三节 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提质扩面增效。立足特色资源优势、环境承载能力、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等,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坚持“集中连片、循环发展、建管并重、提质增效”思路,突出柠檬、藤椒、枇杷、草莓、血橙等特色产业。红庙办事处、广门乡为主战场,穿石乡、枣山镇为辅战场。红庙办事处以“111”产业环线为轴,世界名花基地为统揽,连片打造柠檬、藤椒、枇杷、草莓、花草等观光休闲旅游基地;广门乡以南峰山—望子山为依托,在其东麓整体打造康养休闲基地,重点在南峰山以项目招商形式实施康养旅游开发;穿石乡、枣山镇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建设广安城区蔬菜供应基地。2018年底,完成《广安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突出“农旅”融合,打造12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农业主题公园或休闲农庄;突出“农康”融合,将南峰山以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广安城区森林康养集聚区;突出“农文”融合,积极开展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活动,建设特色小城镇。到2020年,努力将世界名花项目打造成为川东北重要旅游目的地。

(一)整合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和服务相互融合;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合,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提高农产品产地加工水平;加快培育若干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二)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把握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深入挖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重新认识乡村新价值,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枣山乡村旅游品牌;完善优化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主题小镇、优质民宿等旅游精品;对条件允许资源独特的村落进行景区化改造,建设一批生态休闲旅游区;实施智慧化旅游新战略,占领智慧旅游产业新高地,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联通旅游推介网络平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食宿预订、特产交易等便捷优质服务。实施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和知名农村电商品牌,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大力发展新零售业态,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建立符合电商行业及消费需求的农超供给体系;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体验农业,积极探索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等新业态。搭建农村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创业园建设,加快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生态循环的示范基地和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培育和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重点打造若干个特色小镇样板,形成示范效应。发展文化创意、农村康养、农产品加工、特色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大学生、专技人员、返乡创业农民等创新创业。探索利用闲置土地、废弃农房等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将企业与农民从简单的产品购销、劳务雇佣、土地流转,转变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以“盘活资源、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方式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和项目谋划,大力盘活村级资源,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专栏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大工程

一)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通过订单农业、直采直销、投资合作等方式.打造产销稳定衔接、利益紧密联结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条,加强区域性、田头市场二级产地市场体系建设。

(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区域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以农产品区域性电商平台为纽带,建立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改造一批休闲农业村庄道路、供水、停车场、厕所等设施,树立和推介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品牌,培育一批休闲乡村、休闲农庄、休闲观光基地、民宿客栈、乡村主题度假酒店等。搭建发布推介平台,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布推介活动。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到2020年建成3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第六章 建设水清岸绿美好家园,塑造生态 宜居新风貌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牢固树立和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活环境自然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

第一节 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

以提升村容村貌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核心,创新理念和模式,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

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档升级。坚持以推进城乡空间融合为重点,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顺应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推广“微集中、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推进家园美化,突出不同区域的乡土特色、民俗风情,注意因形就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科学规划村庄和民居布局,提升农房设计水平,挖掘乡村建筑特色,展现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风貌。加快道路硬化,改善村内交通出行条件,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开展村庄绿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河塘沟渠、道路两侧闲置土地见缝插绿。实施照明亮化,分批完善村庄公共空间照明设施,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管护机制。开展环境净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集中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现象,拆除废弃房屋圈舍和残垣断壁,引导农户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保护利用乡土文化,加强对村名地名、村落街巷、传统民居、自然山水的保护,着力留住美丽乡愁,让人们的乡愁有源头、有依靠,找到“回乡之路”。

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开展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建设用地等农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农村低效和空闲土地盘活利用,推进农用地规模经营。

第二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绿色、生态、宜居,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到2035年,园区农村基本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各项要求,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四好村”创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理念,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抓好“四好村”创建、新村扶贫、示范区建设三大任务,深入推进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着力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水平。

以行政村为单位,达到幸福美丽新村的核心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有12个优势特色产业,农民主导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左右,住房建设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实现人人住有所居、住得安全。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达到300平方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达到90%。农村院落整治面达到90%,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每年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4次以上,群众参与面达到80%

