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0-01-08 13:32: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 弱冠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2、“七出”

“七出”又称“七去”, “七弃”。中国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出” 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显示了礼制对夫权的维护。

3、嫡长子继承制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这种继承制度能有效的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得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4、六家七宗

佛教用语。魏晋时期般若学各派的总称。佛教徒对般若部诸经所讲的""义产生不同理解﹐至东晋形成“六家七宗”﹐即道安的“本无宗”﹑支敏度的“心无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壹的“幻化宗”﹑于道邃的“缘会宗”﹐是为“六家”。其中“本无”又分出“本无异宗”﹐故名“七宗”。

5、 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时期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搜集来的图书中,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7、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战国时期的儒家以孟子和荀子最为重要孟子继承乐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张,并且把它发展成为“仁政”学说。

8三纲五常

最早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他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作“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到了东汉,三纲有了更明确的表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从此三纲沦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武器。五常也是董仲舒提出,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9、 十二生肖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纪年法。如今渐渐演化成中国人的习俗。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0、 中国传统文化

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1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源出于天。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二、简答题:

1经今古文学之争与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经今古文学之争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五经的传授全靠记诵,在师徒之间一代代口耳相传,由汉朝人用当时同行的文字“隶书”几率成熟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之为今文经学。汉武帝所尊崇的儒学,就是今文经学派。

汉武帝以后,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儒家经学的一统天下,但是在经学内部,却因学术派别不一致,而爆发了经今古文学之争。经今古文学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和读法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同,因此,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经今文学派认为孔子是政治家、教育家,尊孔子为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的“素王”,视孔子删定的“六经”为治国之道。而经古文学派则把孔子看成是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六经是古代的历史资料。

2)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六经被尊奉为神圣不可触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经学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见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之深远。

2、博士、硕士、学士从何而来?在我国历史上本意是什么。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古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意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

硕士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

学士最早出现于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学堂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

3简要介绍古代科举院试、乡试、会试及殿试的含义及考中者称谓。

1)院试

  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

  (2)乡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4)殿试

  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4、简述墨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1)“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这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的兼并战争,所以又与“非攻”的思想密切相关。

  (2)“尚同”是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

  (3)“尚贤”是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4)“节用”是节省财用,这也是针对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提出来的。

5)“非乐”是墨家反对敲剥民利的“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竿竺之声”。因为统治者一作乐,必然要厚敛百姓,号称是治天下,实际是乱天下。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

5什么是名字避讳,避讳的形式有几种?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王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再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才废除。种类有:字形。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字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汉字;字义:指用同义、近义字代替讳字。

三、论述题

1、儒家、道家、释家的人格理想有何联系与不同?

三者都是一种玄奥高远的精神境界,但其理想内涵或精神境界相互联系、相互区别。

1)儒、释、道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

"内圣外王"是儒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

中国儒家注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主张积极入世,具有"兼善天下"的进取精神,倡导"明道救世",以天下为己任。并且从"内圣""外王"两个方面阐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所提出的圣贤都是些道德上的楷模和精神上的典范,是一种德性人格。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们的楷模。圣人""贤人""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追求。

"道通为一"---道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

道家的理想人格境界是主张淡泊名利,平和心性,主张"轻利寡欲""致虚守静""无私不争",强调弃智,崇尚无为,提倡无欲。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道通为一",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和意志独立。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就是客观规律、大自然)。“神人”、"圣人""真人""至人"是道家追求的理想人格。

"明心见性"-----佛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

佛家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它能大彻大悟,洞明一切,所觉悟和体认的是世界的空和人世的苦,因此能够断绝无明烦扰而达到涅槃境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成佛,尽管人人皆有佛性慧根,但并不是都能得道成佛,成佛与否的原因重在现世表现,来生的福祸寿夭全在今生所作所为的善恶是非。因此,要想来生来世幸福快乐,此生此世就要禁欲苦修、积善成德。佛家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为了挽救众生(这里不单指人类,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没有苦难、疾病、战争、贫富差别、不生不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佛的境界)。佛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则是"佛陀"

2)儒家、道家、释家人格理想的联系。

三者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他们都选择了禁欲、无私的行为准则。表现为对人的种种自然欲求在权利上的法律否定。儒家是站在宫殿上看人世,把伦理道德看得较重。道家是站在高山之巅看人世,则把名利荣辱看轻了,而把自己与天地合为一体;佛家是站在天上看人世,把一切都看空了。三者相互联系并且相互渗透。从认识论上来讲,都注重整体的领悟和类比联想。孔子“尚仁’,但从未对”仁”下过定义,只是从整体出发,通过一些类比,领悟来认识“仁”。老子“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语道之从整体到局部的领悟的方式;禅宗强调“自悟”、“顿悟”,这种中国化的佛教融汇了汉文化的整体领悟的妙法,又反过来对儒、道思想方法产生了影响。

3)儒、释、道家理想人格的区别

儒、释、道家理想人格评价尺度和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又突出表现在其双方义利观上的截然对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务实,崇尚经邦济世;道家高邈,羞谈功名利禄;佛家空灵,不食人间烟火。

