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盂兰神功》

发布时间:2014-07-16 21:11: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影评《盂兰神功》:全军覆没,人间鬼域

张家辉首次自导自演的《盂兰神功》,取广东粤剧戏班的民间习俗,加入了奇情恐怖的闹鬼情节,令这幻海奇情式小品充满惊吓效果。戏班和灵异确是一拍即合,道地而鬼怪,一如去年的《奇幻夜》和《僵尸》,早就是香港片消失的类型,难得近年有电影人努力地恢复着,其志可嘉。

让鬼怪作为节庆,西方有万圣节,香港便有兰节,俗称鬼节,乃传统的祭祖节日,相传鬼门大开,群鬼自游行,巿民路边烧香以超渡。在港,此乃潮洲人士传入港的节日,已逾一百二十年历史,他们所办的兰胜会,从农历七月初一举行,一直到七月底,活动包括祭祀、烧纸钱、派平安米、神功戏演出等。

年纪轻轻时,常见球场久不久便搭起神功戏棚,大锣大鼓娱乐街坊,却不知其源流底蕴,《盂兰神功》开首便以婆婆街边烧衣纸撞鬼开始,步步地道出这戏班传统。

老戏班班主啸天的儿子宗华(张家辉饰),因内地出版生意失败,回到老父身边,认识了剧团的花旦小燕(刘心悠饰)。另一边厢,另一戏班花旦艳秋(吴家丽饰),因演出扭伤脚而被彻换,艳秋不惜一切抢回正印花旦地位。啸天因病入院,宗华暂代班主职责,怪事亦接踵而至

宗华以外来者眼光,看戏班中不少神功戏传统,小至「吉」字关口,留席给鬼观众,大至破台要背转身,不可言语等等,资料搜集颇丰富,起着一点窥秘效果。

可能是避重就轻关系,虽云是戏班背景,实际关乎戏曲与表演的细节不多,戏班台前幕后的岗位,亦只属轻轻带过,实是有点可惜。

重点当然落于宗华进入戏班后的「艳遇」,及种种撞鬼情节,无论是房间、医院、夜街、戏棚等等,泡制一幕幕强劲的惊吓场面,部分如「一条鞭路」的夜街撞鬼,宗华在监视器中目睹自己被鬼附等等,构思和拍摄都不俗,收先声夺人之效,场面十分吓人。

戏中宗华同父异母的女儿晶晶,由讨厌戏班而忽然想踏台班,鬼附身的情节由此揭开,戏班因女鬼作崇,而怪事连篇,与另一戏班花旦艳秋星沉影寂的悬念亦由此展开。

戏内铺排宗华乃文化人,办书报社生意大败,还跟女友分手,可谓走霉运,亦因此与「愈穷愈见鬼」广东谚语不谋而合。张家辉的斯文书生造型,刻意收敛了搞笑的个人特色,一本正经,尤如《聊斋志异》无异,书生撞鬼,都由艳遇开始。虽云如此,但其实它受欧美和日本影响甚多,是港、日和美式鬼片大汇集。日式贞子般的怨灵来袭,大搞狂烈及突然的惊吓;扭曲肢体而半天吊的场面,相信来自《驱魔人》;厉鬼不止随时附身,甚至不时凌空而至,兼可被录影器材摄录,还演进至咬人吃人杀人,十分凶悍,又港片的与时并进,很能满足鬼片迷的脾胃。笔者胆小,部分场面被迫无法直视银幕。

其实,戏班闹鬼的故事,无法想起许鞍华的《撞到正》,它强调下乡戏班的传统和生态,又集合小岛风情和民间传说,甚至追溯了二次大战中的怨灵,是新浪潮时期的经典作,深探了传统和现代融合的种种矛盾。

《盂兰神功》集中戏班开锣前的际遇,其实这小戏班没什真正的描写,花旦二帮小生龙套等占戏不多,但点出了戏院观众聊落,只有鬼观众这冷冷一笔,此片其实更多地触及传承,两代班主的交接,但无论戏班抑或港片,都有后继无人之叹,有心无力。

张家辉导来中规中矩,全片只着重惊吓场面,人物相当单薄,而戏班背景亦十分抽离,实感不足。当中父子关系,宗华与戏班各人的关系等,尤其跟花旦小燕的感情关系,极为不完整,不知是否因某些部分效果不理想而删掉(片长只81分钟,明显地underrun),直接影响了戏味和效果。

最让人感叹是,戏班怨念和仇恨祸延下代,虽有罪孽但没有救赎,在一个困兽斗的布局中,欲一直没法找到生机,以至酿成重蹈覆辙的悲剧。戏里整个戏班覆没,无论戏子、乐师和观众,人人都难以自救和逃出生天,变成人间鬼域,对照当下香港,箇中悲凉、愤慨和无奈,实在罄竹难书。

首看电影 www.shoukanw.com

好看电影网 www.haokan567.com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9f196d383d049649a665833.html

《影评《盂兰神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