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赋 江淹

发布时间:2012-05-28 22:45: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语文》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名称

涵咏回味的经典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了解南北朝时战乱频仍、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

方法能力

如何借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来刻画人的心理感受。

社会能力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离别。

目标群体

已有一定语文基础的五专、中专一年级学生,但学生基础薄弱,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主动性,自觉性,需要多方面引导、沟通。

教学环境

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别赋》

一、 导入新课:

离情别绪是中国文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古人写送别的诗词有很多,请同学一起回顾一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江淹的《别赋》。江淹的《别赋》汇聚了各种离情别绪,集中表现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主题。 

这篇赋具体写了富贵之别,剑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士之别,情人之别,其中有刺客别知己时的悲慨,夫妻之别时的凄婉,方士之别时的超脱,情人之别时的缠绵,真是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少孤贫,后任中书侍郎,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迁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历仕宋、齐、梁三代。少年时以文章著名,钟嵘在《诗品》中称其诗体总杂,善于摹拟。有《江文通集》。

江淹突出的文学成就表现在他的辞赋方面,与鲍照并称。南朝辞赋发展到江、鲍,达到了一个高峰。江淹的《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均是南朝辞赋的佳作。

江淹的作品,据《自序传》说有十卷,这是江淹在齐代时的记录。据《梁书·江淹传》记载,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可知他后来又有新的作品,自己辑录为前后两集。《隋书·经籍志》云:《江淹集》九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记载《江淹前集》十卷,《江淹后集》十卷。唐朝之后,大多记载为十卷。明胡之骥著有《江文通集汇注》。据《梁书》本传,他还著有《齐史·十志》,今佚。

2、作者逸事:

梦笔生花

公元474年,江淹被贬到浦城当吴兴县令。据传,一夜宿城西孤山,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为一代文章风流魁首,当地人称为梦笔生花

江郎才尽

江淹到了晚年,才思微退。传说他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了那人。其后他写的文章就日渐失色。时人谓之才尽,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

3:写作背景:

赋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在于铺陈事物,讲求文彩,文词华丽。的称谓,汉代称古赋,篇幅较长,篇中多用问答式表现内容;六朝的称排赋骈赋,讲求骈偶;唐宋的称律赋,是科举应试的一种试体,讲究格式,对仗工整。

江淹的《别赋》汇聚了各种离情别绪,集中表现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主题。  这篇赋具体写了富贵之别,剑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士之别,情人之别,其中有刺客别知己时的悲慨,夫妻之别时的凄婉,方士之别时的超脱,情人之别时的缠绵,真是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三、原文及译文:

[原文]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译文] 令人沮丧销魂的事情,只有离别了。况且秦、吴两国距离遥远,燕、宋两国相隔千里,别后再难相会。有时离别在春苔始生的早春,有时离别在秋风刚起的时节,更是景物牵动情意。因此外出远行的游子愁肠欲断,百感交集,分外凄凉悲戚。听到萧萧秋风,也觉得声响特别;望着无边春云,也感到颜色奇异。行船,船在水边停留不动;乘车,车在山侧缓慢前移。船儿徘徊,哪能前行;马儿悲叫,声声不息。覆置酒杯不用,谁有兴致拿它喝酒;横放琴瑟不弹,泪水浸湿了远行的车轼。留在家里的人,只有和愁而卧;心神不能安定,似乎有所遗失。日影下了墙壁,沉没了光彩;月亮爬上栏杆,飞洒一片清光。夜月中,只见红兰挂满了秋露,青楸覆盖着寒霜。环视高大的房屋,重门掩闭空荡荡;手抚锦绸的帷帐,人去物留心凄凉。料想远行的游子在梦中也徘徊不进,他们别家的灵魂也在往故乡飞扬。

[原文]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

[译文] 所以,离别的感情虽然同是一种,而离别的事例却千差万别不尽相同。至于那种骑着备有银鞍的高头大马,坐着文绣车帷的华贵车乘,或者在长安的东都门外为行客设宴,或者在洛阳西北的金谷涧为游人饯行。琴奏羽声啊箫鼓齐鸣,美人的歌声啊叫人伤情;她们佩珠带玉的装饰啊在深秋的风光里尤其显得华丽,她们农罗着绮的穿戴啊在初春的景色中分外娇美鲜明。动听的歌声使正在吃饲料的马也仰起头来欣赏,叫潜藏在深潭中的鱼也浮上水面静听。然而到分手的时候也难免含泪,预感别后的寂寞不免伤神。