(一)实施幸福美丽新村提档升级行动

大力开展特色小镇和美丽新村建设。以玉屏湖、南峰山为依托着力抓好红庙办事处、广门乡特色小镇建设。以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和易地扶贫搬迁整治为抓手,全力建好广门乡各建新点,让古院落、古文化与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自然融汇。大力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大力开展生态治理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行动,积极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等活动,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造林工作。加强城市(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加强乡村进出道路、集中居住点、房前屋后、休闲地绿化。牢树“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水十条”“气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加快推进河湖库关键生态节点、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重塑农业形态,建设美丽田园,大力开展乡村景观建设行动,持续推进治水、治土、治霾、增绿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洁净水”行动,加快建设园区绿道体系,有效管控房屋建筑立面风格,改造提升传统民居、老旧院落,梳理保护古树林木。加大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电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设施现代化水平,把农村建设成为最大、最美的公园。到2020年,特色小镇、美丽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

(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

以净化、绿化、美化为追求,由治理脏乱差入手,全面开展农村院落整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实施农村“洁净水”行动。建设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实现达标排放;在农民新村配套建设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生态湿地等工程,实现水清岸绿目标。继续实施“美丽乡村新面貌行动计划”,推动新村布局优化、质量强化、配套深化、卫生洁化、生态绿化、环境美化,加快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开展沟渠、塘堰环境整治,杜绝乱倒、乱排行为,加强广场、道路、院坝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机制,因地制宜处理生活用污水,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积极推广“微田园”建设做法,搞好农村绿化、美化,保护农村生态多样性,培育庭院经济,展现农村特色、乡土味道和田园风光。组织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方病防治、区域特色居民建设等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2020年,园区80%以上规划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2年,所有规划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专栏7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行动

(一)农村垃圾治理专项工程。因地制宜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合理布局垃圾收运设施。建立健全村庄保洁体系,形成保洁项目承包制的市场运作模式。总结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经验。积极推行农村垃圾就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模式,确保到2020 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工程。统筹镇村污水处理体系建设,推动城市污水管网向乡村延展,按照城边接管、就近联建、鼓励独建的原则,将靠近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提倡相邻镇联合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区域统筹、共建共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入住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同步。2022年污水处理实现“一乡一厂”,污水处理率达到 70%,全部建成并入住的农村社区、50%以上村庄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三)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厕所改造按照“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组织实施,强化改厕实施管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鼓励农民户用厕所进院入室。农民新建住房及易地扶贫搬迁等,统筹配建无害化标准卫生厕所。加强村庄公共厕所建设,新建和已有公共厕所需达到公共厕所三类标准。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按规定配建旅游厕所。探索社会化管护,鼓励企业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等后续工作。到2022年,完成村(社区)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

(四)乡村水环境治理。整治乡村河湖水系,以供水人口多、环境敏感的水源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设的水源为重点,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采取综合措施,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推进农村河渠塘坝整治,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开展水土保持清洁小流域建设,开展乡村湿地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乡村湿地小区建设。

(五)村容村貌提升“六化”工程。推进家园美化,科学规划村庄和民居布局,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和庭院环境品质。实施道路硬化,合理选择路面材料,改善村内交通条件。开展村庄绿化,到2022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实施照明亮化,分批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并加强管护。开展环境净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保护利用乡土文化,加强对村名地名、村落街巷、传统民居、自然山水的保护,着力留住美丽乡愁,让人们的乡愁有源头、有依靠,找到“回乡之路”。

(六)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美、经营美和传承美“三美同步”推进为重点,选择一批具有建设条件的乡村,着力充实和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共建共享机制,打造美丽中国的乡村样板。

第三节 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一)统筹生态系统治理

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农村自然生态系统治理。采用综合性的治理手段,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加强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合理实施休耕、禁养、禁渔、禁伐、禁采。通过提高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区域连通性和效能,达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二)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快实施园区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湿地修复与保护系列工程。推进红庙办事处大邑山藤椒基地低产低效林改造、枣山镇伍佳村、红庙办事处玉屏山森林抚育,保护林木,提升林业产效。实施玉屏湖湿地修复与保护,推进广门乡南峰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封山育林项目,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到2020年,实现低产低效林改造100公顷、森林抚育40公顷、人工造林40公顷、封山育林100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200公顷、湿地修复与保护300公顷。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专栏8 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

