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

发布时间:2019-03-12 18:33: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古代诗歌阅读(2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

柳林酒家小楼

陆 游

桃花如烧酒如油,缓辔郊原当出游。

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

记取清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

【注】 ①当时作者由夔州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中经过果州。②遒:尽。③小青楼:这里指酒家小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A.第一句中,用“烧”形容桃花盛开,满眼一片火红的颜色写出了作者的喜悦,生动形象。

B.“缓辔”的意思是骑马缓行,作者虽奔赴抗金的前线,但前途未卜,内心感到一片茫然。

C.以“微”来修饰“倦”,说明作者在旅途中感到了些许疲劳,所以他在中午睡了一觉。

D.“宿酲”句承上句而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状态,虽然午梦之后,但是宿酒还未完全消除。

解析 B项,“前途未卜,内心感到一片茫然”错误,诗人奔赴前线,夙愿得偿,骑马缓行意味着心情的轻松。

答案 B

2.请简析颈联“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的精妙之处。(6)

答:                                    

                                    

解析 可以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等角度考虑。“远途始悟乾坤大”,“远途”指漫长的旅途,“始悟”指才感受到,“乾坤大”即宇宙宽,指天地广阔。这句话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晚节偏惊岁月遒”,“晚节”指晚年,“偏惊”是反而感到惊心,“遒”是尽的意思。这句话写诗人意识到岁月流逝之快,人到晚年,时光将尽。颈联两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怀。结合诗歌的注解“当时作者由夔州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中经过果州”看,诗人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用“乾坤大”喻指抗金事业的舞台大,但是人生却已“岁月遒”,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然,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而是愈加珍惜时间,前往抗金战场。

答案 ①“远途”句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即漫长的旅途让他领会到天地的广阔。②“晚节”句写其意识到岁月流逝之快,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颓废,而是愈加珍惜时间,他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前往前线的机会。③时空结合,拓展诗的意境,丰富诗人的形象。④“乾坤大”喻指(抗金)事业的舞台之大,而人生偏已“岁月遒”,两者形成反差和矛盾,表达了诗人对此深深的慨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 ①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②臧生: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③宁子: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领。④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⑤照乘:珠名。语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指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大明珠。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A.首联二句单刀直入,起笔入题,提出本诗议论的核心问题。“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伪的事。

B.颔联用了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绝不能和臧武仲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宁可效法宁武子,佯愚于乱世。

C.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不取”“可怜”又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D.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形象化,虽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

解析 B项,根据原诗句“但爱臧生能诈圣”可以看出作者是赞同臧生的,所以说“表明自己绝不能和臧武仲这样的人同流合污”说法有误。

答案 B

4.本诗题为“放言”,“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请简要赏析诗人是怎样畅快地抒情的。(6)

答:                                    

                                    

解析 本诗大量运用对比,讽刺辛辣。“臧武仲”与“宁武子”的真伪对比;“草萤之火”与“燔柴之火”对比;“荷露之珠”与“照乘之珠”对比,都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答案 ①开头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矛头直指当时的政治黑暗。②大量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本诗八句四联之中,五次出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③大量运用对比,讽刺辛辣。“臧武仲”与“宁武子”的真伪对比;“草萤之火”与“燔柴之火”对比;“荷露之珠”与“照乘之珠”对比,都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注】

杜 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 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诗的首句描写月亮,“明镜”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飞”字富有动态美。

B.“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典故,吴刚砍树的大刀竟被折断,可见其归心之切。

C.颔联用“转蓬”比喻自己漂泊的生活,借“仰天高”表达回归朝廷的愿望。

D.本诗即景抒怀,诗人看到象征团圆的中秋之月,抒发郁结于心的苦闷愁情。

解析 C项“借‘仰天高’表达回归朝廷的愿望”错误,原诗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答案 C

6.请结合全诗,简析“林栖见羽毛”和“直欲数秋毫”两句的妙处。(6)