[原文]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译文] 又有侠客衔恩未报心中惭傀,他们是年轻的报德之士:聂政刺杀韩相侠累,豫让为智伯报仇雪耻,专诸刺杀吴王僚,荆轲入秦报燕太子的知遇。当他们告别父母,抛下妻子,离开邦国,远别故里,都是流着眼泪决别,擦着泪血互相凝视。他们驱赶出征的骏马义无反顾,目送他们的身影,只见马蹄卷起的尘土不时扬起,正是因为感恩才以一剑相拼,并非要换取声价而舍身于黄泉地里。武阳在秦廷闻钟鼓齐鸣而大惊失色,聂荌在韩地伏尸痛哭而悲伤至极。

[原文]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译文] 有时边境发生战争,人们背着弓箭参军戍边。将去辽水,辽水没有尽头;将赴雁山,雁山直插云端。而家乡却多么美好,深闺内室和风送暖,田间小路草香弥漫。太阳升在空中光辉闪耀,露珠洒在地下色彩斑烂。阳光照射得尘埃光彩绚丽,大地袭来的气息春意盎然。在这大好春光中,攀挑折李啊忍受不了离悉别恨,送别爱子出征啊泪湿轻罗裙衫。

[原文]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唯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译文] 至于离别到绝远的国家去,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与故乡告别;站在北边桥头,和亲人长辞。左右仆从啊,感情非常激动;亲朋戚友啊,泪水流个不停。铺荆在地而坐啊,以恨别诗篇相赠;唯有樽酒留饮啊,叙此别离的悲情。何况这别离又正值秋雁南飞的日子,白露降下的时令。怨而又怨啊,此去远山路曲曲弯弯;走了又走啊,迢迢长河岸哪有穷尽?

[原文]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译文] 又如丈夫住在淄水的西边,妻子住在黄河的北方。曾经是夫妻在晨光中同起梳洗,傍晚共坐一室燃起炉香。如今丈夫做官在千里之外,可怜妻子虚度青春时光。愧对闺中琴瑟,因别离而无心弹奏;懒上高台,致使帷幕长掩而暗淡昏黄。春天,庭院里只关闭着青苔的颜色;秋夜,罗帐中只含有明月的清光。夏日,辗转竹席啊白天难尽;冬夕,孤守银灯啊黑夜漫长。织成织锦曲啊眼泪已经流尽,制就回文诗啊顾影独自悲伤。

[原文] 傥有华阴上士,眼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蹔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译文] 或有在华阴山求仙的方土,服食丹药回到深山。法术已经奥妙却还继续修炼,道行已很高超但尚未得到真传。他们专心守着丹灶而不过问世事,为炼丹药正心定志坚。成仙即可驾鹤飞越河汉,得道便能乘鸾翱翔云天。瞬间一游就有行程万里,短暂一别已是人间千年。只是因为人间啊重视别离,辞别世人啊也难免无限依恋。

[原文]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硅,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译文] 此外还有“赠之以芍药”的诗句,和那“北方有佳人的歌唱,幽会桑中的卫国美女,相约上宫的陈国姑娘。当春草一片碧绿,春水清波荡漾,在南浦送别心爱的人儿,心情该是怎样的悲伤?至于秋露如珍珠,一弯秋月象珪玉一样,皎洁的明月晶莹的露霜,只觉光阴易逝春来秋往。心爱的人啊与您别离,徘徊不去的是思念的心肠。

[原文]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译文] 所以离别的种类不一样,离别的原因有千种。有离别就一定有哀怨;有哀怨就一定会充盈内心。离情别恨使人丧魂失魄,骨折心惊。即使王褒、扬雄辞赋绝妙,严安、徐乐文笔精美;即使金马门的才子,兰台中的群英;即使赋有“凌云”这样的称誉,辩有“雕龙”那样的名声,又有谁能描绘出短时分离的状貌,抒写出永久诀别的心情呢!

