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案 苏教版

发布时间:2019-01-21 08:28: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讲评教案四 文言文阅读

教学目标

1.归纳文言文阅读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分析原因,反馈矫正。

2.突破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学会规范答题,归纳解题的技巧方法,学会拓展运用。

教学方法

1.学生自我纠错,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集中重点突破。

3.基本步骤:对答案、改差错——提问题、找疑难——析问题、找规律——善积累、巧迁移。

第一步:发放答案,对照自查。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

第二步:引导学生研讨题目,提出文本中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以及答题中所存在的困惑。

第三步:结合文本与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疑难,归纳规律方法。

第四步:进行当堂巩固训练。积累相关知识点,在运用中巩固,锻炼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检查完成情况,针对性评析。

()检查文言实词虚词题

续表

[试题情况分析]

1.涉及的内容不止一词多义,同时还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2.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语文课本中出现过。

[出现问题分析]

1.实词积累得不够。如对”“”“理解错误。

2.古文化常识缺乏。如对致仕”“理解错误。

3.不善于利用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

[针对性指导]

1.运用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去直接判断。

(1)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如过阳明子而论学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如其势必举

2.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相关的文言实词知识加以辨析。

高考文言文选材虽然在课外,但大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依据,属信钩考,《岳阳楼记》中有属余作文以记之

此外还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或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检查信息筛选题

[试题情况分析]

通观试题命制情况,其设题角度如下:

1.混淆人物。把属于甲人物的归于乙人物。

2.混淆品性。对人物的品性理解不准,概括失误。

3.混淆事理。要么混淆片面与全面,要么混淆直接与间接,要么混淆属于与不属于。

[出现问题分析]

1.审题不准,没有看清全部”“不属于”“直接等明示要求。

2.没有读懂文本,对语句表述的意思在原文中找不到对应点或对对应点不理解。

3.误读范围,错解时段。

[针对性指导]

1.把握题干要求,明确解题方向。

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解答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次要弄清所考查的设问方式,如是属于还是不属于,直接表明还是间接表明,这是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2.结合原文信息,紧扣具体语境。

解答文言文考题的前提是理解,筛选信息题也不例外。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应是阅读理解的原则,也是解题、答题的关键,因此,考生答题只有树立结合原文内容、紧扣具体语境去思考的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准确判断词义和句意。不少选项孤立地看,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但只要一结合其具体语境来思考判断,则不难得出答案。

3.仔细比对遴选,排除方法优先。

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正确筛选信息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排除法。一般来说,题目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一旦确定哪一个信息句与题干要求不相符,就可排除包含该信息句的选项,这样就降低了选择难度。如此去伪存真的方法可让我们更快更准地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

()检查对文意的分析概括题

[试题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误时,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背离原文,曲解词义。故意曲解个别字词句的含义,造成一字、一词或一句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如专题规范练十三第二题第3B项。

2.不辨言行,主观臆想。把人物的言行作主观臆想的解读,造成错觉模糊。

3.东拉西扯,张冠李戴。错项常将原文中有关的事说成是有关的事,或将原文中有关的事说成是有关的事,东拉西扯,张冠李戴,混乱不清。如专题规范练十三第一题第4题的B项。

4.错解文意,无中生有。选项脱离原文毫无根据地写出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分析概括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如专题规范练十二第四题第3C项。

[出现问题分析]

1.审题不准。没有把握选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

2.读文不透。对选项中的表述没有明显地感到与原文哪一句、哪一个词对应。

3.对比不细。有些考生只看个大概,认为差不多就盲目作答。

[针对性指导]

文言文阅读分析概括题往往是在基本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的错误。解答这类题,我们主要掌握读、找、比: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在阅读文本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句()——将选项与文本中的句、段细加比较,求同求异()。这三步中,最关键的一步又是,在比较中发现选项微小的带有迷惑性、欺骗性的错误。

()检查翻译题

[试题情况分析]

对文言文翻译的命题,一般有如下原则:

1.选取文言实词、虚词用法典型,翻译点比较集中的语句。

2.选择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3.选择考生容易望文生义的语句。

4.选两至三句话,每句字数不等,但每句中都要有四个左右的翻译点。

[出现问题分析]

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即可,因为这些名词不容易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切忌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有的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在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义的一个词删掉。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能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句子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所以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语序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应加以调整。

[针对性指导]

1.:看清文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

2.: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然后逐一解释。

3.:再把解释好的词义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连缀成一个语意通畅的句子。

4.:翻译完毕,代回原文,仔细检查。誊写时,要注意字迹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稼轩记

[南宋]洪迈

郡治之北可里,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

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才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耒耨之为者。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主人初未之识也。绘图畀予曰:“吾甚爱吾轩,为吾记。

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是见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顷赖氏祸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惊震,谈笑扫空之。使遭事会之来,挈中原还职方氏,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此志未偿,顾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乃大不可欤?

