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资料汇总

发布时间:2012-03-24 00:05: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叶问2》影评

《叶问》讲述的是宗师叶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存问题,而《叶问2》失去了抗日战争的大背景,在这一情况下,《叶问2》重在讲述生活问题,影片最大限度地把生活化的叶问推至观众面前,再以几乎不间断的武打戏推动生活的继续,直至把主题再次上升到民族大义上来,可谓刚柔相济。

《叶问2》的故事情节可以切割成三个部分来看,第一个部分是叶问来到香港后为了生计开设武馆谋生,遇上了年轻小伙子黄晓明前来踢馆讨教,反而成为了他的徒弟。第二个部分则是遇上当地地头蛇洪金宝,两个人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第三个部分则是展开中国人气概继续对抗外敌。

生活问题是贯穿《叶问2》整部电影的引线,生存和生活的关键连结在于,导演叶伟信对此有很深的现实体悟,所以故事的前半部分都是围绕“金钱问题”这一引线来演绎的。叶问在《叶问》中因中日战争的关系,从家财万贯的富家子变成了落魄租屋的凡夫,迫于生计,只能做工,只能到周清泉(任达华饰演)开设的纺织厂教拳,一文钱逼死一条英雄好汉的古谚,对照他的长衫身影,有着鲜明的穷途印痕。《叶问2继了《叶问》的生命脉络,来到1950年的香港,同样家徒四壁的叶问,因为妻子怀了老二,房东催逼房租,老大也要交学费,所以不得不租借顶楼,开起武馆授徒,等了八天,全无学生登门,堂堂一代宗师除了喝茶吸烟,也只能陪阿桑晒被单了,影片的开始,叶伟信导演先用大笔调写刻穷酸意,继而再把渴望速收徒弟的心情交给黄晓明饰演的门徒黄梁等人来完成,磕头拜师不重要,交出学费才为先,英雄也得有钱来度日的现实压力,这一直是叶问人生的强大阴影。这体现了一代宗师叶问人性化的生活面。影片并不是一开始就把叶问勾勒成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而是展现了叶问朴实的生活,从生活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叶问的品质。这是这部电影的巧妙之处,叶问也是人,他不是神,处在那样的年代,他肯定也要为柴米油盐烦恼。电影借助这些细节成功的勾勒了人物,层层深入的表现手法,让观众更真实地走进叶问的世界。

在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下,无论是叶问等下层人民还是武会龙头老大洪震南,都得面对没钱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洪震南得先交出保护费给英国警官,那是地头蛇面对强龙的必要姿态;但是英国警官筹办拳击赛赚钱,却不愿分红给洪震南,却是吃干抹尽的吸血鬼嘴脸了,看不下去的郑则士亦只能劝洪震南:就当做做公益吧!但是,洪震南的门下有上百子弟靠他过活,自家亦有八女一子嗷嗷待哺,光看一场人丁众多的吃饭戏,食指浩繁的生活压力,已然昭然毕现了。所以,在他和叶问比武结束,尊称一声叶师傅之后,就立刻开口要他如期交出保护费,但是叶问不肯屈从陋规,原本对立的两人关系,如今变得更加僵硬了。洪震南的恼怒,这显现了叶问的角色性格站在清白的高峰上,这体现了叶问不同流合污的人性光辉。同样源自生存压力,叶问不肯从俗,等于坏了规矩,大家若都比照拒交,洪震南既失了大哥颜面,也失去固定的月规收入,等于面子钱财尽失,所以他才会派出手下捣乱破坏,意图让不听话的叶问乖乖从命。叶问不交会费,显现的是一身傲骨和正气,电影这样演绎,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但是那么爱钱的洪震南,他也并非不讲道理不讲人情,他眼见弟子受辱,因而拒吞鸟气,硬要和英国拳王对决,固然有些委屈心情的大爆发,同样也是在泰山鸿毛的天平上,做出拚死也要豁出去的艰难选择,在擂台上,洪震南说的一句话让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为生活我可以忍,为中国武术就不行。”导演叶伟信用此手法,在原本定型的黑暗性格中开挖出一道情义与傲气光芒。洪震南黑中有白,有威有慈,生命的纵深宽广因而有了立体层次。影片表现了即使处在半殖民地积贫积弱的社会,人们都为生计而努力,但生计并不能战胜人性的尊严,那一份很可贵的尊严和正气是多少钱也难以收买的。

