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的分析和其他类型对比

发布时间:2011-04-10 09:31: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调研方法搜索引擎搜索法,问卷调查

栏目名称:《新闻联播》

栏目形式

是指一种电视或广播新闻节目形式,即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同时联合播出的新闻节目。

栏目特点:

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时长一般为30分钟,但是如果当天发生的事件与中国关系重大,或是在中国发生突发事件时,则会加长时间。加长的时间会根据事件的大小和性质做出调整。

栏目内容:

19829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节目宗旨宣传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但新闻先后次序排列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国家领导人的排名先后而定的。其大致内容按播出顺序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外交、访问、会议以及视察活动,中共中央或中央政府开的某项会议,思想教育类短片,简讯(中国境内各个领域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风采),最后是时长通常不超过五分钟的国际新闻和体育新闻等。

播出时间: 节目于197811日启播,现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新闻)、全国各省级电视台卫星频道或第一卫星频道、部分上星城市电视台卫星频道、各城市电视台主要频道、各地方、县级电视台频道于19:00并机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于次日0625、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新闻)21:00、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02:00重播。(北京时间)

发展历史:  1976党的生日那天,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向 微波干线沿线的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播出时间1015分钟,只有外景片,没有播音间的口播。早期《新闻联播》的地方新闻,大都是通过班机火车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编录,快则一周,慢则半月才能跟观众见面。

  1978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1958中央电视台建台伊始,新闻栏目就承担起新闻立台的责任。目前,《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它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新闻联播》创办当年的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历史的巧合,使《新闻联播》肩负起记录时代变迁的重任。因此它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忠实的记录者。

  《新闻联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无所不包,它以客观、生动、丰富的纪实手段记录了中华大地30年来每一天发生的变化。因此它是一部最真实的历史教科书。

  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到普通党员;从耄耋老人,到少年儿童;从白领阶层,到蓝领职工……都是她的忠实观众。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同一时空下,情系祖国的振兴,关注民族的未来。因此她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197991起,央视创办新栏目——《国际新闻》:新华社每天专门为它编发5分钟国际简讯;加播英美合资的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社外景片;并从香港收录新闻,航寄北京。

  1980年劳动节起,《国际新闻》保留栏目名称并入《新闻联播》。后来,《新闻联播》改进编排,不再把口播国际新闻与国际新闻外景片分开,《国际新闻》完全并入《新闻联播》,巩固了《新闻联播》的龙头地位。此间,地方台新闻由航送改为微波干线传送,《新闻联播》播出时间增至30分钟。

  1981春天举行的青岛会议,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这使她在短时期内拥有了最庞大的记者队伍,构建了世界观众群体最大的新闻传播网。全新的管理理念、杰出的人才队伍、务实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新闻联播》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视新闻事业不断进步。因此她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创新的领军者。

  从1982年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央把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从此,不论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不论中央政令还是地方民生,《新闻联播》都是最权威的发布机构。

  198291日开始,重大时政消息由《新闻联播》首发,确立了她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的地位。

  1984年起,《新闻联播》派遣驻外记者,收录台湾中华电视台《华视新闻》;并和亚广联ABC区的国家、地区交换新闻,加强了有关第三世界的报道。

  1987年起,《新闻联播》收录美国CNN等国际新闻。

  19919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覆盖全球。目前,《新闻联播》在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个记者站(),并与CNN等全球知名的电视机构建立了新闻节目交换合作关系,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成为她的宗旨与特征。世界重大突发事件常常成为《新闻联播》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新闻联播》播报的内容也往往成为境外主要媒体的国际报道。因此她是中国了解世界与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新闻联播存在的问题:

1.评论

  在《联播》中播发的大多是报道性信息,观点性信息(评论)则较少。少量的评论大多与时政新闻有关,比如样本中有几则为揭批法轮功的报道,为中共中央、中组部等的通知、意见配发的评论,且主要是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等印刷媒体的言论;少数是在新闻后配发言论。总的来说,《新闻联播》中的评论数量少,题材也较多局限、形式单一,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新闻时事的联系不够密切,难以发挥快捷短小针砭时弊的作用。

