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发布时间:2019-01-17 20:36: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作文
  
  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关于中国传统民俗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河北的春节】
  从出生到现在,我已度过了十二次热闹非凡的春节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在河北度过的春节了。
  月亮渐渐升上了广大的黑夜,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村庄的道路挤满了男女老少,大家都在等待着,大家都焦急的等待着……别处的山一片漆黑栲山村却热闹非凡,灯火通明,远处一队若隐若现的灯光向栲山走来。
  来啦!来啦!不知谁在打叫,全村人都轰动了起来,春节联欢晚会队走进村庄,大大小小的人都在欢呼!一会儿,表演开始了。街上的人都瞪大眼睛,生怕疏濡了一个细节。表演的项目有:踩高跷,跑驴,走马……等许许多多让人应接不暇的节目。
  我在大人间窜来窜去,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有那个,有是我找个高点的地方,看着那千奇百怪的跑那搞笑的动作,不经让我捧怀大笑。家家户户门前高挂的大红灯笼,渗透出红红的光给这个春节增添了颇多热闹气氛,街上的行人越聚越多,我猜想应该会有上万人了吧!行人们一会儿指指点点,一会儿双手鼓掌,这是热闹。
  表演的在表演,观看的在观看,买东西的在买东西,大家其乐融融,我口中嚼着口香糖,一只手还提着一袋糖与水果站在石头狮子头上,看着热闹。十一点了,老板提出带我和姐姐去三河市看烟花。一路上,总能看见象征红红火火的灯笼,听见一家人团圆的亲切问候与祝福。走进市中心,哇!真热闹,市中心广场塞满了车挤满了人,天空堵满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嗖嗖……”又是几束烟花,飞上了天,天一下就亮了。处面的世界一片黑,这里的世界一片白;外面无美景,这里美景不胜收。我们陶醉在这一片热闹,喧哗之中感受到了河北新年的气息与快乐。
  河北的春节是个令人向往的,令人遐想的地方,那春节的气味令人回味难忘。
  【篇二:热闹元宵】
  在我记忆深处一直有颗星星在闪烁,它永远也不会失去光彩。
  那是在太原过元宵是的情景: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大街上张灯结彩,处处灯火辉煌,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整个街上热闹非凡。各个店铺里堵得水泄不通,望着这热闹劲,我不禁想起了唐寅的《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我忘乎所以地吟诵了起来,却毫不发觉姐姐以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我的后面,呦!表妹好雅致,这样看有什么意思,咱俩不如去逛逛?”“好呀好呀!我连忙拍手叫好。
  来到街上我们也融入了这个热闹的气氛里,姐姐拉着我走东蹿西,一路逛下来,我们发现了不少灯笼,每一个都独具特色,让我垂涎三尺,有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有清一色的,有用玻璃做的……在广场中央,有一支做工精美,巨大的走马灯,这只走马灯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远处的夜空中鞭炮齐鸣,当烟花绽放在夜空中时,吐露出元宵节快乐的五个醒目的大字,这个原本就热闹的元宵又增添了几分韵味,那一盏盏美丽的莲花灯,帮人们传递幸福安康。
  元宵的一切都是那么吸人眼球,但我却享受做花灯的过程。
  做花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挑选好竹子是关键,竹子的好坏直接决定花灯的成败,不过我只会说说而已,这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实战经验
  
  丰富的姐姐了,竹子挑好,框架也准备好了,我可不能闲着这刺绣就交给我了,你可别小看我,我可是卧虎藏龙哦,说得轻巧,实践起来可难着呢,不是刺错了就是刺反了,反正就是漏洞百出,经过一番周折我可算是完成任务了。嗯,不错不错可以买个好价钱了。呵呵
  在这一天,纵使有多少不愉快,也一扫而光了。
  【篇三:白族和藏族的雪顿节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是酸奶x的意思,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x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终于,扣人心弦的比赛开始了,人们拿起碗,拉开了嗓子,咕噜咕噜地喝着。开始,人们不分上下,时间长了,许多人因喝不下而退出了比赛,在一旁给别人加油。其中有一位强壮而有力的中年男子取得了胜利,人们一起开心的为他祝福。
  比赛好了以后,江嘎尔、香巴、觉木隆这后期新派蓝面具四大团体,轮流在罗布林卡戏台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传统剧目整本戏,有《迥布顿月顿珠》、《诺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玛文巴》等。人们一边吃酸奶,一边看戏,真是不亦乐乎。