儒家积极出世,着眼于匡世济民,改造社会。所以,要求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君子以天下为己任,为建立一个秩序良好,仁义遍地的理想社会而奋斗。儒家只不过要求谋之有道,取之合礼,主张见利思义、义以为上。

道家消极避世,着眼于个性自由,回避社会。所以,道家的理想人格更注重的是保存人的自然本性,追求自身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解脱,要求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真人应该"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佛家倡导主动出世,强调人的来世追求,着眼于来生幸福,超越现实社会。所以,要求具有理想人格的佛门圣僧断绝无明烦扰而达到涅磐境界, 感悟人情,洞穿世态,大彻大悟,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

2、论述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制度盛行不衰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古代社会政治坏境,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影响表现如下:

⑴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

①积极作用:A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提倡“克己待人”等为人处事的精神。B 在做人问题上,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C 在行事上,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入世的民族精神。②消极作用:表现在“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观念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⑵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一方面,使得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文化上普遍认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整体观念,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严重的迷信权力,服从权威的心态。

⑶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其妙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庭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3、中国历史上诗歌的形式是怎样发展的的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抒情,艺术上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

1)先秦时期以四言诗和杂言诗为主:《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以四言诗为主,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楚辞》大约产生在公元前4世纪的荆楚之地,是杂言体诗,句末多以感叹词“兮”字结尾,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创作的源头。《离骚》是其代表作。后世将《诗经》和《离骚》合称“风骚”。

2)汉魏六朝乐府诗:出现了带有民间文学色彩的乐府诗歌创作,强烈的现实感,是它们的主要特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是其代表作。五言诗和七言诗逐渐成熟。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为诗歌在声律和丽辞方面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格律成熟。此时,古体诗继续发展,近体诗进入全面鼎盛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

4)宋代,“倚声填词”渐成风尚.这是诗歌和音乐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化的文学样式。到宋代,词家林立,词的现实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成为可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一大批词作家。

5)元代,“胡乐”和北方民间“俚曲”相结合而形成了新的诗歌样式——散曲,给诗坛注入清新的空气。散曲在元代迅速发展,与唐诗、宋词一起成为后代难以企及的“华岳三峰”。

宋、元、明、清各代仍然有大量的诗歌创作,并且各具特色,其中五、七言古体诗和律诗一直极受重视,但总体成就都没有超过前代。

4、谈一谈中国书法字体是如何演变的

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主要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这五种字体的演变过程、特征如下。

(1)篆:篆书起源于周末,流行于战国时的秦国一带,至秦始皇时,达到鼎盛,汉代开始衰退。篆有大小篆之分,习惯上人们指导东周时秦国的石刻称为大篆,将秦始皇时流行的篆书称为小篆。小篆相传是李斯创造的,其代表作是《琅琊台石刻》、《泰山刻石》。汉篆的代表作是《祀三公山碑》。

(2)隶:隶书又称为八分。隶书是在篆书和秦隶的基本上演化而来。到了汉代,隶书得到了广泛采用,经过一百年的时间,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古文“八”与“分”两字同义,八分之名就是因隶书字体的点、画和结构象八字分别相背而得名的。隶书的没落始于东汉末和三国时代。

(3)楷:又称为正书,因为楷与正都有标准的含义,因此人们把它叫做正楷。楷书起源于魏晋时代,南北朝时分流发展,到隋开始融合,入唐以后,开始成熟。并作为正体字一直流行到今天。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均是代表人物。

(4)草书:每一种正体字都有它的草体,篆书的草体叫草篆,隶书的叫草隶草书的发展,从汉末到魏晋的草书,还带有隶书的味道。到东晋,经过王羲之的“变体”,才脱胎换骨,成为今天草书的样式。

(5)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艺术。就行书而言,应当首推东晋的“书圣”王羲之。他精通各种书体,尤其擅长正楷和行书。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在行书方面,宋代的苏、黄、米、蔡也很有名,人称行书四大家“宋四家”。

5、论述宋代四大书院与书院的优良学风。

宋代闻名的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嵩阳书院。

(1)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原为唐李渤与其兄李涉隐居读书之处,南唐升元年间,因洞建学馆,以李善道为洞主,当时称“白鹿洞国庠”。宋太子兴国二年(977),皇帝赐九经。皇佑五年(1053),孙琛就故址建学馆十间,榜曰:白鹿洞之书堂。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南康守朱熹重建。朱熹在经营白鹿洞书院过程中,为书院制订学规,完善制度,置田建房,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使书院名声大震,也深受宋代历朝皇帝的重视。淳枯元年(1241),理宗赵昀亲书《白鹿洞书院教规》,“颁之学宫”。从南宋到清朝,这一学规为大多数书院和官学所共同遵守。

(2)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原为宋初戚同文旧居并讲学授徒之所,应天府民曹诚就此建学舍150间,聚书数千卷,与戚同文嫡孙戚舜宾一起招生讲学。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仁宗景佑二年(1035),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官拨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当时,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任应天府知府,大力聘请名师,王洙、范仲淹等先后任教其中,使应天府书院成为中州一大学府。