(一)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加强节水灌溉工程与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措施的集成与融合。因地制宜开展坡改梯工程建设,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改进耕作方式,推广秸秆覆盖保水等农业节水技术。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农产品副产物及加工副产物等废弃物为重点,建立标准化分类收集、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商品化应用的运营机制,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组合型资源化利用方式。

(三)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强化监测预警、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集成应用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深入推进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加大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力度。集成推广一批水肥一体化、氮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全过程水污染防治,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将重点水体环境质量目标与治理任务分解到具体控制单元,实施全流域、分单元精细化管理。加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调配,采取量度、生态补水、河湖水系连通,确保重要河湖生态用水,改善水质。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立健全救护、驯养繁殖、基因保护体系。

(六)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总结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推广联动执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发展内涵。



第七章 实施乡村文化传承行动,焕发乡风 文明新气象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持续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第一节 开展乡风文明创建行动

围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广泛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巩固和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和寻找“最美家庭”“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家风建设和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大力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崇德向善•厉行法治”“诚信•孝敬•勤俭”等主题教育,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推进农村志愿者服务活动,完善农村志愿者服务站建设。

第二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弘扬具有枣山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为灵魂,挖掘文化底蕴,传承乡愁记忆,承担起耕读文明代际传递的历史责任,培育新型农村文化。挖掘传统农耕文化的元素、符号和故事,保护修缮有历史文化的古井、古树、沟渠、小桥、林盘、老院子等,抢救式保护本乡本土文化。挖掘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因地制宜在村落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继续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试点工作,广泛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和群众性文体活动,推进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专栏9 优秀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

(一)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充分挖掘和弘扬巴蜀传统农耕文化,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力度。

(二)乡土建筑开发保护。推动有条件的乡土建筑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断探索保护利用新途径,鼓励合理适度利用。

(三)加强老院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在保留原有老民居的基础上,围绕古树、古建筑等传统元素做文章,通过保护性改造,让这些老院落成为回忆过去、休闲旅游的绝佳之地。

(四)乡村古树名木保护。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登记,制定分级保护措施,挂牌保护。实施珍贵树木培育保护计划,打造一批有知名度的古树群落和森林古道。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加强保护利用,建立传统工艺讲习所和提升点,提升传统技艺水平,促进非遗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六)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工程。在园区范围内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七)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开展春节庙会、元宵灯会等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记忆馆,加强乡土文化传播。搭建乡村历史文化网上展播平台,加强历史文化线上传播。

第三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有标准、有设施、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队伍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增加村民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

(一)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

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行动,落实乡村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加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2年覆盖率达到90%。充分发挥园区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园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乡镇实体书店和数字影院建设,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完善农村体育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体系。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村史馆、乡贤馆,挖掘历史传承价值,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

(二)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增加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出具有乡村特色、深受农民欢迎的优秀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等惠民行动,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特色节庆等活动,大力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支持鼓励“三农”题材艺术作品创作生产,深入开展文艺家下基层采风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到2022年,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达到10%

(三)加快壮大乡村文化队伍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大力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积极发展农村广场舞队、庄户剧团等,增强农村基层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农村公共文化辅导工程,加大基层文化队伍人才培养力度,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对农村文体团队的投入,组织文化专业人才、文化能人、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物保护员等对农村文体团队、文化骨干进行培训辅导,提高专业技能。扶持壮大文化志愿者和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分子队伍,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下乡,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专栏10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行动。加大对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18年底前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阅览室进行提档升级。

(二)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推进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采购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艺节目,深入到广大农村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2020年园区实现文化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园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乡镇公共图书室均具备数字服务能力,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网点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园区有队伍、乡镇有网点、村组有专人的三级服务体系。

(四)乡村文化创意行动。编制“枣山乡村艺术节”总体方案,在“枣山乡村艺术节”整体框架内,推出各具特色的“××之村艺术节”,如乡村文化艺术节、农耕文化艺术节、乡愁文化节、森林音乐节等,形成枣山乃至全市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系列品牌活动。

