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10 10:29: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积累写作素材,学生齐背优美句段。《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
  《屈原-----不朽的行者 》
  二.解读咏史怀古诗
  由辛弃疾名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总括咏史怀古诗特点。学生先回答,教师作适当补充。
  1. 概念:凡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怀古诗 。代表人物:刘禹锡、杜牧等。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览古”、“咏怀”等。
  2. 常见地名:金陵、姑苏、汴京、马嵬、赤壁、乌衣巷、华清宫、幽州台等。
  3. 常见思想感情: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4. 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三.立足文本 温故而知新
  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感慨壮志难酬 对比
  2.《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抒发爱国情怀, 用典
  3.《越中览古》李白
  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 鲜明的对比
  4.《蜀相 》 杜甫
  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借景抒情
  四.技巧点拨
  鉴赏咏史诗四步曲:
  1.懂:即写什么? 弄清史实:何地、何人、何事。
  2.审:即审明题目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
  3.书:即书写答案。要依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4.查:即检查要点全不全,语言通不通
  五.怀古名诗 典例调研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台城:旧址南京,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绮、临春:楼阁名
  前人认为刘诗中“竞”用的较好,认为韦诗中“无情”用的较好,请你说说他们分别好在何处?
  “竞”是“竞赛”、“竞相”之意,“竞”使豪华形象丰满,涵盖广泛,(1分)表现诗人对六朝败亡引起无限感慨之情;“无情”是没有情义,台城柳本就无情,诗人指责柳无情,是人情思的体现,恰恰是诗人无限伤痛的表露。
  刘禹锡的《台城》和韦庄的《台城》,有哪些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对比,借景抒情;刘诗“万户千们成野草”与当年六代的帝王们竞相比奢,建筑供享乐的高楼万巍阁相对比,韦诗通过点缀台城繁华和体现今日荒凉破败的六朝遗迹的台城柳今昔对比,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历史变迁和王朝盛衰兴亡的感慨和思考。
  六. 直击高考 真题演练
  【真题1】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借代、反问。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真题2】
  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七.拓展延伸 高考押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经炀帝行宫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 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 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 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 古渡月明闻棹歌
  首联中的“此地”指什么?诗人写“浮云流水”的目的是什么?
  首联“此地”,即指炀帝行宫。“浮云流水”转眼而逝,但却赶不上隋炀帝败亡的速度,嘲弄了这个昏君的亡国速度之快
  《乐府指迷》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请对本诗的尾联加以赏析。
  本诗的尾联就是“以景结情”。它既切合咏“炀帝行宫”之意,又扣紧讽晚唐当世之旨。作者写得含而不露,只写诗人“遥起广陵思”的情怀;所思内容,却留待读者去想象 ;诗人沉思之际,在这古渡明月之下,又传来了琅琅渔歌。棹歌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亦不明言。本诗的尾联将咏古和讽今融为一体,以景语完成了诗的题旨。
  八.课堂小结
  解题注意事项:
  1、解读诗歌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歌。
  2、解读诗歌要善于运用试题中的有效信息。
  九. 布置作业
  1.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整理课内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2. 巩固背诵18篇古诗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b76736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3.html

《《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