(3)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潭州守朱洞在岳麓山抱黄洞下,造了讲堂、斋舍以待四方学者。真宗咸平二年(999),潭州太守李充扩大了规模。大中祥符八年(1015),皇帝赐名“岳麓书院”。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张拭、朱熹曾在此讲学,从学者千余人。

(4)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市太室山南麓,原为嵩阳观,五代后唐进士庞式曾在此讲学,后周时建院。宋太宗至道二年(997)赐“太室书院”院额及九经。景祜三年(1036)重修,改名“嵩阳书院”。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

书院是教学的场所,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在几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优良的学风。第一,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的学风。书院中的教师,多是德高望重、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这些大师刻苦自励、深入钻研的治学精神对学风影响很大。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质疑问难。第二,注重创发、提倡求真的学风。书院教学重视学生自行理会、独立思考。如朱熹要学生读书做事“须是更经思量方得”,张栻要学生读书“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在名师的指导下,书院中不囿旧说,注重创新,注重求真之风盛行,培养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学者。第三,师友讲习、自由讨论的学风。师友讲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向大师质疑问难,大师指点开导,可以相互争辩;二是同学朋友之间,不同学派之间可以讲辩讨论。在书院中师生聚于一堂,朝夕讲问,各大师之间又频频来往,相互切磋,这种学风在历代书院中一直保持。第四,修身养性、重在做人的学风。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通过研讨经书,修身养性,完备自身,完善封建人格。朱熹曾手订白麓洞书院教规规范学生行为。陆九渊建象山书院,旨在“教人做个人”。因此,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成为历代书院的传统。第五,尊师爱生的学风。书院生徒是自由择师,倾慕在先,道义为重,一日为师,终生不忘,故以尊师著称,“程门立雪”是其典型例子。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尽心尽力,直至终老,有的还资助贫寒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甚笃。第六,关心时事、学政兼论的学风。不少书院是既论学,又论政。宋朱熹、张拭曾指摘科举之弊,明东林书院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至今,东林书院旧址的石柱上仍然刻着顾宪成题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及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传统美德的内容: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法、真诚有信。现实意义如下:

1)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

道德属精神的范畴,缺乏道德精神,就会导致社会成员精神匮乏,就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影响社会安定和秩序,使民族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导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沉沦与分裂。道德是一个国家安定繁荣的保证,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精神,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公共财富。

2传统美德对和谐社会发展具有价值取向作用。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传统美德教育能促使人们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形成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准则”。比如,社会主义道德强调新型义利观,强调以义统利、义利统一。这有利于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它既重视个体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尊严和价值,又强调集体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道德能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道德环境。

3)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调控力。

从社会学角度讲,治国的根本在于“治人”,在于通过文化的塑造和道德的调控,使民众摆脱“本能”的行为状态,成为具有自觉道德意识的文明人。任何一个社会的有序与协调、凝聚与强盛,都离不开一定道德的引导与约束。人性既有积极光明的一面,也有消极阴暗的一面,道德的功能就是要沿着健康的方向调控人性,引导和保护人性的积极方面,限制和打击人性的消极方面。

4)传统美德在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经济行为主体必须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融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恳蒙拐骗、掺杂使假等各种道德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市场经济的运作,使得市场的交换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由道德问题产生的“市场综合症”,正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良性发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需要我们把传统美德教育整合到经济运行中去,实现道德精神与市场机制的合壁,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融合。

7儒学为什么带有宗教色彩?

1)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孔子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许多“天命观”的内容。认为统治者是按天意、或者天命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可见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但却有宗教的色彩。

(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家宗教化。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四季,配列五方成五行,得出“道之大原出于天”的结论,使儒学走向神秘。谶纬是谜语式预言。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推论灾异,为儒生造谶开了先路,西汉末造谶成了儒生的专业。两汉使儒学宗教化到了严重地步。

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宋明理学摄取佛教思想。儒家本来也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吸收了心性说。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中,表明这种义理的实质是儒学化的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提出的修行方法更是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的“明心见性”,所以主张坐禅、主静。这种目的和方法,也是将宗教意识和功能注入其中。

8、论述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前代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士人自由报名,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德名望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是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任人唯贤,为广大庶族子弟参与政治开辟道路。

2)积极影响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都要求应考者掌握五经、三礼等儒家经典,还要考察默写的能力。宋代同样是对儒家经籍的重视。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形成了民族精神凝聚力。

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大批的文化人才。重视文教的传统在科举制兴起后显著加强,“学而优则仕“在选官制度下体现,造就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品质。

3)负面影响

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考试给人们上升的可能,于是读书做官的是一般读书人的理想,人生的得意失意维与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是以经学、史学、文学为主,使人们思维空间单一,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

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高度集权的政治需要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僚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最高阶层,他们效忠皇帝,依附皇权,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在强制推行儒家思想下,士子们不能有自己思想的发挥,行文格式在明清时期也被限制为八股文。这些都是极端专制政治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65d2b858f5f61fb636660b.html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