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花儿”皇后

发布时间:2014-06-20 23:06: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民间“花儿”皇后——汪莲莲

毛毛细雨里抓蚂蚱,

我看他飞里吗跳呢。 

抓住个尕手问实话,

羞的我哭里吗笑哩。 

红土坡上的绿蚂蚱,

蹬嘎蹬嘎的跳呢。 

满山满洼的山丹花,

层层摞摞的菊花。

亲亲热热说下的话,

我牢牢的记下。

这首《二牡丹令》,是甘肃省著名民间花儿歌手汪莲莲的成名曲。

汪莲莲,艺名也。原名汪海娥。渭源县峡城乡门楼寺土牌人。地道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却天生一幅清澈透亮、音色甜美的歌喉。自小生长在莲花山下,受祖辈世家莲花山“花儿”的艺术熏陶,她能编会唱。花季年少,就显不凡之“花蕾”。身材苗条,眉目清秀。加之歌声优美透亮,深受“花儿”迷和乡亲们的喜爱,故送她一个具有双重含意的艺号“汪莲莲”。人们对她的爱慕与喜欢是不言而喻的。

黑云里闪月亮了,

党把花儿解放了。

我把心上的花儿得唱了,

心象大海翻开波浪了。

这首花儿道了民间“花儿”们的心声。它既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控诉,也是对我们党勇于改正错误、实事求是精神的赞美与歌颂。“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洽也。”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不唱是由不下个(自)家。

手拿上刀刀头割下,

不死是还是这么个唱法。

“花儿”的内容丰富,涉猎范围广泛。从劳动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起居,到古今传说,人文历史,打情骂俏,谈情说爱,针砭时弊,歌功颂德等,都能以“花儿”艺人高超的艺术比兴和含蓄的词语,用“花儿”表达岀来。“花儿”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使文人学士或有一定身份的专家学者都望“花儿”兴叹,自愧不如。发岀“难以想象”的喟叹。但对于花儿歌手来说,唱“花儿”对歌,是小菜一碟。原始“花儿”仅是一种艺术坯子,必须在保留其艺术特点与风格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方充分展现岀特有的魔力。花儿是一种演唱形式,也是一种民间民族文化艺术保存、传承的极好方式,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有着积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986年农历6月,我省举办了“首届甘肃省‘花儿’歌手大奖赛”。使“花儿”名正言顺的登上了艺术殿堂。作为渭源县花儿歌手代表队的领队和指导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一盛会。同时,作为本队花儿词曲的搜集整理者,也见证了“花儿”走出田野的艰难。

在黑暗腐朽的旧社会,花儿受到世俗偏见的打击与嘲讽,统治者及其官僚们更是如此,总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进行干涉阻止花儿演唱。以鄙俗的眼光给以“低下”“俗气”或“下流”“粗野”等等词语的攻击,他们容不得人们以花儿为媒,歌唱生活,赞美爱情。正襟危坐板着假似道的面孔,呵斥纯朴心灵们的呐喊和呻吟。不准人们在山川田野放声漫花儿,认为样会“伤风败俗”,殊不知那正是为了掩盖他们的男盗女娼;殊不知花儿正是对那些封建礼教、世俗偏见束缚表示极为反感与抗争的产物,是自然正义与腐朽邪恶的抗争。

汪莲莲和众多花儿歌手们一样,过着家道艰辛与贫寒的生活,也忍受着令人心酸的不解与困惑。如那些她“爱唱花者,猪都给饿死了”、“地里的庄稼长成草,都没人锄”、“男人干活、孩子上学没人做饭”等等传言“故事”,不但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新闻”补充着新的话题,也为那些无聊人士留下了些许演绎的机会和空间,然而这更增添了“花儿”的传奇色彩。

汪莲莲毕竟还是汪莲莲。她不为闲话和流言蜚语所击倒,她凭着对花儿执着的爱,克服了自己缺乏音乐基础知识、与乐队配乐、合乐及表演等方面的困难,还是把花儿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曲“二牡丹令”和“走开你把魂留下”,不但使汪莲莲在全省花儿歌手大奖赛上一举夺魁,成为名符其实的民间“花儿”皇后,也使渭源花儿在全省占有了一席之地。

身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的她,在1986年“甘肃省首届花儿歌手大奖赛”上,以第一名最高分的优势,赢得观众与评委专家的好评,荣获“一等奖”。

198610月,随省民间艺术代表团,到北京中南海,把“花儿”献给了中央领导同志,并受到了好评。

1991年她参加了甘肃民委、定西地区文化处联合举办的岷县花儿歌手大奖赛荣获“一等奖”。

1994年她带着花儿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外围群众艺术表演。

2005年“中国花儿传承基地”和政县松鸣岩西北花儿大赛上获得铜奖。

……

园子里的红根塔,

叶叶括下根留下。

今个你把花儿唱罢。

走开你把魂留下。

杜景豹

注: 20064 首发于渭源精神文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a80d8728ea81c758f5787a.html

《民间“花儿”皇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