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72城市化 docx

发布时间:2020-04-05 02:56: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城市化





(2017 •青岛模拟)一般來说,城市化弹性系数越高,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越明显。结合我

国四个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统计图,回答12题。

1. 据材料推断,最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地区是()

A. 东部与东北 B.东部与中部

C.中部与西部 D.东北与西部

2. 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低的原因可能是(

A. 水资源丰富 B.农业发达

C.地形平坦 D.人口与产业过度集聚

【解析】1C, 2D.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部和西部的城市化弹性系数为正值,故城 市化対经济的推动作用最明显,故最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东部和东北城市化対经济推动作 用不明显,说明城市化随着人口和产业发展出现了城市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第2题,我 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以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平坦,农业发展条件好,农业发达,水资源丰 富,这些条件都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但由于东部人口众多,产业过度集屮,产生众多的城 市问题,使得城市化弹性系数降低。

【加固训练】

(2017 •江淮十校联考)下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情况。读图完成(1)(2) 题。

城市化水平,%

9()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EZJ2O1O年城市化水平卄平均城市化連度

(1) 据图可推断()

A. 目前北美洲平均城市化速度最慢

B. 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期阶段

0.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

D.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彖

(2) 城市化可能会导致()

A. 生物多样性增多

B. 雨季地表径流减少

C. 土地的质量改善

D. 城市热岛现彖出现

【解析】(1)A, (2)D(1)题,读图中曲线可知,北美洲城市化速度最慢;亚洲城市化水 平总体处于屮期加速阶段;从图屮可知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现阶段城市化速 度减慢;非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晩,水平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第⑵题,城市化过程屮, 城市规模不断扩人,使城市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变差,人而积地面硬化,地表水不 易下渗,雨季地表径流增多;城市化过程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土壤侵蚀,土地 质量下降;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 特性的综合影响,易产生热岛效应。

(2017・张家口模拟)HD指数是用来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HD<0. 30 为协调状态,0. 300. 55为不协调状态。“十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3%(每 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0万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1 800 7J 人口的目标。下面图甲为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乙为北京市经济一人口分布协调偏离 指数(HD)变化趋势。据此回答35题。

图甲

3. 北京市近年来H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

B.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很快

C.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

D. 城市地下空间的广泛使用

4. 图甲中北京市人口分布对北京市区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②荒漠化

③交通拥堵④住房困难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5. 为解决北京市人口分布所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

B. 在周边城镇新区均衡配置教育和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C. 促进城市内部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D. 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解析】3A, 4C, 5B3题,根据材料可知,HD<0・30为协调状态,0. 300. 55为不 协调状态。读图乙可以看到,北京市近年来HD不断增加,表明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为不 协调状态,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导致人口规模增长速度超过了区域经济发 展速度;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是增长状态;与城市地下空I'可的广泛使用无关。第4题,水土流失 和荒漠化属于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出现在乡村。第5题,结合前面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 是避免人口在中心城区高度集聚,促进人口均衡分布,促进北京市经济和人口分布相协调。在 全市范围内均衡配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导致人口 分布更不均;城市内部划分有不同功能区,不是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 西部地区转移,流动人口增加,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变化趙势图。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 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2)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Z间的关系。

(3) 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良性发展。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 不断提高,从曲线斜率可看出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城市化水平 逐渐提高,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北京市第二、三 产业比重上升,其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主要从事务工和经商活动,城市化水 平的提升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 作用。第(3)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所承受的经济、社会、环境压力加大,可通 过建设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另外,应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维持 社会稳定等。

答案:(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 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2) 城市化的推进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十分明显;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发 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3) 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对外來移民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等。





(2016 •海南髙考)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II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暈与该范 圉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 來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二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

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 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 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Z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3. 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C, 2B, 3A1题,根据职住比的汁算公式,职住比在1. 00附近最为平衡。 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 951. 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2题,20世纪 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 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化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 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笫3题,结合 图可以得出,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 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岀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

我国东部某城市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 气流入城市中心。廊道包括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主要由该市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组成的 一级通风廊道。下图为计划中的五条通风廊道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 图屮廊道多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有公园与绿地分布的限制

B. 城市主导风向的变化

C. 城市规划中的街道走向

D. 楼层高度变化

5. 通风廊道在改变城市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①提高城市交通通达度 ②减轻雾霾污染程度

③利于城市住宅区开发 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合理的规划是()

A. 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B. 拆除一切建筑物,置换建筑用地为绿化用地,保证廊道畅通

C. 人力修建城市中的林荫人道,提高绿化面积与交通用地面积

D. 开挖河湖池沼,增加城市湿地的面积,扩建人工景点

【解析】4B, 5C, 6A4题,根据材料,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图中廊道多为 西北一东南走向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原有 公园与绿地分布的限制、城市规划中的街道走向、楼层高度变化不是主要原因。第5题,通 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屮心,使城市空气更加流通,在改变城市环境方面 起的作用是减轻雾霾污染程度,②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④对;不能提高城市交通通达度,① 错;与城市住宅区开发关系不大,③错。第6题,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合理的规划 是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根据材料,廊道主要是由知名公园 和大片绿地组成一级通风廊道,不是拆除一切建筑物,置换建筑用地为绿化用地;廊道宽度 500米以上,不是城市屮的林荫大道;廊道主要是利用原有的景点,打通关键节点,不是开挖 河湖池沼,扩建人工景点。

【知识拓展】城市的“五岛”效应

人类活动対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 应:

⑴混浊岛一一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

(2) 热岛一一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3) 干岛一一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低于郊区。

(4) 湿岛一一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高于郊区。

(5) 雨岛一一市区局地气流辐合上升,降水多于郊区。

7. (能力挑战题)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屮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 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 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 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第二个拐点可能 出现在2018

35%・第—个拐点出 现在1996年一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 % % % % % %

6 5 4 3 2 I

% % %

5 5 5

9 7 5 城市人口比£



15% ——«——-——-——-——-——-——«——亠年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图例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 城市人口比直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

1

2

7

10

全年

平均气温差

/C

5.2

6.0

5.4

6.0

5. 5

(1) 1990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 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 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中期阶段。第(2)题,城乡体化的地理意义需 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冋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 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 因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而被污染。

答案:(1)中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 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⑵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市郊区流向城市中心区。原因: 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 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Z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34eac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b.html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72城市化 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