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我意识

发布时间:2014-03-08 14:25: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章 自我意识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极其作用;把握并学会在对人关系中如何恰当地表现自我,正确地评价自己。

主要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三、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

四、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

五、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三、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

四、自我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自学、问答、讨论相结合为辅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三章 自我意识

某个人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较高,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方面大方得体,人际关系较好,由此,就会有很强的自信心,从而会勇于面对挑战,喜欢接触工

作,新人、新事等;反之,觉得自己这方面不行,那方面也不行,就会产生自卑感,从而不敢面对挑战机遇。

这种对自己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力自卑等情绪、态度,就叫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概念与特点

(一)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

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

与他人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力的觉察。

例如,同学参加学生会竞选时,自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演讲,感觉自己很满意,判断自己讲话很得体,评价自己态度很真诚,预感自己会入选。

由于个体能洞悉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行为加以控制与调节,并且形成了对自己自身的态度如自爱,自尊,自信等。

(一)自我的含义

“我”分为主观的“e”和客观的“me

我(e)觉得我(me)非常有信心。

(二)自我意识的特性

1、自我意识的社会性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发生过程,就是个性社会化的过程。

人只有处于人的社会环境中才会发育成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对自己的认识,即形成自我认识。所以说,一个人通过社会化就形成了“自我”,认识到自己是什么人,有什么特点,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等。一个婴儿时是没有“自我”概念的。如照镜子时不知道镜中人就是自己,经常玩弄自己的手脚,以为是玩具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例:①“狼孩”终未能形成正常的“人的自我”意识。

②一个人通过高考被大学录取进入到大学中,会意识到自己是大学生,成绩好,能力强,善于交朋友,在同学团体中处于领导地位等。

2、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是从周围人们的期待与评价自己的过程中由主观体验的。

自我意识是由主观体验到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期待与评价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己觉察到对的态度与言语中包含的内容,于是就丰富了自我意识并发生分化,从对人们对自己有感情与评价的意识发展为自我态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骂出来的”

社会心理学家柯里把自我意识这一侧称为“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一切一样。这面镜子就是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个体去想象他从目中关于自己的姿态,行为方式,性格等。就会产生高兴、沮丧、悲伤等情绪。

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自我形象”就是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认识及评价作为镜子,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越依赖就会越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认识及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成熟则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就越来越强。

如,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自己的能力高低,性格好坏等等。

例如:某个男孩觉得(想象)某个女孩老对他关心是对他印象好甚至有爱慕之意,就会对自己很满意。

柯里认为,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

⑴自我觉察——对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姿态(觉得耳朵后的疤被人看到)

⑵自我想象——对他人对自己的作为评价与判断(别人一定会觉得丑陋难看,夸大联想倾向)

⑶自我感情(体验)——自尊或自卑

第二个因素,在实际中有重要意义。第三个因素是由第二个因素决定的。

3、自我意识与客观的统一

1 自我意识的客观性——“自我形象”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是在封闭的着的自我意识中自然的形成的,而做在周围各种各样的人们的接触中,不再注重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想象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并以此作为素材,把它作为一个客观的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形成的自我形象。

自我意识不是客观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他人交往中,体会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客观标准。

即个体对自己的形象和自己感情的体会是依存于个体和他人的接触,想象他人对自然的评价和判断而形成的。

而他人的判断和评价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观,色要求和团体的价值体系与价值观,即反映了社会的客观要求。

他人则是根据社会的客观要求来评价某人的。如说某人素质低,是因为他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而这违反了社会公德。

例:某人怀有一种合理的自尊心,因为他体会到周围的人们都看得起他。而这,正是当时社会的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反映。他助人为乐,对工作、学习认真负责,刻苦努力等。这些行为方式与品质得到社会肯定的已被人们内化的主观评价的依据。

可见,自我意识是社会评价的反映,是社会价值观的反映。

2 自我意识的观性

个体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把他人的判断内化为自己的判断,并按照自己的想象与他人的观点来看待自己。

如:“我是好孩子”而调控自己的行为,按好孩子的要求做。

随着个体逐渐成熟,个体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也慢慢脱离了他人的评价,成为自律(自主)的东西而发挥作用,不会完全根据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即自我意识到了自律(自主)阶段就会变得“我行我素”发挥出主动性和独立性。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可见,自我意识即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个体的自我意识对其学习、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其自身态度的转变亦能发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 自我意识对学习、工作的推动作用

自我意识中的两个重要成分——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人的行为发生重大的影响。

1、自尊心的作用

1)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所以自尊心也称为自爱心。

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心,实际上是有了进步的决心和动力,则任何可批评和表扬都起不了作用。而有了自尊心他就会注重检点,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会为个人目的而奉献,讨好别人而丧失自己的人格。