《叶问2》最大的看点是真实激烈的武打场面。武打场面和《叶问》相比可以说是不分轩轾,在甄子丹的敏捷身手以及洪金宝的动作设计之下,一幕一幕的动作场面让观众看的热血沸腾,从与有眼不识泰山的黄晓明在阳台上对打、甄子丹在鱼市场一个人与好几十个人对打,在刀光剑影之下依然可以赤手空拳胜出,和其他武术老师在圆桌上对打,以及最后两场擂台赛中国武术对抗西洋拳法等等一系列的武打场面都十分激动人心,我认为最精采的部分就是洪金宝跟甄子丹在没有固定住的大圆桌决斗的部分,洪震南与叶问的那场洪拳对咏春的对决戏,力度与招式,都极其华丽炫奇,能在不稳定的圆桌板凳的局限擂台上打出那么多的花招,同时还能得到裂成两半,各据一方,分方秋色,可见洪震南的洪拳与叶问的咏春拳术不分上下,都非常厉害。洪拳刚猛有力大开大合,洪师傅一拳一声喝,咏春拳以柔克刚绵里藏针,叶师傅气定神宁。洪金宝扮演的洪震南以及众武师的圆桌酣斗把中国异彩纷呈的流派武术特点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叶问2》抛开了电脑特技,拍摄出真拳实打的武术,无论是一对一的对决还是一对多的电影场面都彰显着武术散发的独特魅力。

《叶问2》除了打戏好看外,还具有浓厚的文戏内蕴。《叶问2》设计的对白很巧妙,既正气也不失幽默,同时,电影从多个生活细节展现叶问的人格魅力。

记得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是叶问失去了天台上的武馆后,在家里和黄粱谈话。那时他说:“你所要学的是拳脚功夫,我想要学的是中国武术。”一句简洁的话,却能看出叶问一生的练武精神。从叶问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叶问认为学习武术不只是为了防身,更是为了习得一身丰富的修养。其中有一幕叶问与洪震南原本打算打斗却遇上洪震南家人前来邀请吃饭,叶问实时抓着孩子,即可证明叶问的武术修养,他的宅心仁厚和以和为贵的精神顿使他和洪震南的恩怨化解。

此外,叶问的性格内敛,而且非常谦逊,相信大家还记得黄粱曾经问叶问当十几人追打你的时候你怎么办。那时候叶问的回答是“打不过就跑吧”。其实这幽默的语言并不代表叶问懦弱或武术底子差,这只是叶问谦逊的表现,因为后来在鱼档为了救出黄粱,叶问以一敌百却仍游刃有余的表现证明叶问的武功绝非一般。说起在鱼档对打,其中的一些小细节极好地彰显出叶问的武术精神,刚到鱼档时,叶问语言谦逊,即使他很能打,但他还是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精神。当上百个人拿着尖利的刀对付叶问时,叶问本可以用尖利的刀锋砍死许多对手的,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不想伤害别人,他只是想带着黄粱安全地离开,他不用尖利的刀锋,而用刀背应对来势汹汹的、想置他们于死地的敌人,这充分体现了宅心仁厚、不容易开杀戒的优良武术精神。

最后,《叶问2》从练武的以德服人上升到民族大义上来,以武强身、以德载物一直就是中国练武之人的修养标准,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习武之人的至高境界。所以,面对洪震南输得惨烈死得悲壮,面对国家的屈辱和民族精神遭到践踏时,叶问毅然站出来和拳王比武,那场比赛打得非常激烈,叶问被打得伤痕累累,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民族同胞的希望,他总是努力地奋斗着,被打倒时,他总是以超强的意志力站起来在打,最后他终于战胜了英国拳王,但他没有像拳王那么嚣张地耀武扬威、也没有像拳王那么不可一世地诋毁他国,相反,他以诚恳的肺腑之言让在场所有的不同国籍的人都明白民族之间是平等的,每个民族都应该尊重其他民族的尊严。他诚恳的话语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使在场的观众都鼓起了赞赏的掌声,这就是叶问精湛武术背后让人折服的人格魅力,也是中国武术的精髓所在。

