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4-04-20 19:58: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的临床观察与现代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痰浊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川芎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治愈率60.00%对照组治愈10例,治愈率34.48%两组治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相当(P>0.05结论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引经药;川芎;头痛;临床观察;现代研究
收集我院门诊痰浊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差别,并探讨引经药川芎、头痛的现代研究。1.引经药与川芎

所谓引经药,是指能引导药物直达病所而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1]。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等论述。”易水学派张洁古依据《内经》理论,对药物的引经进行了深入探讨,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认为取各药性之长,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
川芍性温味辛,入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至于其治疗头痛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主中风入脑头痛”;金元·李东垣更强调“头痛必用川芍”[2]。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风寒头痛的川芎茶调散(川芍、防风、荆芥、白芷、细辛等《内外伤辨惑论》治风湿头痛的羌活胜湿汤(川芎、羌活、藁本、防风等《医林改错》治疲血头痛的通窍活血汤(川芎、赤芍、红花、桃仁、生姜等2.一般情况及诊断标准
一般情况:观察病例共60例,皆为门诊病例201210月~20137月期间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2岁,最短病程半年,最长病程5年。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1岁,最短病程半年,最长病程5年半年。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临床症状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诊断标准和国际头痛协会2004年制订的《紧张性头痛诊断标准》[4]中痰浊头痛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临床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淡,苔白腻,脉弦滑。3.治疗方法
3.1治疗组:给予川芎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具体用药:川芎12g,半夏12g、白术15g天麻15g茯苓20g橘红15g炙甘草10g柴胡15g苍术12g厚朴12g枳壳10g吴茱萸3g。水煎温服,日一付,早晚分服(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煎制)
3.2对照组: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具体用药:半夏12g、白术15g、天麻15g、茯苓20g、橘红15g、炙甘草10g、柴胡15g苍术12g、厚朴12g、枳壳10g、吴茱萸3g。水煎温服,日一付,早晚分服(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煎制)3.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标准。治愈: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及血压等无变化。
治疗效果:对照组有1例患者间断用药脱落。治疗组参与统计30例,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治愈率6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参与统计29例,治愈10例,好13例,无效6例,治愈率34.48%总有效率79.31%两组治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相比,两者总体疗效相当(P>0.054.病案举例及用药分析
王某,男性,61岁,退休。于20121223日,以“间断性头痛伴乏力10余天”为主诉来门诊治疗。患者10余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头痛,头部昏蒙,隐隐作痛,多于精神紧张后加重,无恶心呕吐,偶有胸闷,无心慌及心前区痛,乏力,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咯痰,纳差,夜休尚可,二便调。门诊口服中汤药4付后不适症状稍有缓解,之后病情反复。门诊症见:头部昏蒙,隐隐作痛,乏力,无恶寒发热,纳差,夜休尚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3/分,律齐,心音低钝,腹软,双下肢不肿,NS(-。辅件:心电图示: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TCD示:双侧椎动脉血液流速增快。西医诊断为紧张性头痛,中医诊断为头痛痰浊头痛。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通络为法。处方:半夏12g、炒白术15g、天麻15g、茯苓30g、橘红15g、炙甘草10g、柴胡15g、苍术12g、厚朴12g、枳壳12g、川芎12g、生黄芪30g、鸡内金12g每日1,水煎温服,2次口服。服药10,头痛明显好转,乏力、纳差改善。效不更方,继服10,诸症消失,随诊3月未见复发。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脾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机不畅,痰蒙清窍而致头痛。半夏、橘红和中化痰;生黄芪、炒白术、茯苓、苍术、厚朴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天麻、柴胡、枳壳疏肝行气、平肝熄风;鸡内金消食开胃;川芎化瘀通络,同时作为引经药,引药上行,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凑健脾燥湿,化痰通络之功。5.现代研究
紧张性头痛TTH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心理、躯体和社会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多由于长期的焦虑、抑郁、工作疲劳、紧张等,引起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紊乱,颈肩部肌肉痉挛、管收缩,头部血液循环障碍,乳酸、5-羟色胺、缓缴肽等致痛物质局部积聚,导致颅周肌筋膜组织痛觉阈值降低,引起颅周肌肉及肌筋膜结构疼痛。TTH不仅仅是个生物因素为基础的病理形式。个体的心理冲突和应对方式及其引起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在TTH的发生和维持中起了重要作用,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作用模式会更为全面的解释TTH的发生和发展[8]头痛必用川芎是指无论在外感或者内伤头痛中,川芎是首选药,这与它的性味,功效分不开。川芎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内脂素等,经研究表明川芎中的川芎嗪和阿魏酸较明显地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血流量,使心肌供氧量增加,促进心肌供氧和耗氧的平衡;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此外,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6]。川芎素注射液[7]能减轻头痛程度和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提示川芎素注射液对头痛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川芎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5-HT,阻止颅内外血管异常收缩,打断血管异常舒缩的恶性循环,达到治疗和预防目的,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拮抗内皮素,双重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管舒缩至正常;能减轻先兆期颅内血管收缩致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使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保护,还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因此,川芎是治疗和预防头痛的有效药物。

本临床观察基于对我院门诊60例痰浊头痛患者的临床研究,探讨引经药川芎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引经药川芎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确切,同时现代研究为临床观察提供佐证。参考文献
[1]陈定华.中药药引学说源流初探.安徽中医学院学报[J]19972:48-49[2]黄雅慧,邓钰杰等.李东垣生平及医学成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J]201198125-12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ee53fa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f.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