(五)乡村艺术创作扶持工程。建立园区、乡镇、社区联动机制,组织优秀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基层乡村,建立帮扶创作联系点,结对子、种文化,重点扶持反映农业、农村、农民题材的艺术作品。

(六)全民阅读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组织“枣山好书”“书香之家”评选、“农民读书月”“全民阅读•报刊行”等重点活动,统筹实体书店、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自助书屋、公共教字阅读终端和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融合发展,实现全民阅读线上线下协同推进。

(七)广播影视提档升级工程。统筹实施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工程,创新推进智慧广电融合网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实施智慧广电无线网络热点工程、视听乡村、数字文化视听社区建设,广泛提供“零距离”政务、基层远程党教、农村电商等智慧广电业务应用,打造智慧乡村和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

第四节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战略,加大文旅、文创企业培育,加快建设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塑造一批具有浓郁四川特色的知名乡村文化品牌。

(一)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

依托区域优势,充分利用乡村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农耕文明、自然生态、乡村风情等特有资源,深入挖掘和拓展乡村文化的内涵,重新认识乡村价值,赋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特质,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围绕巴蜀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研发现代文创精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创新文化资源转换模式,依托乡村饮食、乡村民俗、乡村建筑等,讲好文化故事,使之转变成乡村的文化优势、吸引优势、经营优势,提升乡村文化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发展民间艺术,举办枣山乡村文化旅游节,支持各地举办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重大节庆活动和民俗表演,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二)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

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壮大行动,搭建项目推介平台,创新融资模式,扶持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强的文旅和文创企业,建设一批“文创+农创+旅创”示范乡村和新型复合型示范社区,打造一批集农业文化创意、生态饮食体验、特色食材交易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围绕乡村农事活动、节庆及民族、民俗题材等加快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型文化业态。整合区域资源,精准定位市场,开拓“深度旅游”模式,建设游客参与性强的文化吸引项目,开发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加强广安世界名花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文化圈、文化带、文化脉络。培养乡村技艺传承人,支持开展传统技艺项目保护传承、宣传培训、研究开发、交流合作、制作销售等活动,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产品。

(三)着力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发挥乡土优势,彰显农村特色,集中挖掘整理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四好”乡村文化品牌。以品牌核心价值提炼为重点,推出一批在市内乃至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创意产品,打造现代文创精品和特色公共文化品牌。实施乡村创意产品推广行动,以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及产品为基础,打造一批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精品农家乐专业村。

专栏11 乡村文化产业繁荣行动

(一)乡村文化融合行动。实施“乡村文化+农业、旅游、生态、科技”融合工程,打造乡村文化融合示范区。

(二)乡村传统技艺振兴。实施乡村技艺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帮助乡村群众掌握一门手艺或技术,推动乡村技艺与市场结合,加强乡村技艺合作交流。支持具备条件的村(社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品牌。

(三)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行动。依托乡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枣山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产品、企业和基地。

(四)乡村创意产品推广行动。加大乡村农副产品的文化植入力度,加强乡村农副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品牌包装,注入体现地域特色的优秀设计元素,强化包装营销,打造一批以文化体验感知为导向的农副产品品牌。



第八章 强化现代治理能力,构建乡村

治理 新体系

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选好用好带头人,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深入推进活动阵地标准化建设,实施党支部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扩大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中的党组织覆盖面。放宽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选好管好用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积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任”,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机制。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对农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的领导,提倡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依法兼任相关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

(二)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办好农民夜校、广安新时代讲习所,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引导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健全落实定期培训制度,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实行常态化培训,全面提升适应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强化先锋引领,健全党员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创建标准、创建载体,深化代办制度,开展“党员挂牌”“设立党员责任区”,争当“致富能手”“服务标兵”等主题活动,推动党组织、党员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当先锋、做表率,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精准选配第一书记,培养储备后备力量,探索农村致富带头人、企业家村官选、育、管、用新路径。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做好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

(三)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等制度。将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纳入自选动作,推动党支部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严格落实按“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决策村级重大事项制度,促进村级事务运行健康有序。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坐班值班、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制度,督促村(社区)干部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述职、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村级权力运行。

