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政策和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5-02-08 23:24: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新网12月27日电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27日表示,由于重点县扶持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一些地方一旦当上贫困县,出现干部群众普遍不愿意“摘帽”的情况,一些非扶贫重点县也想办法哭穷“戴帽”。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刘永富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的扶贫情况。1986年我国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扶贫开发,国家成立了扶贫的领导机构,确定了贫困标准,确定了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国家设立了专项扶贫资金。27年期间,贫困县也进行了三次调整。首先是86年国家确定了331个贫困县,当时叫国家贫困县。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贫困攻坚计划”,对贫困县作了第一次调整,最后确定了592个贫困县,增加了261个。

  到2001年,国家颁布了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对贫困县又做了第二次调整。贫困县的名称改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总数仍然是592个,没有变化。第三次调整是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扶贫纲要”,对重点县进行第三次调整。全国调出38个县,调进38个县,总数仍然是592个县。

  对于委员提出的如何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让“减贫摘帽”代替“哭穷戴帽”这一问题,刘永富指出,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帮扶力度的加大,部分重点县特别是资源型重点县发展得很快,一些经济指标已经高于或者是接近全国或本省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重点县扶持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有这么多好事,所以很难退出。

  刘永富说,客观地讲,在政策上缺乏退出的正激励效益。反过来说,在政策上实际是反向激励,留在里面的好处很多。因为确定扶持对象的时候,主要是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县级财政收入、贫困人数来确定的,不退出有好处,退出没有好处。所以一旦当上贫困县,群众不愿意退,干部也不愿意退。就出现了干部群众普遍不愿意“摘帽”的情况,一些非重点县也想办法哭穷“戴帽”。

  刘永富指出,除了好处以外,更重要的是政绩观和考核体系的问题。在考核办法中,基本是以GDP论英雄,扶贫工作基本没有进入考核体系,做不好没坏处,好处是可以保留。所以现在客观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一些县的经济指标上去了,但是老百姓得到的好处不明显。一些县虽然很穷,但是县城建得很漂亮,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大街很宽敞、房子很漂亮,县里的中学建得很好,父母去陪读,把县城的房价拉高了,医院建得很好,农民看病至少要到县城去,但是一出县城就比较糟糕了。

  刘永富介绍道,针对以上问题,经党中央、国务院研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2月18日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进行改革。

  一是改进贫困县的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GDP向主要考核扶贫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取消GDP的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作为主要标准,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二是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瞄准扶贫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是贫困户而不是贫困县,甚至不是贫困乡镇、贫困村,当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倾斜于县、乡、村,但是主要是让老百姓富起来的要瞄准家庭。贫困工作的重心下沉到村、到户,精准识别“扶真贫”、精准帮扶“真扶贫”,精准管理建机制。特别是要因地因人制宜,分户分类指导,帮助贫困对象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三是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重点县退出的正向激励措施。四是开展试点,探索重点县的退出机制。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

http://www.cpad.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PB/fpyw/201203/175445.html

四川精准扶贫减贫250万人

发布人:魏巍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浏览次数:25 发布时间: 2015-01-29

4 打印本页 2 字体: 大中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对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四川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无疑在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不得不面对的特殊省情。2012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50万。

  为了让贫困人口迈向富裕,近年来,四川逐渐探索出一条把水浇到“穷根”上的精准扶贫之路。仅两年时间,全省就减贫250万人。

  找准“症结”拔“穷根”

  “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子根本没法过。”这是乐至县金顺镇金家沟村村民唐生良常挂在嘴边的话。老唐由于背部受伤,骨头钙化,每天只能夹着钢板生活。靠着3亩多地,一年只有600元的收入,是典型的贫困户。从2014年开始,由于精准扶贫的推进,老唐的日子开始发生变化。

  “我这7分地的沙参,年收入最少在5000元左右。”27日傍晚,唐生良指着绿油油的一片沙参苗告诉记者。在村委副主任陈铁的定点帮扶下,老唐不仅获得了部分启动资金,还学到了沙参种植技术,走上脱贫之路。

  找准“症结”拔出“穷根”,如今已成为四川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扶贫成效逐步显现。四川扶贫移民局数据显示,2013年底,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从750万减至625万,2014年减贫129余万,2年减贫250余万。

  啃下扶贫“硬骨头”

  四川750万贫困人口,大多生存难自保、发展缺基础,是最难的“硬骨头”,靠常规手段难奏效,根本还得靠改革。

  20143月,四川出台新政,剑指贫困县考核、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与社会参与领域等多项改革。9月,分类考核88个贫困县办法明确出台:不唯GDP,主要看扶贫开发成效。10月,多项创新机制全部印发,吹响全面深化扶贫改革号角。

  仅仅半年,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贫困户张子奎迅速脱贫:特惠资金直接到户,贷款有财政贴息、政府担保,规划和产业也有“穷人点菜、政府下厨”……靠修摩托车和2亩番茄,他家5口人能增收1万元。

  更多的扶贫之变也在全省落地——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随之下沉的还有20多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基层攻坚更加从容;携手金融机构筹设扶贫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签署金融扶贫战略协议……

  所有改革都指向同一方向——精准扶贫。2014年,四川精准扶贫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扶贫对象明确到村到户到人,而且减贫人员也实现到户到人。2年中,四川精确瞄准750万贫困人口、11501个贫困村,资金项目和干部帮扶精准沉到村、扶到户,一户一台账、一家一规划,把扶贫之水真正浇到“穷根”上。

  构建“大扶贫”格局

  多项改革盘活了四川扶贫模式,与此同时,政府、市场、社会多维联动的“大扶贫”格局也初步构建。

  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主攻连片特困地区。四川顺势而为主攻彝区、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大战区。20144月,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年度方案出炉,锁定脱贫30多万人。当年,250个村启动彝家新寨建设;藏区32县减贫4万多人,超额完成目标;秦巴山、乌蒙山区43个片区县各投入1000万元,连片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鲜活的故事是最好的注解。2014年,5000名彝区中职生免费坐进内地课堂;喜德县曲子洛村这个海拔2551米的角落,成为全县唯一彝家新寨建设极贫村……

  在四川,扶贫已不再是孤军奋战,“大扶贫”格局正开启脱贫“加速度”。

(据新华社成都128日电记者周相吉、陈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2b4ab29ec3d5bbfd0a74a6.html

《扶贫政策和制度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