  新闻报道传达的信息不外两类:一类是事实信息,一类是意见信息。当然报道的选择也是一种评价,但它比较隐蔽,对于一般受众来说很难一下了解其实质和意义,需要把它们放到事实的环境、背景中去看,因此媒介要提供相关的解释、分析。对于传达最新变动的事实信息,一般新闻媒体都很自然地承认是自己的本职;而对意见信息的传递,则有时会缺乏自觉,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然在中央台有焦点访谈这样的评论栏目,但它的制作周期决定它不能作为当天的时事快评。评论是旗帜,能更深入揭示事实的实质从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联播》是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栏目,应该对于时事有自己的见解,应该真正成为中国每天重要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的总汇。不积极使用评论这一重要手段是对社会舆论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使媒体显得态度暖昧或是无所适从,这对媒体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损失。所以《联播》在自己写作和转播其他重要媒体的评论方面都要加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意见混杂其间,这种言论与叙述的混合既使新闻冗长,又使意见不鲜明、突出,还增加了新闻的主观色彩。

1)国际新闻

  《新闻联播》中的国际新闻给人的直接印象是条数少、时间短,多以简迅的形式出现;平均每天播出4条、时间为2分钟左右;其单条长度在2040秒之间。国际新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新闻联播》的最后播出,多为事件新闻——既有突发事件、也有预发事件,(突发事件多是战争、灾害、事故等社会新闻,预发事件多为会议、会谈等政治新闻或节日庆典等。)国际新闻比较重视后续报道,尤其是战争、灾害、和谈等新闻,往往要连续报道好几天,两个样本中一共有18条这类报道,占国际新闻总数的三分之一。从时效看,国际新闻时效性较强,基本由昨天新闻和今天新闻构成。国际新闻不播报新闻来源,没有同期声。

  国际新闻除了篇幅短小内容紧凑外,其画面典型独特,可以从中窥见外国电视同行的新闻采摄技巧,加上事件新闻特别是突发灾祸的震撼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但也正是由于它们的短小,和事件性报道的属性,使有关各国的信息失于片段、零散。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应该通过媒介——特别是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节目以其不同的报道体裁、形式来逐渐加以改善,所以国际新闻丰富内容、改进形式势在必行。

2)国内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总播出时长和日播出时间都超过节目的二分之一,是《联播》中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新闻,其长度是国际新闻日播出时间的七倍多;时政新闻单条时长平均超过一分半钟(98秒)。时政新闻时效性非常强,大多数是今天新闻,全部是中央台自己采制。

  时政新闻中存在着几个层面的问题:

  使用语言。虽然电视新闻画面能传达很多信息,但新闻事实却大多主要是靠语言来传达,时政新闻更是如此。人们在生活中早已养成了对的语言的要求,当看电视时,他们下意识地想要到讲话;而时政新闻中大量是由播音员直接播读领导人讲话摘要、会议纪要或新华社稿件,书面语言多,这是与人们生活中习惯于听的形式相悖的,因为对书面语言要想听懂、理解、记住比听口头语言要求听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大众传播的受众没有兴趣也没有义务去做出这些努力,因此最容易的选择、也是他们在听到书面语言时的自然反应就是放弃——耳朵自然关闭。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一是对某些内容重新组织,抓住新闻实质,突出其中的新闻事实,坚决去掉套话、空话;二是要改变时政记者不采访、少采访、多用现成新闻稿的现状,通过现场提问与对内容的重新组织与提炼,让时政新闻中也充满了记者的活动和思考(当然不能主观臆造),使人真正能爱听,并能一听就懂。

  顺便提到的是我们的公文文体也应该有所改变,现在的文体缺乏个性和语言的生动性,任何一个人的讲话,把稿件拿给同一位播音员念,根本听不出来是谁在说话,这种千人一面、千文一辞的文风是不正常的,虽然它可能表达得很准确、很恰当,也很简练;但将它用于大众传播,不仅其传播效果不会理想,而且对社会还会有更多的不良影响。

  使用同期声。时政新闻中除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晚会等新闻外,鲜有同期声。实际它应该与其他新闻一样有记者自己的采访,并选择使用有针对性、有表现力、说服力的同期声来报道新闻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将重要的同期声采录到。虽然同期声比念稿语速可能要慢一些,但一句同期声却能胜过多句解说,只要抓住事实核心,不面面俱到,传播效果反会更好。同期声实在不好选的可以考虑对新闻核心人物进行事中或尽快的事后采访,抓取到最恰当的、符合媒介要求的同期讲话来做报道。精心选择的同期声会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选择本身也表现出记者的理解、判断能力。

