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版)

发布时间:2017-12-10 11:48: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1-15题,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瓷碗破碎 D.粮食酿酒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解答.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故答案选B

 

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花盆 B

铁锅 C

玻璃杯 D

木碗

【考点】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塑料花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铁锅是用生铁或不锈钢制成的,生铁或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木碗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胡萝卜 B.米饭 C.西红柿 D.鸡蛋

【考点】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和常见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素判断.

【解答】解:A.胡萝卜主要含有维生素,不合题意;

B.米饭主要含有糖类,不合题意;

C.西红柿主要含有维生素,不合题意;

D.鸡蛋主要含有蛋白质,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CONH22 B.(NH42SO4 CK2CO3 DCa3PO42

【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NH42SO4中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Ca3PO42中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D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 B.氧 C.铝 D.硫

【考点】C2: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C4: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判断.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铝.

故选:C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泥土 C.植物油 D.面粉

【考点】7C: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

B、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不是溶液,故错;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

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错.

故选:A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下蒸发皿 B

滴加液体

C

添加酒精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考点】4I:蒸发与蒸馏操作;44:加热器皿﹣酒精灯;49:液体药品的取用;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9.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合理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开发风能替代化石燃料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考点】K6: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79: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分析】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

B.根据过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进行解答;

C.根据新能源的利用来分析;

D.根据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故正确;

B.过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故错误;

C.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正确;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治理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B

 

11.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柠檬pH=2.1 B

苹果pH=3.0 C

菠萝pH=5.1 D

柿子pH=8.5

【考点】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A、柠檬pH=2.1,小于7,呈酸性;

B、苹果pH=3.0,小于7,呈酸性;

C、菠萝pH=5.1,小于7,呈酸性;

C、柿子pH=8.5,大于7,呈碱性;呈酸性的物质中,柠檬的pH最小,故酸性最强,

故选A

 

12.锗通常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锗属于金属元素

B.锗的元素符号是Ge

C.锗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2

D.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2.63g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锗,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锗元素的符号为Ge,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用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C.在加油站可以接打电话

D.开灯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考点】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H5: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A、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既可以阻止烟尘进入呼吸道,又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分析;

B、根据常见的灭火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磁波容易产生火花判断;

D、根据燃气的可燃性分析.

【解答】解:A、火灾烟很大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从而严防烟尘中毒,故做法正确;

B、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这是因为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立即浇水灭火,油会附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故做法错误;

C、在加油站用手机打电话产生的电磁波,容易发生火灾,故做法错误;

D、燃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故做法错误.

故选A

 

14.三氧化硫常用于工业制硫酸,三氧化硫(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0 C+4 D+6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硫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3=0,则x=+6价.

故选:D

 

1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C.最外层有1个电子 D.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62: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带火星的木条不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如带火星的木条在含有氧气的空气中不能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全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7.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C.图中的甲和丁属于氧化物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FA: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计算、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

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没有单质的生成,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故B正确;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甲物质是二氧化碳,丁物质是水,都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A

 

18.云南勐海是普洱茶的产地之一,也出产多种名优绿茶,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765246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单宁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2281318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可见一个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76524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9.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9H:盐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MgCl2能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BNa2CO3NaOH溶液均能与稀硫酸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C、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故选:C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30时,把10g丙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丙的饱和溶液

B50时,把甲、乙、丙三种溶液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

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3.1%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3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10g,所以把10g丙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丙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

B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50时,把甲、乙、丙三种溶液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故B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C正确;

D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0%=23.1%,故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 Al ;(21个硅原子 Si 

32个二氧化氮分子 2NO2 ;(4)镁离子 Mg2+ 

5)硝酸银离子 NO3 ;(6)标出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KO3 

【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6)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硅原子表示为:Si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2NO2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硝酸银离子可表示为:NO3

6)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可表示为:KO3

故答案为:(1Al;(2Si;(32NO2;(4Mg2+;(5NO3;(6KO3

 

22.(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可燃冰 B、稀盐酸 C、活性炭 D、不锈钢 E、乙醇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可用于吸附冰箱内异味的是 C 

可用于制作刀具的是 D 

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B 

驾驶员驾车前不能饮用含有 E 的饮料;

2017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 A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石油 、天然气等,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因其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但由于氢气的 生产 成本高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考点】H7: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8E:生铁和钢;92: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AB: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C6: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HE: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HN: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2)根据三大化石燃料的分类以及氢能使用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内异味;故填:C

不锈钢硬度大、韧性好,可用来制刀具;故填: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来除铁锈;故填:B

乙醇俗称酒精,能麻醉人体神经系统,所以驾驶员驾车前不能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故填:E

2017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可燃性;故填:A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氢能目前的生产成本太高,储存运输困难;故填:石油;生产.

