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文本解读

发布时间:2019-04-15 19:02: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边城》的文本解读

  1933年冬,沈从文怀着“乡下人”对理想人性重构的巨大忧患,怀着对农人和兵士不可言说的温爱,以“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的姿态开始动手创作《边城》。他希望通过《边城》给那些“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一种勇气同信心”(《边城?题记》)

  《边城》是一部奇异动人的作品,具有浓重的湘西人生活气息,一整部作品可以看作是湘西人日常生活的缩影,那里的一山一水,那绕城流过的小溪,那一丛丛翠绿的竹篁,那溪面若隐若现的薄烟,那过节的如满天花雨的大烟火与耍狮子,那人物的率真纯朴和粗犷,那爱情故事的缠绵、哀婉,在沈从文的妙笔点染下,共同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民俗风情图。

  在沈从文的笔下,茶峒是湘西边地的一座小城,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这里没有现世的喧嚣与纷争,也没有都市的冷漠与矫饰,有的只是静穆与和谐,清新与淡雅,宛若一个世外桃花源。这里的人们淳朴而善良,厚道而简单:“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的少女――翠翠,忠于职守、厚道好施的饱经沧桑的老船工――爷爷,健壮如虎、热情诚实、情谊笃深的兄弟――天保、傩送,豪爽慷慨、心底善良的船总顺顺等。他们对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就像那城边的溪水一样清澈透明,永不止息地静静流淌。

  刘西渭认为《边城》是一部idyllic(田园诗)的杰作,“细致,然而绝不琐碎;真实,然而绝不教训;风韵,然而绝不弄姿;美丽,然而绝不做作。这不是一个大东西,然而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与》)正是通过这样一颗珠玉,我们感受到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乃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理想所在;也正是通过这样一颗珠玉,我们体会到沈从文为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良苦用心。

  在《边城》的故事中, 每个人的身上都笼罩着人性至善至美的光环。但细细品味,字里行间,却有一种淡淡的隐忧向你袭来,那是沈从文内心深处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情。正如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 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又读〈边城〉》)

  在自然的“风日里长养着”的翠翠随着年岁的增长,爱情意识得以生发、萌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傩送,并朦朦胧胧地爱上了这个勇敢英俊的少年。而老船夫也一心挂念着为翠翠寻一个好的未来,他看中的是豪放豁达、诚实可靠的大老天保,并极力撮合。天保与傩送两兄弟同时爱上了翠翠,为此,他们展开了公平的角逐。后来,为了成全弟弟,天保选择了离开,结果死于意外,而傩送在哥哥遇难后,觉得有愧于哥哥,也孤独地远走他乡。命运似乎在捉弄这些无辜的人们,善意和好心却并没有成全一桩美事。爷爷在误解与忧伤中丢下了翠翠而死去,象征着民情古风的白塔也在暴风雨中坍塌了。不谙世事的翠翠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她还在溪边守着渡船,等待那个月下唱歌的年青人,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小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沈从文具有某种深刻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感其实深深地掩埋在其冲淡宁静的表层下。同时,沈从文也是矛盾的。从情感上来说,沈从文试图挽留住这个湘西神话,但在理智上,沈从文又意识到其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边城》所精心营构的“湘西世界”,是梦幻和现实交织的产物,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一个投影,也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精神乌托邦。

  《边城》语言风格独具特色,古朴、深沉、简竣。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极其简洁,注重以人物外部的行为动作描写来代替肖像描绘,着重表现人物心灵深处若有若无的情思以及对爱情的那种朦朦胧胧的情怀,从而更加鲜明的突现了人物的个性形象。没有直接描写人物外貌,但人物的神态、举止和个性特征却栩栩如生的立在面前。

  《边城》在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当今社会,存在着物欲横流的一面,灵魂扭曲,道德沦丧,人性泯灭。在此情况下,研究沈从文的“人性”确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得到心灵人性的滋养。

  

  何国勇,教育硕士,现居湖北嘉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51978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c2.html

《《边城》的文本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