四、课文内容综述:

别赋通篇都贯穿着一个字——“别”,通篇体现着一种感情——“凄凉”,从开头到结尾,始终都沉浸在这一感情中,整篇文章显得相当紧凑,涉及到了富贵之别、剑客之别、从军之别、赴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求仙得道之别、热恋男女之别,将种种离别之情集于一体,使文章感情相当集中,使离别之情更加突出。

文章开篇点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一点睛之笔为文章增色不少,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一个“别”字将离别之苦,分别之痛发挥的淋漓尽致,作者也由此想到许多许多…………

文章结尾作者又写道——“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骸,心折骨惊”,将整篇文章之“别”作了一个总结,使各种离别之行犹如再现,使各种离别之愁跃然纸上,为文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别赋》并非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而是对人间种种别离作类型化的刻画。

五、文本讲读

1、难理解字词及典故:

惊:使动用法。

秣:牲口吃饲料。

仰秣,仰头咀嚼饲料。

耸:惧,这里等于说惊。

渊鱼之赤鳞:等于说“渊中赤鳞之鱼”。

这里形容音乐优美动听,使得正在吃饲料的马也仰起头来听,深渊中的鱼也跳出水面来欣赏。《韩诗外传》卷六:“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韩国:指聂政刺死侠累事。韩国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仇,严遂以百金结交聂政。聂感其意而辞其金,为之刺侠累。

赵厕:指豫让谋刺赵襄子的故事。战国时豫让事晋智伯,智伯以国士之礼待他。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遂变姓名为刑人,入襄子宫中涂饰厕所,欲伺机刺襄子。

吴宫:指专诸刺杀吴王僚的典故。战国时吴国公子光想谋夺吴国王位,乃使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于公子光所设宴席上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亦为吴王手下所杀。

燕士:指荆柯刺秦王的典故。荆柯为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到秦国去刺秦王,不中,遇害。

班:铺。班荆,把荆草铺在地上而坐。赠恨:向人诉说恨别之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楚五举与声子相善,“五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往)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谈归楚的事)。”后世因有“班荆道故”的成语。

桑中、上宫:《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邀)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鄘亦为卫地,故称《桑中》诗中的女子为卫女。上宫,卫地名。陈娥,实际上也是指卫女,取其不与上面的卫女重复。桑中、上宫,是约会的地点。卫女、陈娥,泛指美女。以上用《诗经》中的典故来叙述幽会。

南浦:常用来指送别的地方。见《楚词·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2、具体赏析七种离愁别绪:

七种不同的离别之状及其不同特点:

1)达官贵人之别。达官贵人账饮东都、笙歌罗列,表现为盛宴游娱的场景,只在离别之际才“衔涕”,才“感寂寞而伤神”。这里是“以乐景衬哀情”,而“以乐景衬哀情,愈见其哀”,作者极力渲染送别场景的隆重热闹——壮丽的车马、精美的服饰、丰盛的酒宴,加以如云的美人、欢快的音乐,意在表明羹残炙冷、双双送别人物之后的的感伤、落寞——鲜明的落差,强烈的对比,使得这种送别时的感伤之情愈加渗透纸背,促人泪下。

2)侠客壮士的之别。“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写得血泪相生,有血有肉,足见离别之人凛然的义气——他们义无反顾,“衔感于一剑”,慷慨赴义,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所表现出的来的视死如归之悲壮气氛。

3)士兵征人之别。“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代战争条件艰苦,从军之别无异于生离死别甚至于是迫于无奈的生离死别。这里作者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方法,边塞是“辽水无极,雁山参云”,家乡却是“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氛围,通过景物的鲜明对别来突出地渲染了军人与家人离别时的不忍之状。

4)羁臣使者之别。“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仆人侍卫们为之感心动魄,亲朋好友们为之泣涕流泪。作者此处没有直接描绘离国者的言行,而是描绘送行者的神情状态,从而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离国者“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的愁苦之情

5)宦游夫妇之别。“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丈夫远赴千里做官,只剩妇人独守闺房——这是夫妻劳燕分飞的原因。“春宫闭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四季流转,过往褪色,寥寥几笔,看似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妇人眼里确实度秒如年。也许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简单地描绘了四时景象,是为了突出韶华易逝,但在似水流年里,我们可以想到在这似水流年里妇人是怎样地度日如年、是怎样地白了青丝老了容颜的,这里就足以表现了闺阁的寂寞和思妇无穷无尽的期盼。

6)仙人世人之别。这里用的也是对比的手法——做仙必需、必须做出对人间的舍弃,作者在此写出了道士随幻想过成仙后的逍遥自在,以及在得道成仙之后他们想到的却是“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一前一后,对比鲜明,表现了成仙者对人间的依依惜别惜别之情。

7)男女情人之别。这里用的抒情技巧,同样是对比的手法,“春草碧色,春水渌波”的美妙春色与“秋露如珠,秋月如圭”的荒凉秋色形成了对比,由是让男女双方热恋时的缠绵缱绻与分别后仅剩少女单相思时的思念之苦也形成了对比,表现出少女“与子之别,思心徘徊”的绵绵不绝的思念。