 

23.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研究水的组成时,需在电解器的玻璃管内加满水,且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2SO4以增强 增强水的导电性 ,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3)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 蒸馏 (选填吸附消毒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热时出现 防止暴沸 

4)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海水中 水蒸发 

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为:溶解、 过滤 、蒸发;

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 碘 元素可预防人体甲状腺肿大.

【考点】72:水的组成;71:电解水实验;76: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77:硬水与软水;9E:氯化钠与粗盐提纯;9O: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1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

根据清澈、透明的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解答;

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

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解答;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3)根据蒸馏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

4根据风力越大、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进行解答;

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进行解答;

元素与人体的作用解答.

【解答】解: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

清澈、透明的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

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

2)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边产生较多的气体,该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出现,可说明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边产生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说明为氧气;两边气体体积比为21

3)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

4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海水中水蒸发.

实验室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时,一般要经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三个步骤.

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元素可预防人体甲状腺肿大.

答案:

1

2)增强水的导电性;21

3)蒸馏;防止暴沸;

4水蒸发;过滤;碘.

 

2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以下是3种常见的金属矿石,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 (填字母).

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工业上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3)钢窗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还可有效防止钢窗与空气中的 氧气  (填物质名称)和水接触而生锈.

4)向装有少量金属铁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为 无色溶液变成了浅绿色,有气泡冒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5)学校的实验室中,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已知:FeO+H2SO4FeSO4+H2OCuO+H2SO4CuSO4+H2O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可能有Fe

若步骤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有五种物质

若步骤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没有CuO

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③④ 

【考点】8B:铁的冶炼;85:金属的化学性质;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93:酸的化学性质;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在车体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而生锈进行解答;

4)根据铁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5)根据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填:A

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2Fe+3CO2

3)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在车体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而生锈;故填:氧气;

4)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了浅绿色,有气泡冒出;故填:无色溶液变成了浅绿色,有气泡冒出;Fe+2HCl=FeCl2+H2

5)由于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故正确;

若步骤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没有剩余的硫酸,如果硫酸的量不足,则固体乙中最多可以有FeFeOCuOCCu五种物质,故正确;

若步骤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能判断黑色粉末中含有CuO,不能判断固体乙中是否有CuO,故错误;

固体乙呈红色,说明有铁置换出的铜,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CuO.故正确.

故填:①③④

 

25ABCDE为初中常见到物质,B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B的化学式 CO D的化学式 CaCO3 

2)写出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BCDE为初中常见到物质,BE组成元素相同,AB都会与氧气反应,所以A是碳,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C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为初中常见到物质,BE组成元素相同,AB都会与氧气反应,所以A是碳,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C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CODCaCO3

2A转化为E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故答案为:(1COCaCO3

2C+O2CO2

 

三、实验与探究(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6.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分解 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③ (填序号).

反应前,将集气瓶住满水,用玻璃瓶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4)实验室中一般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

5)适合用D装置收集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小 

【考点】6D:氧气的制取装置;6E:氧气的收集方法;6F:氧气的检验和验满;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3)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分析;

5)根据气体的密度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a是酒精灯,b是试管;故填:酒精灯;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反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选用此发生装置的理由是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填:A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前,应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①③

4)实验室中一般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下的反应,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故填:B

5)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密度比空气小.

 

27.小明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其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该同学选取5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已知Na2SO4的水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 Na2SO4NaOH 

猜想三:Na2SO4CuSO4

猜想四:Na2SO4CuSO4NaOH

其中不合理的是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实验方案与验证】

【拓展延伸】金属钠在运输、保存中应该注意 防潮 

【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物有可能剩余来分析;

【实验方案与验证】实验一:根据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来分析;

实验二: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来分析;

实验三: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拓展延伸】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将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若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二者都没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

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有硫酸钠、氢氧化钠;

所以硫酸铜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有硫酸钠、硫酸铜.

因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二者不能共存.

故填:Na2SO4NaOH;硫酸铜与氢氧化钠不能在溶液中共存(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方案与验证】

实验一: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所以若滤液为无色,则一定不含硫酸铜,即猜想一或猜想二成立;故填:一或二;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而该滤液不能使之变色,所以滤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所以猜想一成立;故填:一;

实验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Na2SO4的水溶液呈中性,pH=7,所以若滤液的pH=7,则猜想一成立;故填:一;

【拓展延伸】因为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且能与水反应,所以要防潮.故填:防潮.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28.用47.8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得到50.0g碳酸钠溶液,请计算(温馨提示:CO2+2NaOH=Na2CO3+H2O).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 2.2 g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50.0g47.8g=2.2g

故填:2.2

2)设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为x

CO2+2NaOH=Na2CO3+H2O

44 106

2.2g x

=

x=5.3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6%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a8c597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d.html

《2017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