《叶问2》中的叶问为了生计而打,为了立足而打,为了武术精神而打,最后是为了中国武术还有人人生而平等而战,一场场的打戏贯穿电影的始终,但作为一代宗师,他让人佩服的不只是他精湛的武术,他武术背后的武术修养和武术精神更加让人折服。这部电影既以激烈的武打场面吸引观众的眼球,也以巧妙的手法和人物对白让电影上升到可贵精神层面,电影设计的一连串小细节极好地彰显了叶问的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那巧妙的设计极具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

叶问在1950年到香港谋生,当时有一个蔑视中国武术的英国拳师龙卷风在擂台上打死了洪拳的洪师傅(洪金宝),叶问代表咏春拳灭了龙卷风,为中国武术界赢得了尊严。让我诧异的是,甄子丹扮演的叶问击败龙卷风的时候,电影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为了什么而鼓掌?我觉得导演对观众情感的控制一直很好,收放自如。类似我这样情感充沛的人,往往镜头才变暗,音乐才转调,女主角的眼睛都还没有忽闪,我的鼻子就已经酸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有鉴于此,我需要经常分析一下自己的情感从何而来。在《叶问2》里,我也感觉到振奋,基于以下几个线路:

1、影片暗示了龙卷风背后的英国白种督察蔑视中国人,让我觉得不爽。
2、龙卷风放了很多狂妄的狠话,对中国武术不屑一顾,让我觉得很不爽。
3、龙卷风活活打死洪金宝时,没一拳都是慢动作,让他死得极为惨烈,让我觉得很不爽。
4、裁判团在叶问占优的情况下,修改规则,不允许叶问用腿,只准用手,让我觉得很不爽。

在以上不爽的情况下,叶问赤手空拳把龙卷风打得鼻青脸肿,休克昏迷,我自然觉得爽到哆嗦,深感振奋,一扫压抑。可是,我瞬间想明白上面的情感铺垫之后,觉得对导演的恶感空前。因为他试图用这点廉价的东西控制住我,产生他想要的结果,这怎么可以?

回想过去的三十多年间,我有一小半的时光都在学校里接受教育。这种教育的优劣我不想评价,但是我想指出一点:那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摆脱的就是那种来自教育的自我侮辱,受压迫感,和被害情结。书本里一直在强调,周围的世界对我们心存恶意,诸多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欺负过我们。而我们的国家多么美,人民多么好,太美太好以至于世人无法不对我们垂涎三尺,非要占我们的便宜不可。总之,他们都没安好心,打心底里看不起我们。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点教训,这样他们才会打消邪念,看得起我们。

进入网络世界十年之后,我才终于明白,原来这种教育是要让我们成为小受。你有菊花,我有菊花,大家都有菊花。但是,菊花之于小受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觉得所有人都想爆自己的菊花,因此紧张不已。紧张了很久,事情却始终没有发生,于是他的内心就发生了转变,变得很焦急:为什么还没有人来爆我啊?这就是小受心态。

火烧圆明园是耻辱,马关条约是耻辱,治外法权是耻辱,侵华战争是耻辱,杜勒斯拒绝握手是耻辱,总是都是耻辱。我们仿佛除了受辱,没有别的历史。于是,我们除了报复,大概也没有其它事情可以做。我觉得,这种心理很病态。好在人人都有这种病,也就不用普遍治疗,大家带病工作,带病生活就好了。再过五十年,若我们能一直发展良好,自立自强,习惯了做强者,那么这种心态也就会慢慢淡化,开始宽容、简单,易于相处。不会总以为外面的人想占便宜,想羞辱我们,除了菊爆我们之外就无事可做了。我们也不会每天以发抗议、强烈抗议、最强烈抗议为能事,全国人民的情感月经性受伤。