(四)落实基层党组织责任保障

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乡镇纪委监督责任,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每年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巡察工作内容,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村(社区)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保障制度,实现园区每年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低于8万元,社区不低于10万元,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每3年调整一次最低保障标准,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等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照大、中、小村分别确定最低保障标准,由园区财政兜底保障。

第二节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强化法律权威地位,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

(一)完善乡村自治体系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由村民委员会、驻村企事业单位代表、社会组织代表、流动人口代表、村民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协商制度,引导户籍居民和非户籍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多层次基层协商共治新格局。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工作机制,探索推行民选、民议、民建、民管的公益项目新模式。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进村级事务与乡镇政务联动公开,明确“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和公开办法,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继续稳妥推进以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组织试点,探索在村(居)民小组成立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自治组织载体。

(二)健全乡村法制体系

深入开展法治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组织村民制订村规民约,建立起以村规民约为重要载体的依法治村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权力规范化运行体系。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园区、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集维稳、综治、纠纷化解、信访、民生等为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严密防范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等问题。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乡村违法犯罪举报制度,加大对“村霸”和黑恶宗族势力的惩治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农村居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持续开展“六无”平安村(社区)创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到2022年,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95%

(三)重塑乡村德治体系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素质培育,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和道德评议机制,成立道德评议会,开办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开展德孝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等活动。建设新乡贤文化,在劳务输出量大的乡镇(办事处)建立乡贤信息库,成立乡贤联谊会,在村(社区)设立乡贤参事会,明确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职责和方式。

第三节 实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健全落实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村级治理体系。积极开办道德讲堂、文化礼堂、德孝主题文化活动;深化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培育引导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加快完善社区治理体系,重点构建科学的组织动员体系、法治的管理运行体系、严格的权责约束体系。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严厉打击“村霸”等黑恶势力。坚持以德治为引领,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基本构建。

专栏12 现代乡村治理重点工程

(一)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总体思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园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平台集中办理,联通园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建成以市民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延伸,上下联动、运行高效、协调统一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模式。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加快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

(二)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巡查走访“一必知、五必到”机制,开展村级“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培训网格员,要求网格员做到“一必知、五必到”,即村(居)民思想波动必知、志愿服务必到村(居)民困难病重法律援助必到、村居(社区)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社区服刑人员邻里守望互助必到。建立法律体检咨询服务全覆盖机制。建立村(社区)“微信群”即时服务机制。依托微信平台,开展“互联网+法律服务”,让乡村法律顾问服务途径和载体更加多样化。

(三)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健全“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标准体系,引导基层自治组织提高民主法治化管理水平,健全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学法制度,推动落实村(社区)务和财务公开制度,鼓励村(社区)普遍建立普法工作网络和便民服务窗,形成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群防群治氛围。

(四)乡村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强化村级组织运作经费保障落实工作,开展定期检查督导,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公共财政支持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自我补充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建设和运作的经费保障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奠定基础。

(五)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推进城乡视频监控连接贯通。探索将视频图像资源接到农村群众终端,及时有效发现和预警风险隐患。在农村地区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领域逐步开展应用,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雪亮工程”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六)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结合的防控网,增加农村集贸市场、商业网点、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重点地区治安室与报警点设置,加强农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拓展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农村消防、交通、危险物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管,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



第九章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乡村振兴 制度性供给

改革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强化制度性供给,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更好激发农村内部活力、优化农村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第一节 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

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重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发人才要素活力,坚持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大力培养造就乡土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加强本地人才培育。加强本地人才培育,开展精细化培训,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作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具有一定技能的农业工人作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经纪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等作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从事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人员作为创业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同时,完善配套政策,引导有志投身乡村振兴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办好农业职业教育,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弹性学制接受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为主要对象,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平台,提供在线学习、管理考核、跟踪指导等服务。

提升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师资库,重点充实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创业指导、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二是改善教育培训基础条件。支持教育培训机构充实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基地建设,遴选建设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三是优化教学培训资源。健全教材、课程等教学资源开发选用制度,形成地方和特色教学资源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教学资源体系;开展精品教材、精品网络课件等教学资源评价推介活动,鼓励优先选用优质教学资源,确保培训质量。

