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主 任 工 作 讲 座 稿

发布时间:2015-04-18 23:44: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稿

——王晓雄

培训对象——班主任

培训内容

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但也是最忙的主任。这个主任必须具有“班本意识。”

任何一个班级都是具体、独特、不可替代的。班主任只有不断地深班级,认识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学情状况、情感态度等,才能找到做好工作的切入口。换句话说,班主任思考、谋划班级事务要体现出(1)“为了班级”.(“为了班级”是指以改进班级实践、解决班级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2)“在班级中”。(在班级中”是指确立一种理念,即班级自身的问题由班级自己解决,由班主任和学生通过共同探讨与分析来解决。)(3)“基于班级(“基于班级”是指组织各种活动、创建规范等。)为内涵的班本意识。

、班本意识是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班主任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这种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的人”。因此,现代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业理论,专业道德、专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者,要经过长期的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地位。

2、班主任意识能提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水平。

(1)、班主任工作要体现独特的个性在班中确立班本意识,践行班本意识,就要求班主任在专业化进程中彰显个性、形成特色、学生的差异性和班级是差异性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班主任意识,班级工作的思路目标措施方法,人际沟通,情感表达等都要始终贯彻班本意识,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走入学生的心灵,走向高效优质,走向个性化、特色化,班主任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班主任。

2)、班本意识要求共同成长。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

学生是变化的,班主任工作不变的是“班本意识”成长永无止境,没有班主任个体素质的提升,就难有高质量教育;没有班主任的主动发展,就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班主任的创新精神,就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要求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成长。

3)、班本意识强化了“以人为本”。

班本意识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参考者、帮助者、服务者、关注者,而非居高临下的管理者、指挥者、裁判或权威。班主任与学生平等的,从某种角度上要更提倡让班主任去适应学生及班集体(及所谓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环境)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3、班本意识确立的途径。

班本意识的确立是对班主任自身专业角色及其工作价值的选择,认同与实际的动态的持续优化过程。需要班主任在学习中生成,在实践中历练,在反思中提升。

1)、在学习中生成。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没有读书学习,就没有吸纳更新,没有读书学习,就没有裂变生成。读书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思想,锻造新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只有学习,我们思想的河水才能流动的更快,只有读书学习,我们的视野才能更开阔,听觉才能更畅通,只有读书学习,我们的胸襟才能更开阔,境界才能更高远。只有读书学习,我们的智慧才能跃动,心灵飞扬。因而要确立班本意识,必须加强读书学习,做到学以立德,提高境界,学习智慧,开阔眼界,学以致用,创新工作。

2)、在实践中历练。

任何缺少实践基础的理论都是“水中月、镜中花”,班本意识的确立必须牢牢建立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当中。

3)、在反思中提升。

反思是提升自身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反思的本质是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反思是通过反省、思考、探索来解决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从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反思可分为:a对实践的反思。b实践中反思。c为实践反思。

二、习惯的养成塑造人生。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习惯对学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培养学生劳动、学习、卫生、孝顺等习惯,开展如《习惯改变人生》的主题班会,通过具体事例,互相讨论,让他们懂得: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三、让爱打造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班主任是一项充满了感情的工作,班主任要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为一切学生,对待后进生不放弃。

四、教师要有亲和力。

1、亲和力的内涵。

“亲”有亲切、亲近、亲密、和蔼可亲等表示感情好,关系密切之意。表现为信任、爱心、关心、温暖、支持、帮助等。“和”是指和谐、和睦、协调、在词典上,亲和力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教师“亲和力”是指在身教、言教过程中,教师通过其人格魅力以及信任、关心、爱护、帮助学生等。带有感情倾向的行为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和信赖感。

2、教师亲和力的作用。

①体现教师素质。

亲和力与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一笑一颦,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表扬,就是的举止不无彰显教师的亲和力,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亲和力,能够充分凸显教师是否懂得教育的艺术,是否懂得管理的方法,是否懂得教育评价的真谛,是否知晓现代教育理念。

②改善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教学的管理者,学生的倾听者,学习的合作者与指导者,“平等中的首席”,教师通过自己的亲和力能改变“教”与“学”那种冷漠的分离状态,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教学成为师生的共同活动。亲和力让学生凝聚在教师周围,在教师引领下不断地进步。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情感关系建立的过程。

③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具有亲和力,能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因而学生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食其高,不顾学生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里,即使他学问再高,讲得再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目标。

3、培养亲和力的途径。

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①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对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这样学生才会更亲近教师。

②多元化评价的观念。多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多鼓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教师的亲切、亲近,从而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③民主平等的观念。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两个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参与者、合作者、指挥者、管理者。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通过民主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民主,从而更加亲近教师。

4、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一)、反思课堂教学。

(二)、反思教学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8967dcb0717fd5360cdcf0.html

《班 主 任 工 作 讲 座 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