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25 05:02: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和谐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要树立和谐统领的核心理念,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文章主要论述了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应采取的主要方法和应推进的重点创新。

关键词:和谐;和谐理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该三对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谐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而又内涵丰富的科学思想。当前社会正值发展的临界点节骨眼,必须以和谐理念化解现实中阻碍发展的纷繁矛盾,排除各种干扰,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此,我们必须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实施和谐理念,坚持原则,把握方法,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向前进,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面对新形势,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和效果。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和认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以大学生为重,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总着眼于如何管理约束,视域狭隘,没有理念和思路上的突破。当今,我们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认识出发,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满足大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我们要立足于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服务人、发展人,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作为主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指向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来。

2.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和谐社会里,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说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能够相互包容、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同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

要求在和谐理念的引领下去协调和解决。这就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尽可能多地把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启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但是思想问题的产生由各种因素构成,如果不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据大学生实际情况,改良方法,创造条件,提高效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认知、感、意志、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坚持好联系学生、深入学生的各项制度,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从学生急、最盼、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把学生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正把学生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把工作做深做细,妥善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3.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创新,全面推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必须在观念上有所突破,即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特征,创造性地建立新观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时代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注意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努力探索新模式,积极寻求新策略。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根据时代和形势的要求,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尤其是要注意把握好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展现时代精神风貌、理想远大、情操高尚、思维敏捷、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新型高级人才。

二、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主要方法

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程序、手段和技巧展开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

1.以服务和谐社会为指引,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对和谐社会的关注不很多或者认识不到位,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只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论述并不丰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面旗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育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统一到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上来。因此,必须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但是这并不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需要发挥好其政治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丰富其工作内涵,强化其教育功效,要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

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强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和谐性新形势下,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实上,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法纪和道德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高校要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出发,切实建构起科学的工作体系,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突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和谐,提供启发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者的联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责任重大,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同日常管理相结合是贯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理念的必要手段。我们不仅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同时要全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导向融于其中,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管理是简单粗暴的,没有学生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软弱无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服务意识,健全教育服务发展的工作模式,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管理成效。我们必须做到依法治校,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关于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依据明确、处理适宜,因为这些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小觑。

4.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际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际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等等,它可以发生在个体之间,也可发生在群体之间,还可以发生在集体和群体之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际关系主要指广大教职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关系。其间的人际关系处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和谐最为重要。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助、协作、友爱、和谐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体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育人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和谐的人际联系中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人才,避免不着边际,防止生拉硬扯。相关工作人员要努力使受教育者德智并进,将理论价值传输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人格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教

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大家已经意识到,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者关心爱护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尊敬教育者,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充分和谐的时空中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形成最优结构,达到最佳效果。

三、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推进的重点创新

创新决定未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新时期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创新,深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

1.紧跟形势的需要和发展,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眼点是管理学生,角度在学生、在手段,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当前大学生的需求呈现为多样化和务实性,表现为政治需求的更加直接,成功需求更加强烈,文化需求更加多样,社交需求更加广泛。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的思想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往、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困、办学生之所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进一步提升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切实增强活力和动力,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只有创新机制,才会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形势的组织领导机制、监测预警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动态开放机制和总结激励机制。组织领导机制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党政领导的工作职责之中,真正形成党委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级抓、各级干部为主力、党团员为基础的全员育人机制。监测预警机制指高校要成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建立信息报告制度,重视思想预测,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到能从现象中发现隐患,从苗头性问题中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见微知著,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要求通过领导监督、纪律监督、师生监督、舆论监督等形式,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各方面的有序运行,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力。动态开放机制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博采众长,通过参观考察、现场报告、培训、交流等渠道,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不断推进自身工作。结激励机制要求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益评估细则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各项责任明确到部门和个人,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3.抓住工作重点和要点,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载体



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支撑载体。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关键要抓住结合点、闪亮点和技术点,努力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文化含量。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校园信息网,通过网上谈心、通气、讨论,扩展覆盖面和辐射力。二是创新情感型工作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与共鸣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感召人、培育人的原则,驱动以诚感人以诚待人这两只轮子,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升工作水平。三是创新人文型工作载体。针对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创新校园文化,倡导现代文明,陶冶思想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努力熏陶人、培育人、塑造人、引导人、启迪人、感化人。四是创新实践育人工作载体。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企业去,到社区去,到军营去,深入基层,积极投身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使他们真正受教育、长才干,切实增强责任感。

4.贴近学生实际和需求,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关键要充分体现四性:主导性,必须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的主导性,这一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不能把主旋律简单化、口号化和教条化,要结合丰富鲜活的社会实践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去充实和演绎。包容性多样性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之所在。现实生活本身千姿百态,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更是如此。只有在承认并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对新形势下的思想多样性做出合理引导。要善于面对错综复杂的具体实际情况,一要坚守底线,二要全心引导、尽力提升。启发性,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比较强,他们不愿意接受结论式的宣传和教育,希望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出结论,但又往往缺乏历练,看问题容易情绪化和片面化。我们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注重过程、讲究细节,引导他们开阔视野,理性思维,参照鉴别,实践体悟,去伪存真,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渗透性,要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在教育和宣传中发挥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者要注意导之以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既可敬重又可亲近的形象和权威,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5.着眼素质、作风和结构,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打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结构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要严把入口关,紧抓考核关,疏通出口关,完善竞争与保障配套、激励与约束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培训、测评、提高机制,不断优化思政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职业化、专家化、科学化方向可持续发展。辅导员工作可实行五四树人工程努力做到进宿舍、进食堂、进班级、进课堂四进制度;和学谈思想、谈生活、谈学习、谈健康四项谈心制度;关心违纪学生、心理困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生活困难学生四种类型学生的四关心制度;加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校纪教育和诚信道德教育四大基础

性教育工作;健全落实辅导员日志制度、信息报告请示制度、预案防范处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四项管理制度。要健全四支队伍的建设,两课教师队伍、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就业指导队伍以及学生党员干部队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林英.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朱伟.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3]李静、孟鹏.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4]邢亮、王芳、曲卫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7.5
[5]童毛弟、马明辉.和谐校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6]夏冬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诊断对症下药”[J].企业家天地,2008.8
[7]张群.贴近学生思想,创建和谐校园——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教育的创[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7a1fd0b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e.html

《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