专栏13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工程

(一)实施“人才兴村”工程。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第一书记选派长效机制,采取机关派任、优秀书记兼任、邻村干部跨任等方式,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总要求,加快培育现代农民,大力培育村级后备干部,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

(二)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开展乡土人才示范培训,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提升计划”,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枣山农场主”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及农村电商人才,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养一批生产能手、经营能手、能工巧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

(三)乡村财会管理“双基”提升计划。以乡村基础财会会计制度建设、基本财会人员选配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组织、自治组织的财会会计管理水平和开展各类基本经济活动的规范管理能力。



第二节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坚持涉农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做到应整尽整必整,形成“三农”发展资金保障合力,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加大农业农村对外开放合作力度。加强四川农博会、重庆农交会、川台农业合作论坛等形式的合作交流平台建设。



专栏14 乡村振兴金融支撑重大工程

(一)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乡乡通”提升工程。在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提升网点服务功能,形成更加贴合农村、贴近社区、亲近农村居民的网点服务体系,巩固金融机构网点“乡乡通”的服务格局。

(二)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以营业网点为基础,以普惠金融便民点、自助银行和自助机具为主体,以多种形式的移动服务为补充的“村村通”服务网络,让农村居民不出村即可办理存取款、转账、贷款、水电气等生活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搭建以“数据库+网络”为核心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成员信用档案,提高信用体系覆盖面和应用成就。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夯实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办事处)评定工作,提升评定质量,配套优惠政策,促进创建成果转化,完善退出机制,不断提高农村信用工程的覆盖面和应用实效。

(四)乡村绿色信贷工程。围绕乡村“生态宜居”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提升绿色金融供给水平。大力支持民生林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节能减排、水土治理等重点领域。

第三节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健全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推进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确保村域范围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园区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实施整治和增减挂钩等,优化村土地利用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到2019年基本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结合近期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务院、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相继出台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现有条件下优化农村土地使用情况。



第十章 强化战略实施保障,推动乡村振兴

有序进行

坚持党的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参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XX区乡村跨越发展和全面振兴。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园区成立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园区各地各部门要密切分工协作,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第二节 突出项目支撑

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到发展规划、政策举措、阶段任务、工作路径都以项目为依托。紧扣重点工程任务,强化招商引资与投资促进,精心策划一批具有牵引力的重大项目,在政策要素、服务、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第三节 强化法治保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本规划明确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确保质量和效果。2021年开展规划中期评估,重点评估2020年目标完成情况和规划实施效果,2023年开展规划后评估。

附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阶段性目标(2020年)表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阶段性目标(2020年)

分类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

目标值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

新改建农村公路

公里

40

2

国省干线公路改造

公里

2

3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应有较大提高

%

4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0

5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率应有较大提高

%

6

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

%

99.80%

7

综合电压合格率

%

97.60%

8

农村户均配变容量

千伏安

不低于2

分类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

目标值

农村公共服务提升行动

9

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覆盖率

%

100

10

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逐步养成农村居民就医习惯,初步形成分级诊疗格局

11

实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

%

93%

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行动

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000

13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和乡村车间

14

整合现有渠道,培训2000名农创文创人员和双创导师

15

结合农村劳务输出,以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引导农民参加驾驶、月嫂、电焊、厨师、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其掌握一门以上就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16

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17

2020,培育一家以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创建8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规范家庭农()场或专业种养大户,力争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70%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本地原材料使用率达40%以上。

18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适应大量生鲜农产品运输需要,扶持若2个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19

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农业服务业企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分类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

目标值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大工程

20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应有较大提高

%

21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

万人次

150

22

突出“农旅”融合,打造2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农业主题公园或休闲农庄

23

突出“农康”融合,将南峰山以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广安城区森林康养集聚区

24

2020年,努力将世界名花项目打造成为川东北重要旅游目的地

25

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区域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以农产品区域性电商平台为纽带,建立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26