  画面的运用。时政新闻的画面以会议新闻为最典型,场景以会议室、礼堂为主,有时几分钟长的新闻全是不停地对同一个会场做不同方向的扫描,没有其他镜头,画面单调、枯燥,没有明确的表现目的,没有可视性,极易引起观众反感,从而放弃观看。改善的方法可由记者用一些相关的资料性镜头插入使用,以辅助表达内容,也产生变化感,增加可视内容。电视台也要加强资料画面管理工作,以便记者能够较容易地用来作报道;而记者也要加强主动性,积极动脑筋改善报道形式。

  时政新闻条数多,占每天《新闻联播》播出的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重要性决定的。时政新闻往往涉及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如重要会议、与外国来宾会见等都会有很多信息,并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甚至巨大的影响,它们应该有很广泛、较强的社会兴趣;而有关方面也希望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此类内容。但是单调的形式却常常淹没、干扰了那些重要信息内容的传播。在报道中不能很好根据媒介特点采访、加工信息,在新闻中看不到人的思维、感情,听到的是不易听懂的书面语言以及虽没什么错误但却没有兴味的文章;画面又是没有信息、不断简单重复、单调乏味的现象。这样的新闻让观众感到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距离太远,很难喜欢。

  深入报道新闻。很多会议、活动本身应该只是成为新闻报道的由头、切入点,应由此进入实质的、内涵的层面进行报道;而只告知事实的表面现象信息,则难有太大的意义。

  时政新闻要适当提出好看的标准,记者要从采访就开始转变工作方法,目的是要提高时政新闻的传通率。曾有记者在报道中做过有益的尝试,使重要内容得到相应较完美形式的配合,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如何将这些努力变成一种处理此类新闻的日常的做法,使重要的时政新闻真正变成百姓关注、要看、爱看的内容,目前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3)其他国内新闻

  与国际新闻不同的是,《联播》的其他国内新闻总的来说动态不足,时效性比较差,只有少量的事件新闻。这类新闻中经济新闻的比例最大,但其时效得分仅为1.6,平均为最近以前的时间,因为它有相当比例的新闻没有交待采制时间。相对而言,这类新闻使用同期声的比较多,尤其是人物采访,而运用现场同期的比较少。这类新闻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少。在新闻来源上,这类新闻有四分之三(75.1%)是由中央台自采,另有12.8%由中央台与地方台合作,来自地方台的稿件只占新闻总数的7.0%,另有5.1%的新闻来自其他来源。

  在这类新闻中需要提出来的是人物新闻。它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数量少,人物新闻包括典型人物与讣告两类,在样本一中分别为4条和2条,占新闻总数的3.5%.其次是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典型人物4条中3条有同期声谈话,2条有记者出镜采访,虽然报道形式较丰富,但人物是老典型,报道也从旧话题说起,且人物个性不突出,难以引起大家的兴趣;讣告则多为评价加简历,比较格式化,较少变化也较少感情。

  再次是人物选择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人物。如这周的新闻中,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多位外国来宾:蒙古总理、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秘书长等。其中只有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有个人简历介绍,虽然内容简约、信息密集、缺乏个性,但也有胜于无。其他人都没有介绍。

  其实新闻人物报道可以带出新闻事件与背景,能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一国、一事,较好克服新闻零碎、片断的缺点,留下一些个性化、形象化的印象;以人带事、以点带面,也较有趣味,这是动态新闻的一个可开掘的领域。

中国电视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新闻联播》?我在这里妄加揣摩:首先,想看到新闻,而不是程式化的喜讯和成就。其次,想看到新闻,而不是各省市电视台为了完成各地宣传任务的信息联播。第三,想看到对新闻内容有见地的主持人或新闻主播,而不是严格受提词器和耳麦控制的播音员。第四,想看到直播间与新闻现场的互动,虽然这一点在央视新闻频道早就实现了。第五,想看到央视在新闻报道和评论上展示大台实力和大国风范。第六,想看到新面孔,不是特指年轻面孔,而是指睿智的、精于谈吐的人,他们甚至可以是各界专家和意见领袖,与公众分享见解和思想。第七,想看到更内行又通俗易懂的国计民生分析,而不只是政策加数据。第八,想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多元互动,而不只是领导人接见与会议发言。第九,想看到对法治和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深度报道,而不是概念化的、政治正确的口号。第十,想看到更多活力四射的国民脸,而不仅仅是国家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b1de0d76c66137ee061941.html

《新闻联播的分析和其他类型对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