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课题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
识读教材中的图片和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
时空观念:西域地理位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秦朝和西汉形势图对比、丝绸之
路中西方物品和技术的往来、两条丝路路线、一带一路。
史料实证:秦朝和西汉形势图对比、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丝绸之路的意义。历史解释:西域、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家国情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一带一路。
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路线和意义难点启发学生思维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好奇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好奇心,提升对新课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导入新课用实物葡萄、核桃导入。

一、丝绸之路——开辟篇(张骞通西查看书本,在地图中的兴趣。
找出西域的位置。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呈现历史发展的脉络
讲授新课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背景(教师讲述)


3、张骞出使西域
从困难、精神、启示入手学生看课本P68-69,在课文中划出,并做好标注。
创设问题: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的困难和坚持完成使命给我们的启示。4、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二、丝绸之路——管理篇西汉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老师讲述)
三、丝绸之路——交流篇(丝绸之路)
创设问题: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3、中西方往来物品及技术
问题:假如您是长安的一名商人,现在去西域做生意,您会带什么物品去贩卖,又带回什么东西呢?4、历史意义:
通过“我来举证”,引出历史意义。四、
知识拓展:丝绸之路——传承篇(合作共赢谱新篇(“一带一路”战略)


识图、分析、小组讨论、回答
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入,突出家
分析材料,理解意义国情怀。和“凿空”

识图、齐读、聆听、突出史料实证,感悟
家国情怀。
阅读课本,提取有效突出史料实证,信息,回答相关问家国情怀。题。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阅读课本后,
分组讨论,回答
“我来举证”这一环节,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知识归纳
观看视频,体会“一和分析能力。带一路”战略的高瞻远瞩


课堂小结(板书)


课堂练习

课堂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0e474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e5.html

《【公开课教案】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