2020年建成3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行动

27

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

%

80

28

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

%

40

29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

40

30

村庄绿化覆盖率

%

25

31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应有较大提高

%

65

32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80

33

鼓励各村根据自身特点,引入社会投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农事体验、观光休闲、科普实践、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新模式新业态,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每个村结合地域特色创建1个以上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

分类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

目标值

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

34

着重抓好“厕所革命”,2020年末在可行区域实现 “旱厕清零”,推动改造“三格”“四格”无害化厕所400

35

镇区尽量实行“四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应提高农村“三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覆盖。

36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年完成800亩造绿任务,广泛开展身边增绿、“五边”造林,到2020年,争创广安绿色示范区,创建绿色示范村庄7个、2个乡村公园、绿色屋场6家,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

优秀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

37

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示范点10

38

实施珍贵树木培育保护计划,打造若干有知名度的古树群落和森林古道

39

建设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民间文化艺术村8

40

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开展春节庙会、元宵灯会等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记忆馆,加强乡土文化传播。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41

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

80

42

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设备

43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村史馆、乡贤馆,挖掘历史传承价值,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

44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

%

8

分类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

目标值

乡村文化产业繁荣行动

45

实施“乡村文化+农业、旅游、生态、科技”融合工程,打造3个乡村文化融合示范区

46

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典型宣讲等活动,展示好人先进事迹。力争到2020年,实现人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创建文明乡镇1,文明村3

47

依托乡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打造5个具有枣山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产品、企业和基地

现代乡村治理重点工程

48

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

%

50

49

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

%

90

50

充分发挥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科技人员、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等人才的专业特长,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事业心强、实干精神足的乡村振兴队伍。

51

打造党建示范品牌,到2020年在全区打造一个党建示范基地,每村打造一个示范党支部、一个示范党小组。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深入开展“党员先锋行”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批党员示范岗,让党员示范带头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52

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到2020年争创“广安市安全生产示范区”

53

围绕乡村治理提效,挖掘特色亮点,每村至少打造1个“乡村治理创新项目”,全镇至少争创市级“乡村治理创新项目”1

分类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

目标值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工程

54

2020年,围绕特色产业和示范片区,建设2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培育10名以上农业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55

实施农业科技人才特聘计划,开展与省农委、农科院共建行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农民培训办到村组屋场和田间地头,开设“乡村振兴讲习所”“农技讲堂”“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培养10名扎根农村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实现特色产业有专家服务团队,每个大型基地配备一名农业技术骨干,每30005000亩耕地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农技人员。

56

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力争每个村有23名后备干部,采取到党建办跟班学习和到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方式进行培养。

57

鼓励村级干部提升学历,利用一村一大学习培训计划三年内培养57大专以上学历农村干部。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工作建功立业,创造条件吸引和推动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村技术人才等优秀分子进入村级班子。从待遇、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乡村优秀干部匮乏、青黄不接的问题。把好党员入口关,每年培养14名以上青年党员,30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

58

加强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全年不少于四次的集中学习,年初制定好全年学习计划,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政策方针路线

59

强化部门的学习,各部门针对自身要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对现任村干部采取轮训制,力争每名村干部一年内都能得到一次培训机会。

分类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

目标值

乡村振兴金融支撑重大工程

60

村级基础金融服务(含便民点、自助银行、物理网点、移动服务)覆盖率

%

98

61

应大力推广手机银行、增加微信银行客户数

62

行政村金融服务覆盖率

%

100

63

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做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和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扩大农村信用信息采集覆盖面,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街道)”三级联创,加强评定结果运用,对信用村实行“整村推进、集中授信”。2020年末,全区至少50%乡镇(街道)建成“信用乡镇”,至少30个行政村建成“信用村”

64

培育和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示范项目企业(企业)、示范户。2020年末,创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基层银行示范网点不少于3个,创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道)不少于1个,创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示范项目(企业)10个、示范户20

1.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区位分析图

2.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村(社区)体系现状图

3.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村(社区)体系规划图

4.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5.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三生”空间分区布局图

6.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产业分区布局规划图

7.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分区发展引导图

8. 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三大产融合发展布局图



XX区党政办公室 2019111日印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81613a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a.html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