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5-22 21:17: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八下语文期末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8分,共20)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tú)  演(yì)  山(lù)  震耳欲(lóng)

B(nàn) (dūn) (qū) 阳奉阴(wéi)

C(shù) (hè) (uán) 三头六(bèi)

D.告(jiè) (hào) (fěi) 绎不绝(luò)

【解析】 B选项里“难事”的“难”应读“nán”;C选项里“三头六臂”的“臂”应读“bì”; D选项里“眺望”的“眺”应读“t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褪色   穹顶   海枯石烂   瞬夕万变

B.纳闷   犹豫   不知所措   如丝如缕

C.横溢   静穆   前呼后拥   相辅相承

D.豁然   拙劣   风云变幻   多多溢善

【解析】A选项里“瞬夕万变”的“夕”应写成“息”;C选项里“相辅相承”的“承”应写成“成”;D选项里“多多溢善”的“溢”应写成“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A.只要我们光明正大地做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问心无愧。

B.那些飞机冲撞到大楼上,熊熊大火吞噬一切,庞大的建筑物分崩离析的照片,使我们感到难以置信、悲痛欲绝以及无法遏制的愤怒。

C.我们到了宿营地,就在老师的指导下班师回朝,准备好好体验一下野营生活。

D.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

【解析】C项,“班师回朝”的意思是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安营扎寨”。

4(2017·枣庄)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解析】 A.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去掉“在”和“中”。 C.语序不当,应是“新出土的一大批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海上丝路文物”。D.“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两年一直没赢;另一种是海燕队两年没赢过飞虎队。有歧义。

5(2017·鄂州)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的,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②⑤③①⑥④  B.②③⑤⑥①④  C.④②⑤③⑥①  D.④②③⑤①⑥

【解析】首先确定首句:总起句④,排除AB。①和⑥句相比,①句放在句末合适,因为⑥句中的“他们”指代③句“那些很美的人”。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B.《礼记》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诗人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解析】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梅”字的古诗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

()根据要求,完成89题。(5)

(2017·莱芜)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某校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3)

活动一:征集对联

8.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

下联:莫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尽显文明新风

活动二 :举办辩论赛

9.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有关部门取缔了路边摊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观点,阐明理由。(2)

示例一:我赞同取缔路边摊点。路边摊点大多属于无证经营,往往不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卫生条件难以保证。部分人还会占道经营,造成交通拥堵。示例二:我认为应当妥善处理,不能盲目取缔。路边摊点经营收入往往是某些家庭的经济,盲目取缔会给一些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困难,不利于社会稳定,另外,也会给居民生活带不便。

()名著阅读(3)

10.请写出下图故事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筑路的情景。这天晚上,召开了全体党、团员会议,托卡列夫告诉大家白匪要在乌克兰组织大暴乱,城里派不出第二批人。保尔和同志们了解情况后,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他们说:“党需要我们在这儿,我们就在这儿!”突然树林里响起枪声,经过一场战斗,匪徒被赶走了。匪徒的出现并没有吓到筑路队。第二天一早筑路队就开始干了起。

()汉字书写(2)

11.请将下面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阅读(12—26题,共4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2)

自古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13(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解析】C项,诗人的朋友杜少府要去外地做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1)一食尽粟一石( 有时 )

(2)执策而之  ( 面对 )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是在奴役的手中受到耻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吃,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6. 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

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17. 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3)

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0)

(2017·咸宁)恰与够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有个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越大,胆子越越大,往往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看,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__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__

19.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

不能去掉。“往往”是每每、时常的意思,在句中表示“话多了半句,后果时常大得多”,如果去掉过于绝对,不严密。“往往”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

20.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④段的作用。(3)

结构方面:承上启下(过渡)。内容方面:承接上文论证写文章、说话对“够“的把握是困难的,困难有个量化,自然引出下文对物质(权位、名誉)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的论述。

21.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2)

事例论证、对比论证。主要论证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的观点(或对物质、权位、名誉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14)

(2017·威海)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以示坚强,气得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摘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22.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叙述(记叙)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写作经历和感悟。(2)

23.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3)

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24.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是指什么?(3)

用光滑的丝绸涌动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怦然心动。“湿漉漉的感觉”是指“大自然给我的感动”。

25.请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3)

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歌颂美好人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26.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3)

__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__

四、作文(50)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是遇见。当温暖遇见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季,便有了岁月;当天空遇见地面,便有了永恒;当男人遇见女人,便有了爱情。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是难以忘怀的。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5b7a1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e.html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