六、艺术赏析:

本文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划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

1典型的总————总结构。

结构上,首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中以“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之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

2文章运用了许多典故来铺陈各种离愁别绪。骈偶非常突出,大量对仗十分工整的偶句,几乎俯拾可得,它们都是四字对和六字对,除少数虚词外,都是异字相对。通篇押韵,除“琴羽张兮萧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之外,都是隔句押韵;换韵较慢,多数是五个韵脚以上才换韵;许多段都是一韵到底,换韵就是另一段落。总之,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句法整饬而又错综,辞藻华丽,音韵铿锵,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拓展学习:

江淹赋以悲为美的审美特色

1.江淹斌的悲情审美内容

繁文寡情,味之必厌。江淹的赋尤以写悲情而著称。《恨赋》、《别赋》是其抒发悲情的代表之作,此外还有《泣赋》、《去故乡赋》、《哀千里赋》、《待罪江南思北归赋》《伤爱子赋》、《伤友人赋》等等。以其凄清的笔触抒发了人生历程中仕途的坎坷多艰、流放的失意孤独、思乡的哀切绵长,可谓情远怨深,哀思感人,既悲婉又苍壮,既深沉又真挚,深情地抒发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感情体验。赋中的悲情,超越了自我得失、穷通的个体情感局限,蹊径独辟,深人拓展到一般性的情感世界,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写出了过去和现在的人都共有的感情体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集中的对普遍悲情的展示,在江淹前的作品中是少有的。怨恨和愁思是他着力刻画的两个主题,给人一种涤荡性灵、动人心弦的审美体验,这种悲情是那个绚丽而纷乱的时代与作者的心灵碰撞之后迸发出的火花,是物不得其平则鸣时的真实流露。

2、江淹赋悲情内容的产生

江淹赋中悲情内容的产生,是有它广阔的社会背景,也与历来的文学传统、个人阅历、个人才情相联系。江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纷乱的时代,敏感的文人们更感生命危在旦夕之间,他们深深地感到生不逢时和世事的艰危。遭乱流寓,自伤多情。江淹把这种深深的痛苦便如水泻般地倾诉在自己的赋作之中。江淹赋对悲情的集中抒发与当时人们以悲为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接受心态是一致的。稽康说: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心认为哀以思的亡国之音比安以乐的点缀升平之作更具震撼力量。如陆机《叹逝赋》、潘岳《寡妇赋》、谢晦《悲人道》、夏侯湛《秋夕哀》、鲍照《芜城赋》等,都有着敏感,易于动情,以悲为美的特质。产生这种审美接受心态和表现心态在于,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人们认识到自然是无法更改的,个人是渺小的,寒往暑来而不穷,哀极乐反而有终。社会笼罩着优生磋世之叹,便大都有了对自身,对周围人、事浸润着悲哀的审视,从而反映在了审美需求上。

3、江淹悲情美的独特艺术表现

其一,江淹的悲情艺术表现:首先在于赋作结构组织安排得新颖别致。它已全然不同于汉大赋中以时空为序的写法,由于人们对情感的重视,江淹对内容的组织摆脱了时间的樊篱,而继之以情感逻辑来处理,这在表达上既能照顾到细腻之处,又能做到淋漓尽致的铺写,绵密藻绘中又显得疏朗慷慨。

其二、江淹以淋漓的布景、叙事来表现悲情,把载不动的愁转化为形象逼真的叙事和痛快淋漓的铺景。

其三、江淹赋体制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体而不芜,言近旨远,在有限的文字中表达出无穷的意蕴。江淹十分重视这一点,情感平淡处流丽生动、轻快空灵,浓烈处铺陈细腻、精雕细刻。

其四,表现在语言上,江赋在句法结构上讲究两两相对,相互对称、匀衡和谐,体现出一种建筑美、音乐美。抒情赋发展到南朝,形式上日趋完善和成熟,追求音律的和谐,词藻的华丽,句式的整饬,进而出现了绮靡典重的宫体文学和追求声律的永明文学。属于过渡期的江淹不同于以上两种风尚,他对形式美的追求是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土壤上的,非为文而造情,他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对内容的完美表达,他的赋因此而获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八、课堂练习: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作业

练习册

教学反馈

(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可加页;表格中的单元格可合并、拆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9d442290066f5335a812117.html

《别赋 江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