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及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1: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EDTA
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及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及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40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研究组采用手工计数方法分析,观察统计两种方法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血细胞情况。结果:观察统计两种分析方法发现,研究组与参照组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针对白细胞分类中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影响效果最为显著。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会给血细胞分析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可能会出现误差,需要高度重视。
【关键词】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质量;误差影响
血小板检验是当前临床血常规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能够检查出血原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与血液疾病等情况,从而给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合理依据。在针对血细胞血小板等检测分析时,常常采用EDTA-K2应用为抗凝剂,且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是该物质可能会促使血小板出现聚集,一旦发生聚集,聚集物难以受到溶血素影响,所以不容易被破坏,最终会导致依赖性血小板聚集情况发生,通常情况下,血小板聚集会表现出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能会给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出现误差。近几年以来,因EDTA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问题逐渐增多,具体引发机制较为复杂,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误诊与误治,所以必须要及时掌握了解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计数等影响,从而探讨出合理处理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给血细胞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效果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20201月至20211月时间内接收的40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者当作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参照组男女比重9:11,年龄最小25岁,年龄最大59岁,年龄均值(48.34±1.25)岁;研究组男女比重9:12,年龄最小26岁,年龄最大58岁,年龄均值(48.26±1.34)岁;两组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仪器选择分析:将已经确认是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研究对象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2ml静脉血抽取,并加入EDTA抗凝管之中,轻缓摇晃确保混合均匀,并且在2小时内放置在血细胞分析仪中进行血细胞分析。
手工计数分析方法:针对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分析采用手工计数方法严格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白细胞分类推片后瑞氏染液染色,镜200个白细胞,以上均由本科室两名有经验的主管技师同时操作,测定结果暂定为本实验真值。
1.3观察指标
分析统计学血细胞各个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白细胞计数等;并对白细胞具体分类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主要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t进行检验,并用(±s)表示,如果处理分析结果P<0.05,则可以表示统计学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血细胞分析结果

如表1分析结果可见,研究组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相比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上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统计血细胞分析结果情况(±s)

n(

血小板计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
照组0
2.37
79.45±203.31±1.85
105.58±19.85
10.98±3.97
究组0

2131.45±21.38
3.26±1.95
102.87±14.28
.14
8.68±2P<0.05>0.05>0.05<0.05
2.2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如下表所示,两组分析结果中淋巴细胞存在较大差异,P<0.05,血细胞分析仪测量分析淋巴细胞指标相对偏高。
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s)


n(
中性粒细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照组
20
12
0.704±0.0.29±0.070.01±0.005

究组

20
08
0.723±0.0.22±0.050.01±0.006
P>0.05<0.05>0.05
3讨论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发现,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大约在1.26%左右,在发生机制上认为主要和特殊药物应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与毒血症等因素有着一定关系。通常情况下,在采集EDTA抗凝血制片2后,需要给予瑞氏染液染色,这时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很多个血小板聚集块,并且PLT直方图随之会出现一定变化,比如表现出无拟合曲线,并且仪器上会显示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出现“R”警示等。另外,还有研究表明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还和血小板表面某个隐匿性抗原有着一定关系。EDTA可以促使血小板发生活化,从而导致血小板形态出现变化,从正常圆盘状改变成圆球形,所以会致使血小板膜表面某个隐匿性抗原构想发生变化,并和血浆中自身抗体进行结合,一旦结合之后,就会对细胞膜中磷酸酯酶A2与磷脂酶C进行激活,促使血小板膜磷脂发生水解,进而释放出花生四烯酸、胶原、内源性钙离子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会诱发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活化,最终导致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逐渐聚集形成团块。
溶血素成本中大多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该成分可以对细胞膜中存在磷脂进行作用,促使磷脂快速溶解,并和蛋白分离,在细胞膜上形成小孔后会逐渐释放出细胞内的内容物,但是溶血素针对血小板聚集团块无法进行破坏,所以在检测分析时会将部分较小血小板聚集团块认作是白细胞计数,从而导致白细胞计数出现假性增高,由于聚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所以给白细胞造成的影响也会显示出一定差异。此次研究结果中,针对依赖性血小板聚集采用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计数检测表现出较大误差,例如血小板与白细胞计数上,两种方法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白细胞计数误差程度高达11%左右,并且深入白细胞分类中分析发现,淋巴细胞指标会出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相对减少,对于红细胞计数与血
红蛋白则不会出现明显差异。这也表示,针对血小板聚集减少情况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可能会出现误差,所以应该选择手工计数或者镜检方式进行检测分析,以降低误差,减少对血细胞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
综上,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会给血细胞检查分析结果造成影响,需要提高重视,选择手工计数或者镜检方式检测分析,以缩小误差。
参考文献:
[1]廖远泉,郭喜.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探析及其对策[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20,08(03:133-139.
[2]钟小婷,马祥波,胡志愿,.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009(003:P.360-36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d169910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4.html

《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及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