对于这样一群有病的人,用《叶问2》里面的那些手法进行刺激,好诱发症状,不说是下作,起码是不厚道。如果是在医院里,医生给糖尿病患者巧克力吃,好收治疗费,这是犯罪。如果是医生给狂犬病患者强光照射,浸泡进浴缸,那是摧残。做电影导演就这点好,做相同的事情,诱人发病,这叫技艺精湛,感人至深。一群人为了根本已经消失多年的耻辱,甚至是剧情捏造出来的羞辱,最终欢呼鼓掌,这是一件多么扯的事情啊?

我喜欢电影院里有掌声响起,但是,我不希望是这种掌声。活在一个别人总想方设法要羞辱我们,我们想方设法要教训对方的世界里,当真很辛苦。而我最担心的是,当你已经蹦起来三丈多高了,落下来却发现对方的眼睛很坦诚,很无辜,很困惑,搞不懂为毛你那么High,为毛那么激动?

十年前被蛇咬了,十年后见到绳子就来一剪刀,没有绳子搓一条出来再一剪刀,而且觉得这就是杀死了十年前的那条蛇,这就是我看《叶问2》的感觉,这就是我对那些掌声的感受。

《叶问:宗师的争与不争》
清末鸿儒辜鸿铭先生曾用四个词语形容中国人的精神——深沉、博大、纯朴与灵敏,作为辜老先生的同代人,这四个词在叶问身上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如果说第一部的《叶问》只塑造出了一个痴迷武学的居家男人形象,那么《叶问2》则完全符合电影的副标题,对主人公的刻画实现了从一介武夫到一代宗师的飞跃,也暗合了咏春拳始于严咏春,衍于梁赞,盛于叶问的史实。特别是《叶问2》中,导演叶伟信借宗师之口道出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贵在中和,不争之争,而整部影片也正是在不争中展开和升华的。
很多人认为续集在情节和矛盾设置上,完全沿袭第一部的模式,如第一部金山找初到佛山时将踢馆当成立足的基础,在续集中则变成了叶问初到香港时和当地同行间的冲突,也因此带出了圆桌比武的经典片段;又如第一部中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民族矛盾,到了第二部则直接替换成与英国人的对决。如果将这些故事情节上的雷同看作不争的一个表现,那么我们不禁发问,导演在不争的表面下,究竟隐藏着哪些的锋芒?
佛山时期的叶问出身于名门望族,住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大别墅,和妻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此他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武学的研究。当时的叶问除了一副典型的宅男形象外,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他不随便收受徒弟,即使是好友的儿子;他为朋友慷慨解囊,但对于武术之外的世界却一无所知,也无怪他三招两式把对未来抱有幻想的金山找直接打上梁山。而当他经历了战火蹂躏的年代,并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而参与到与日本人的抗争之后,国家的不幸和家境的变迁让他从一个理想主义者瞬间转变成现实主义者:他一方面四处张贴小广告招收徒弟,甚至对新徒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把学费交了;另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武馆能够得到他人的承认,不惜亲自出面,与各派教头当众切磋。所有这些雷同,都是导演在角色诠释前的一个前言:即宗师也是人,必先有着物质的追求,才可以实现精神的超越;而文戏比重的加大,也成就了甄子丹从一个武术演员演变成真正文武双全的影星。
在两部影片激化民族矛盾之前,必先引入一段前奏:在第一部里是武痴林的死难,在续集里则是洪震南的悲情之战。如果说前者在叙述上只是轻描淡写的铺垫,那么后者则充分借鉴并发挥了这种铺垫的作用。洪震南是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叶问旗鼓相当的对手,师承洪拳一脉,有着极深的武学渊源,两人在圆桌上棋逢敌手,甚至还引发了第二次对打,说明他对于自己的门派和徒弟有着和叶问一样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叶问强烈的家庭观念成为两人从势不两立到握手言和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其中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第一部中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以及续集里的到底是分胜负重要,还是和家人吃饭重要,而洪震南在临死前所说的为生活,什么都可以忍,但侮辱中国武术就不行,也成为叶问继承其遗志挑战拳王龙卷风的契机。难怪洪震南在完成可歌可泣的最后一战后,整座影院里所有互不相识的观众竟可以不约而同地为他惋惜和愤怒,可见这一形象的感染力已经入木三分。
再就是终极之战的对比。第一部中不管是以一敌十,还是最后对阵日本军官,叶问都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第二部中虽然也有以寡击众的场面,但这却不是导演所要炫耀的内容。叶问说,一个人当下可以对付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人,但在若干年他老去之后,一个孩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他。这也暗示了一代宗师所要具备的不是显赫一时的盛名,而应该是可以流传千古的精神,也就是他最后悟出来的贵在中和,不争之争。我一直认为西洋拳术都是内敛不足笨拙有余,反而是日本武术因其是中国武术的衍生品而更具有可比性,但导演显然有意调整两者的地位,强化了西洋拳的力量成分,也旨在突出咏春乃至中华武术谦逊温和刚柔并济的特点。虽然最后龙卷风并未被叶问直接打死,但甄子丹出色的武术功底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咏春表演,连同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扬眉吐气的结局,还是在影院里掀起了高潮,欢呼声鼓掌声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我想起之前甄子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给《叶问2》评出了120的高分。而经历了电影院的亲身感受,我终于明白这多出来的20分,正是这部影片、正是中国武术的文化品质乃至中国人精神的张力所在!