答:                                    

                                    

解析 两句都是写月光明亮的,联系作者情感考虑,应当是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月光的皎洁反衬自己内心的愁情。根据以上分析作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 “林栖见羽毛”,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简直想要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烘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反衬自己内心愁情,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古代诗歌阅读(2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 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C.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眠”用拟人手法,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解析 C项,“笑独眠”是写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像在嘲笑独眠之人。

答案 C

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

答:                                    

                                    

解析 “莺啼燕语报新年”赋予莺、燕以人的情感,是拟人手法。“莺啼燕语”美好的景色与“路几千”构成对比,并且以美景衬哀情,为反衬手法。第一句为实景,眼前所见,第二句为想象,所以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明确手法之后进行分析,指出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 ①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地描述了和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②对比。“莺啼燕语”的春景与“路儿千”的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③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④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句写京城春天色彩浓丽,下句写从征亲人被贬官到遥远的地方,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衬下,下句更显得沉郁悲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杜 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 ①此诗为杜牧居江南时所作。②一阳生:指冬至日。③姜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常共被而眠。

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

B.第三句写作者冬至日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借酒消愁愁更愁。

C.第五句用“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

D.作品感情深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

解析 B项,“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不当,该句只是说醉酒也不能解除思家忧国之情。

答案 B

4.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6)

答: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不用解释该词的意思,主要从情感和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竹门风过还惆怅”写客居江南所闻所感,而“疑是松窗雪打声”则关联起弟弟京城的生活情景,这个“疑”字起到关联作用。而这个字正流露出哥哥对弟弟的担忧;从结构上来看又与颔联中的“忆”字照应,由往事到眼下,结构更为严谨。

答案 “疑”字把诗人客居江南所闻所感与弟弟京城生活情景关联起来,拓展了诗的意境;“疑”字自然流露出对弟弟近况的焦虑和担忧,语浅情深,真切感人;“疑”字回扣颔联的“忆”,笔触从往事转向难以确知的当下,章法更显圆紧,也更有余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9)

忆秦娥

房舜卿

与君别,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天涯阔。天涯阔,一声羌管,暮云愁绝。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A.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梅花一夜绽放似乎是因词人相思之苦而形成的结果,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与佳人离别后的思念愁苦之情。

B.上阕后面三句,借用南浦、断桥、斜月这些在古诗词中一般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描写自己在与佳人离别后无限的惆怅凄凉之情。

C.下阕后三句着“愁绝”两字,赋予暮云以人的情态,恰当描写出自己远走天涯、羌管悠悠、暮霭沉沉的羁旅愁思。

D.这是一首怅别词。词人写的不是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凄恻,而是描写刚刚作别、乍然离去时的旅途相思情怀。

解析 A项,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间接抒情,借梅花发写相思之苦。

答案 A

6.请结合全词,赏析本词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6)

答:                                    

                                    

解析 因为在整个词作中有关于景物的描写,并且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画面,所以应该是借景抒情。“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均为想象出来的,与词作中的实景描写,共同构成虚实结合的手法。词人借助梅花,表达行旅中的相思惆怅之苦,所以是运用了象征手法。

答案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词人通过对“梅花”“南浦”“断桥斜月”“羌管暮云”等羁旅天涯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渲染烘托了一幅游子远走天涯的萧瑟凄清的画面,表达词人羁旅途中对佳人的无尽相思之苦。②虚实结合。“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通过想象,细腻生动地写出佳人步履轻盈婀娜多姿,在春光烂漫中微笑美丽的形象,而自己在现实中却与佳人离别、远走天涯,虚实结合,更添相思痛苦之情。③象征(比喻也可)。词人运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借一夜全部开放的梅花象征自己在春天远走天涯与佳人渐行渐远的浓厚的相思离愁。通过对梅花的反复咏叹,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行旅中的那种难言的相思惆怅之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75a10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7.html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