  藏族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一直在慢慢的盛开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一直吸引着我们……
  【篇四:土家族人与蛇文化】
  世上人不论男女老幼,大都恐蛇惧蛇和怕蛇,但在中国西部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土家族人,却与蛇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蛇深刻地影响着土家族人的宗教信仰,民族风情和精神文化,形成独特的蛇文化民族意识流。
  土家族最早崇拜的图腾是蛇
  土家族最早崇拜的图腾是蛇,人们把蛇当作神供奉超过崇拜如来佛,观世音。世代相传,至今还有"屋基蛇打不得"的传说。当看到室内或房屋四周有蛇,他们就认为是已逝的先人托形回家,于是,摆上香纸蜡烛,三牲供品,诚心供奉,口中叨念着赞美或许愿的话语,诚惶诚恐,引蛇出宅。
  土家族神话中蛇是神的化身
  在土家族神话中,没有"惧蛇、恐蛇、蛇毒、蛇坏"的说法。说蛇美好善良倒是十分普遍。
  人们把蛇当作神仙供奉,蛇是神的化身,也是吉徉物。女人相信梦见蛇会生龙子;男人相信梦见蛇会发财升官、遇难呈祥人死蛇脱皮,蛇永远不死的说法,在这一地区广为流传。
  土家人对蛇尊称钱串子、金串子
  蛇是神的化身,土家人对蛇不直呼其名,就如不直呼父母名一样,而是尊称钱串子、金串子。他们忌食蛇肉,特别忌讳看见蛇交叠、蛇吞蛇,生怕不慎引来灾祸。
  在土家族神话中,没有惧蛇、恐蛇、蛇毒、蛇坏的说法,说蛇美好善良倒是很普遍。
  土家人认为蛇咬三世冤、虎咬对头人,蛇不咬与它无仇无冤的人。
  秀山发现二千年前古代巴人蟒蛾天书
  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石堤崖棺中,曾发现二千年前古代巴人遗留的蛇形文字和图案,人称蟒蛾天书”……
  在民间,还流传土家族的《龙郎和秋娥》和苗族的《蛇郎和阿宜》文化。
  浓郁质朴的蛇文化,渗透于土家族人的民风民俗。尽管现代文明为古老的民族注入几多新的活力,但崇拜蛇仍在这个民族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同时,也给后人留下几多关于人与蛇的难解之谜。
  【篇五:土家族女儿会: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演变】
  凤凰山下,清江河畔,山歌悠远,舞裙飞扬。土家族传统节日女儿会正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上演,新一代土家族儿女们在通过女儿会找寻缘分的同时,也在找寻渐行渐远的民俗文化。
  有300多年历史的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过程中形成的以择偶为目的的节日盛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
  国庆xx周年庆祝活动标志公布
  过去,每年农历7月12日,土家族青年男女都会穿戴一新,前往乡场赶会,姑娘们借赶集售物寻觅意中人,小伙们则假装买货,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搭讪。双方在讨价还价中增进了解,若姑娘有意相许,便降低价钱,两个人找一偏僻处对唱山歌,自定终身。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婚姻更加自由,结识朋友的途径日益多元,女儿会上以经贸方式相亲的形式早已消失,但为青年男女搭建鹊桥的作用依然在延续。
  24岁的土家族青年王波是恩施一名公务员。他和女友向娜是去年女儿会上认识,准备今年10月结婚。作为土家族的一员,我们还是很怀念女儿会过去的一些传统习俗。如今,女儿会依旧为许多忙碌的都市男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通过一些活动,大家不仅增进了了解,也感受到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青年小伙刘锐报名参加了此次女儿会相亲活动。他坦言,虽然自己是土家族,但由于常年在外打工从未参加过女儿会。这次参加女儿会,一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同甘共苦的恋人,同时也想多了解一些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他说:虽然现在女儿会原有的一些习俗已经淡化了,但我们仍需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土家女儿会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希望它能焕发新的光彩,吸引更多人关注。
  【篇六:少数民族民族的中秋习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到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始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只是汉族的节日,目前我国的侗族、苗族、壮族、傣族、黎族、满族、朝鲜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且节俗各异。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阿细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篇七:壮族传统的情人节陇端节】
