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教案

发布时间:2020-08-16 10:03: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气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设计的基本思想】

1、 本节设计的出发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与未来学者喜欢的“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的方法是一致的。面对未来的压力,学生有权获得在历史变革中求得生存的手段和观念,使他们感到力能应变,而起步之处便是学校。具有未来概念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面向和适应未来。由此设计了这一节面向未来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2、 本设计从红墨水不能倒入细口瓶实验导入新课内容——大气,经过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及避免流星撞击实验的探究,获得相关知识后,再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保护我们地球的外衣——大气层的思想意识。

3、 本设计有一重要特点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的手段去探索,去获取新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一致性对比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4、 考虑到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堂知识的密度和难度,第一课时可以只着力于理解大气的重要性和大气的温度变化规律,而对大气层的分层及对流层安排在下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 能借助实验分析大气具有保温作用和避免流星撞击作用。

4、能通过实验的手段来分析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能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2、初步学习通过图象的审读,能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一种换位读图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大气层的各点重要性知识点的建构及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理解

难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直筒(两只)、钢球、塑料袋、温度计、棉花、蜡烛、火柴、黑白纸袋各一只、CAI课件

学生桌面器材:

温度计(两只)、黑白纸袋各一只、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内容:

1、出示三个塑料袋(两个有物品,一个空)提问袋子里分别有什么物质呢?

学生讨论空的袋子中充满是无色的大气。引出新课。

教师阐述: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2、 建构模型,形象比喻:展示橙子剖面,橙子皮模拟大气层,橙子肉模拟地球,大气层约占地球半径的1/6。

3、 展示媒体:气球中充了100升无色大气,图示颜色表示各种气体成分所占体积含量,你能说出各部分所代表什么气体吗?

小结: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4、 大气中各种成分中你哪种气体比较了解,它对我们人类和地球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大气还有什么作用呢?分组讨论。

创设实验情景,重建认识结构。

拓展探究实验1:探究大气对避免流星的袭击作用

有相同的两直筒,其中一直筒空、另一直筒放有松散的棉絮(模拟大气层)由金属球相同高度下落,观察对复写纸的撞击情况,媒体投影。

拓展探究实验2:探究大气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展示一块海绵,提问海绵里是否存在空气。能否能通过实验证明得出。(放入水压,产生气泡)学生演示。除海绵外,棉花中是否存在空气呢?教师展示两块质量的“棉被”(一松一实),冬天选择哪一条比较暖和,为什么?展开讨论,积极发言。

教师补充阐述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松的“棉被”空气含量高,保温性能好。而我们地球同样也被这样“棉被”——大气保护着,起着保温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去体验,去领悟而获得知识]

总结得出: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对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欣赏自然风光,课堂轻松片刻。

提问这张图片所描绘什么季节的景色?山脚和山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景象?这说明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乘座“未来2号”太空气球来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以自然风光图片情景和别致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培养探究能力,养成合作精神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特点: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思考】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通过实验分析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拓展探究实验3:比较什么颜色容易吸热?

步骤:1、你认为白色纸和黑色纸哪种吸热快?遵循以下的步骤

来验证你的猜想。

2、按如图所示,点燃蜡烛,记录数据。

结论:黑色纸比白色纸吸热_______(快/慢)

[师生协作,共同探究,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师生情感,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学及教学平等的原则]

及时合理评价,共享探究成果

每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其它进行合理评价。

迁移反馈知识,愉悦总结课堂

通过【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小结本节课内容,同时使学生从自己做起一同来保护我们的大气。

课后继续探究,实现课堂延续

假设你是第一个乘坐热气球在大气中飞行的人,你必须带上哪些物品?查资料找出早期探险者携带的物品,至少写两段有关携带品及携带理由的短文。

[使学生从问题中来,以回到问题中去,实现课堂的延续性]



任务单

活动一: 读图,通过小组论讨得出信息:

信息一:

信息二:

活动二:通过实验分析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探究课题:比较什么颜色容易吸热?

步骤:1、你认为白色纸和黑色纸哪种吸热快?遵循以下的步骤

来验证你的猜想。

2、按如图所示,点燃蜡烛,记录数据。

结论:黑色纸比白色纸吸热_______(快/慢)

课外活动:

假设你是第一个乘坐热气球在大气中飞行的人,你必须带上哪些物品?查资料找出早期探险者携带的物品,至少写两段有关携带品及携带理由的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de423c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1.html

《大气层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