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荷塘月色,体味作者心境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1-11-05 20:49: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荷塘月色>>,体味作者心境的变化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281a71f46527d3240ce0cd.html

《品荷塘月色,体味作者心境的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