  陇端节又称陇端风流街,是富宁县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间择日举行。陇端系壮语下田坎赶街之意。举行陇端节的地点一般在宽阔的田坝中间,各村寨的壮族赶到现场,或对唱情歌,或演壮剧,或调换大牲畜,或交换农副产品,极为热闹。
  富宁壮族农历一至四月间的陇端节又叫陇端街,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传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节日期间,人们盛装歌舞,热闹非凡,一台台壮戏连日连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戏,夜里演文戏,俗话说:无戏不陇端。除了看戏对歌,年轻人在节日里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对歌跳舞互相认识,加深情谊,并根据才貌人品等的比试,推荐本年度最佳风流人,所以,陇端节又被称为赶风流歌会有首古诗这样描绘陇端节盛况:
  清明前后足欢娱, 博濑滩头记早趋。
  翠盖如云来丽者, 青衫雾毂走狂奴。
  未知东首谁为主, 不信罗敷自有夫。
  翻笑江南逞游冶, 杏花春雨太模糊。
  陇端是壮语,原意为下田坝赶街。在远古,壮族先民依山傍水建村落,每逢开春,各地壮族聚集区自选吉日开市,以物易物,互换稻种、农具,形成了早期的集市贸易。在壮乡春暖花开的集市上,青年男女以歌代言,三五成群地相邀对歌,寻情侣。老年人则在集市上寻亲访友,找老恋人叙旧情。当地汉族称陇端街花街风流街。富宁县的陇端节实属壮族人的情人节,而广南、文山、西畴、砚山、麻栗坡等县的壮族,则将这一节日叫做赫丹滇 嘎腻,赶集形式和陇端街一样。
  富宁县归朝镇孟村的陇端节历史悠久,度节的人数或多或少, 数百年来,从未中断。据说1979年的陇端节,到孟村的壮族青年有上万人,平时寂静的孟村很是热闹了一番。今年的陇端节,却是孟村有史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
  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为了欢迎远方的客人,孟村美丽的壮族姑娘将乡亲们前几日赶制的糯米花、糯米年粑、糯米白酒端出来,敬献给各路宾客。美丽的姑娘让远来的壮族小伙情意绵绵,歌兴大发;醉人的酒歌令来宾开怀畅饮,翩翩起舞。
  【篇八:汉族尚红贵黄习俗】
  在对色彩的崇尚上,汉族有尚红色、贵黄色的习俗。
  尚红,早在《礼记·檀弓上》就记载说:周人尚赤。这种尚赤的风土人情在汉族古代有许多表现:中国古称九州,又别称赤县神州赤鸟被视为瑞鸟,又被作为太阳的别称;纯洁善良之孝子被誉为赤子,忠心赤诚的高尚品德称为赤心;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原料铜,被誉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颜色为,遂发展成泛指一般的红色。
  由于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所以常把妇女的盛装称之为红妆,并以红妆代指美女;或把妇女美丽的容貌称之红颜,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妇的住房称为红闺;甚至盛装出游的男女也被称作红男绿女。不仅如此,汉族民间把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历代农民起义中,有的称赤眉军,有的叫红巾军,还有红袄军红灯照,直至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也曾称为
  在汉族民间习俗的贺庆寿礼、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贺寿的寿面要用红纸相扎,新娘要穿红衣,逢年过节送礼也要贴红纸,年节及喜庆送钱要用红纸包装,俗称红纸包。凡此种种俗称红喜事
  汉族在尚红的同时又贵黄。《白虎通义·号篇》云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色为五色中最高贵,代表中央。因此,汉族古代皇帝均尊黄色为正色,皇帝穿的龙袍又称黄袍;祭祀时也要穿黄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严。
  在宗教方面,不仅道教敬黄色,服黄色,而且佛教也认为黄色素雅、绝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装、建筑及其他装饰多用黄色,器皿多鎏金”(涂金”)
  汉族民间贵黄最典型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甚至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号。
  此外,汉族还忌白,认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丧礼均用白色来表示肃穆哀悼。丧事又俗称白喜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9a1e5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6.html

《中国传统民俗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