2)羞耻心:指由于发现自己在认识上,行为上的不是缺点和

错误而感到羞愧,受到别人侮辱而感到愤怒。

3)两者的关系:羞耻心与自尊心有密切关系。羞耻心是产

生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的人也无所谓自尊心。

羞耻心对人的进步与成长有很大关系。因为羞耻心总是和上进心荣誉感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如果有了缺点和错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么他就无法进步。

所以自尊心和羞耻心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一种动力。有自尊心的人受到表扬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有羞耻心的人受到批评会更加发奋图强。所以自尊心是自我意识中的重要的可贵品质。

4)要善于保护自尊心与羞耻心,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团

队领导或教师家长应关注学生或成员的意见,设想和创造精神,正面引导启发、激发其上进心。而不要粗暴地、简单地命令、批评他们,应适力而止,把握分寸,做到知“羞”为休,知“耻”为止,千万不要损伤其自尊心。

2、自尊心的作用: 自信〈〉自卑

自信心就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估计。

它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人们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

如果一个人很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是认为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里定势,产生心理障碍,对工作和学习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日本教育家日时仁分析统计学生成绩差的原因,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缺乏自信心。

霍姆休斯芬:“不能容许学校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而这种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例:教师通过帮助或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是差生变优生。而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自信心,觉得自己行,凡是就会积极去做,并努力克服苦难,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例:⑴陈景润攻克巴赫猜想就是受其老师的鼓舞,老师在一次数学课上讲到这一数学题时意味深长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当中也许有人将来能解决这一难题。”(罗森塔尔效应)

⑵“激励大师”无脚走世界〈读者〉2004/20P18约翰缇斯天生严重残疾(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

后又患癌症,但他挑战死亡。他从小受尽歧视和折磨,依然笑对人生;但只能靠双手行走,却成为运动健将(1994年获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冠军,2000拿到澳大利亚体育机构奖学金,并在全国健康举重比赛中排名第二。他还获得了橄榄球的教练证书)他只能是半个人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激励大师,去过九十多个国家,做了800多场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和影响了二百多万人。他一生都在与恐怖、孤独、侮辱、病痛甚至死神抗争,而他都是最后的获胜者。他告诉自己的名言就是:“一切都有可能,不要说不可能。”

关于自信的名言:

⑴当你说:我就要做这件事,多困难都不在乎时,老天爷就开始支持你。

⑵除非你自愿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被打败。

可见,任何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如果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则能发生积极作用。因为每个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认可,以保持或提高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

当然,自我意识如果处理的不适合,就会使自己变的过分突出,而脱离群众,如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想法,不能保持平稳的心态,过分盲目自信而准备不足等,亦会对工作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二)自我意识对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人们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客观要求而发生变化的。态度的变化不能强迫,必须通过自愿。一个人的态度不容易发生变化,因素很复杂,即有客观又有主观,其中自我意识发生推动和阻碍作用。

如果一个人对各方面评价都很差,认为自己不正确,自捧甚高,则较难转变态度,能客观公正的认识自己的人则容易转变态度。

例:班上两同学发生矛盾打架,一方被打。

态度上友好,如何调解矛盾,教师做工作,但关键在当事人。老师应在双方合理要求上进行公正的处理调解。但如有理的同学认为自己吃了亏,有理而提出一些过分不合理的要求,则有可能变的有理为无理,从而失去优势地位(受同情)。而这时,明智的同学会听老师的劝解,改变态度,提出合理的要求,使矛盾得到合理圆满的解决。表现的有君子风度,从而也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

(三)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我意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态度

当客观上要求人们改变其原有的态度,而自己不愿意时,为了避免社会舆论压力和保全面子,要求自己服从社会舆论声称或表现自己的态度已经转变,其实依然“自我”。

例如:“文革”十年动乱中,“林四”表面上口口声声拥护毛主席,拥护社会主义,实则大搞阴谋诡计,甚至谋害毛主席,典型的阴奉阳违,在当时许多人不敢说,只好随声附和,看似转变了态度,其实没有。

这就是自我意识对个人行为与态度的抑制作用。

再如:撒谎,人们知道撒谎能使自己逃避惩罚,有的人就会编造谎言,为讨好上司,无原则的阿谀奉承,明知某种做的不对,却一个劲的说好,表面上这种人是拥护,服从上司的,但心里实际上很看不起上司。

男女青年在与自己心仪的对象谈恋爱时,一般都会一味地讨好,即使对对方的言行不满意也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去迎合对方,而时间长或结婚后,就往往恢复本来面目,因此,装的了一时,装不了一世,除非他真正改变了态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beacaf5ef7ba0d4a733b68.html

《第三章 自我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