若予者,伥伥一世间,不能为人知,当急须蓑笠,醉眠牛背,与荛童牧竖肩相摩,幸未黧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锦衣来归,竟厦屋深潭之乐。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园隶内谒曰:“是尝有力于稼轩者。侯当辍食迎门,同席而坐,握手一笑,拂壁间石细读之,庶不为生客。

侯名弃疾,今以右文殿修撰再安抚江南西路云。

(本文有删节)

:①衍:延伸。:一箭的射程。耒耨:指农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治之北可里    所:地方,处所。

B.若将真耒耨之为者 :手执。

C.是见深知 :任用。

D.章显于南邦 :闻名。

答案:C

解析::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B,介词,;②介词,到。C,代词,指辛弃疾的壮举;②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副词,才。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了旷土的地理形势,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为下文作铺垫,衬托了辛弃疾的与众不同。

B.第二段写辛弃疾的田园生活与田园建设,介绍了稼轩名号的由来,并且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起。

C.第三段用生动传神的文字,追述辛弃疾慷慨擒齐虏,谈笑灭赖氏的风采,在他志向已经实现的时候,辛弃疾却归来隐居。

D.全文既充满了作者对辛弃疾的志向和才干的高度赞扬,也表明了对他壮志未酬便欲退隐的惋惜和规劝,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答案:C

解析:原文中是假设有机会,辛弃疾也一定能像周瑜、谢安一样的建功立业,并非已经实现

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

答案: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莫识其处。

(2)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园隶内谒曰:“是尝有力于稼轩者。

参考答案:(1)界限(截然)分明,土地如磨刀石一样平坦,可以建屋来居住,却没有人了解这个地方。

(2)()将戴着斗笠,划着小船,在玉溪上吹风,(之后我)通过管园的人向内拜谒说:“这位曾是为稼轩出过力的人。

参考译文:郡城的北边大约一里的地方,原有一片空旷的土地,三面依附城墙,前边枕着澄湖像玉带一样清澈的湖水,(这个地方)长度(纵深)一千二百三十尺,宽度(横向)八百三十尺,界限分明,土地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可以建屋来居住,却没有人(此前勘察住宅地基的人)了解这个地方。天造地藏的一块好地方,要挑选合意的人以后给他。

济南的辛弃疾最后来到,有一天独自购得了这里,建筑了百来间房后,也才占了这里十分之四,于是把左边的荒地开辟为园地,栽满水稻,居然绵延十支箭的射程之远。设想他日退职归来,一定要在这里耕作,因此在高地建屋俯瞰这里,这屋命名为稼轩。在田边建立亭子称植杖,好像真的想拿农具耕作。东边山冈,西边土山,北边田舍,南边山脚,小径穿竹林而过,路旁植满海棠。群山上有楼,树影婆娑中有屋舍,信步行走有亭子。都只预想了大概的位置,规划好一定日子后建成,然而(原来)主人最初没认识到它的好处。(辛弃疾)绘图给我嘱咐我说:“我喜欢我的轩,替我写一篇文章吧。

我认为辛侯本来是中原才智杰出的人,怀抱对大宋的忠心,行侠仗义,(名声)在南宋彰显,齐地的贼寇张安国降金叛国,辛弃疾赤手空拳率领五十个骑兵将叛贼从五万人中捆绑回来,就如同抓住一只狡兔一般。(之后),命令部下束住马嘴,口中含箭,取道关西越过淮水(:崎岖曲折向西直奔淮西),一天一夜没有吃一颗米,他的雄壮声势和英雄气概,(使)那些怯懦的人也因此振奋。圣明的天子召见他之后,再三赞叹,因此被皇帝深深欣赏,受到重用,进入朝廷登上九卿的位置,曾到两道担任提刑使和按察使,四次率军开府。不久,赖文政发动叛乱,势力从潭州逼近江西,两地为之震惊,()辛弃疾在谈笑之间就把叛军扫荡一空。如果遇到机会到来,让他带领中原人收复国土,那像周瑜、谢安一样的功业啊,他本来是足以建立的。()这个志向还没实现,反而自己隐藏足迹在山林泉石之间放浪形骸,跟着老农学习种庄稼,恐怕太不合适了吧?

像我这样的人,在这个世上茫茫然度过一辈子,不被人欣赏。才应当赶快穿着蓑衣,醉卧在牛背上,和打柴放牛的孩子混在一起。希望在我没有变老的时候,来得及看见辛幼安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穿着锦衣回来,尽享屋舍水潭的乐趣。那时,()将戴着斗笠,划着小船,在玉溪上吹风,(之后我)通过管园的人向内拜谒说:“这位曾是为稼轩出过力的人。辛侯定会停下进餐,门口迎接,与我同席而坐,握手相视而笑,拂净石壁上的尘土细读我这篇《稼轩记》,大概我不算生客吧。

先生名叫辛弃疾,现在以右文殿修撰的职衔,第二次担任江南西路安抚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2ebaa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c.html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