作为动作片,我认为既不能拍的像歌舞剧,比如《黄金甲》,也不能只有打斗没有内涵,比如《风云2》。要是故事能够出新更好,不过我不苛求,只要不是像《锦衣卫》那样为了打斗而打斗就好。中外拳赛、擂台,如愤青所言,舆论为了掩盖国内矛盾,开始宣扬对外的民族矛盾,这且不提,从《精武英雄》到《霍元甲》,故事上难有突破,主题却各有不同。前者让我记住击倒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手枪,练武的目的是为了将人的体能推向最高极限……”而后者让我记住了我以为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

《叶问2》最后那段人的身份可以不同,但是人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我们应该彼此尊重……”显然上升到一个高度。工业革命后,世界的游戏规则是西方定的,日本玩的不错,可惜失落的十年后,还是回到起点,我们则是屡败屡战。那句话说的好,曾经兴盛的民族,只要没有灭亡,就不会沉沦。成王败寇,而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却在失败中更能体现出来,岳飞,文天祥都是失败者,二十四姓之家史是胜利者的正义,但他们的美德永远流传。

最感人的是洪师父的死,每个人都被深深感染。影院第一次掌声给予了肥猫的爆料,小人物的转变比伟人的伟大更感人。最热烈的掌声是影片结束,经久不息,是给《叶问2》的,是给叶问这位一代宗师的,也是给我们中华武德的。当叶问一拳一拳狠揍那个洋鬼子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只有一个想法——打死他。但当叶问停手时,我豁然大悟,冤冤相报何时了,以怨抱怨和反派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叶问胜利与否都是次要的,影片传达的是中华武术的精神,以和为贵。也许西方人崇拜的是我到,我见,我征服,我们中国人崇拜的是七擒孟获,化干戈为玉帛的那种厚德载物的精神。

片子也有些地方美中不足,洪拳和永春之对决让我有些失望,洪拳拳势威猛,大开大合,对抗咏春拳短桥窄马,擅发寸劲。而两位师傅最后以快拳相对,又一起震裂了桌子,倒不如洪拳大力猛攻,咏春防守反击,快拳连打要来的精彩。或许我要求太高了,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每个人理解不同。练家子都说论格斗,中国功夫不如泰拳那样适合实战。我们的武术不在于至刚至强,而是以德服人,练武修身,即使强身健体,又内外兼修。电影真正传达的是我们的美德,而不仅仅是绚丽的功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1961207de80d4d8d15a4fc9.html

《叶问资料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